缅甸的战局,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日军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指挥下的第33、第55师团,如同两把烧红的尖刀,
轻易地刺穿了英缅军仓促构筑的防线。
尤其是锡当河一战,英印第17师为阻止日军追击,竟仓促炸毁了唯一的大桥,
将其主力部队和几乎全部重装备遗弃在东岸,任由日军歼灭俘虏。
此役堪称灾难性的失败,不仅使英军一个主力师基本丧失战斗力,
更彻底粉碎了英军在缅南组织有效防御的信心。
仰光,这座缅甸的首都和最重要的港口,已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危在旦夕。
曾经傲慢的英军高层此刻已陷入一片恐慌,作战部队更是组织涣散,士气彻底崩溃。
到了这时,他们才终于放下殖民者的架子,不择手段地向华夏方面发出最急切的求救信号,
几乎是哀求华夏军队立刻入缅。
然而,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华夏远征军原本计划的协同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从第一步就宣告破产。
他们尚未完全进入缅甸,预定要防守的战略要地就已摇摇欲坠。
就好像远征军不是去接受防务,而是去为一个已然崩盘的战场充当救火队,
形势之被动,远超最初预想。
在保山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杜光亭面色铁青地看着最新的战报,拳头重重砸在地图上仰光的位置。
“英吉利人……早干什么去了!”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但愤怒改变不了现实。
他迅速做出决断,语气斩钉截铁,“命令!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所部立即全员开拔,以最快速度沿滇缅公路,
经畹町出境,通过南坎,直扑缅甸境内之同古地区!
务必抢在日军之前,抢占要点,构筑工事,建立前进防线,为后续部队集结赢得时间!”
在一旁的包国维见状,立即上前一步,声音坚定,
“军座!日军进展迅猛,200师虽强,但孤军深入恐力量单薄。
我新二十二师已准备就绪,请允许我部即刻启程,随200师之后入缅,亦可相互策应!”
杜光亭看了一眼包国维,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烦躁,
“抑之,你的求战之心我明白。
但英吉利人那边……
哼,他们直到现在还在限制我军入缅的规模!
统帅部也有顾虑,要求我们分批推进。
你的二十二师,必须作为第二批入缅部队,等待后续命令。”
他指着地图,沉声道:“现在,就让戴衍功(戴安澜字)去打出我第五军的威风,敲开缅甸的大门!
你的部队,稳守后方,做好万全准备,一旦时机成熟,我要你像一把尖刀一样给我捅进去!”
包国维眉头微皱,但军令如山,他立即立正:“是!”
他看着地图上那条从畹町延伸出去的、充满未知与艰险的公路,
心中明白,戴安澜的200师此行,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先锋之战。
畹町,这个云南西端紧邻缅甸的小镇,此刻成为了华夏军队出境抗日的关键节点。
这里是滇缅公路的中国终点,跨过那座着名的畹町桥,便进入了缅甸境内,
公路直通八莫、腊戍,并可南下曼德勒。
无数军车、物资和士兵,将从这里踏上异国征途。
命令迅速下达。
早已枕戈待旦的第200师立刻行动起来,庞大的机械化车队开始轰鸣,沿着蜿蜒的滇缅公路,
向着国门方向滚滚开去。
军令如山。杜光亭拒绝二十二师即刻入缅的命令下达后,包国维的部队旋即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全师取消一切不必要外出,弹药配发到个人,车辆完成最后检修,四个加强团如同四把即将出鞘的利刃,
只待一声令下,便可直扑滇缅公路。
包国维自己也拒绝了参谋长罗又伦请他入驻保山城内条件较好的军官招待所的建议。
“部队在哪,我就在哪。”
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了城外营地中心的一顶大帐篷里,与官兵同吃同住。
阴冷的细雨连绵不绝,给整个营地蒙上了一层压抑的雾气。
这一日,一队穿着当地马帮服饰、行色匆匆的人马,在王旭东的亲自引领下,
悄无声息地穿过层层岗哨,径直来到了包国维的指挥部外。
帐篷帘子被掀开,一股湿冷的水汽和肃杀之气同时涌入。
为首那人取下蒙着脸挡雨的围巾,脱下沉重的油布雨披,露出一张饱经风霜、棱角分明的脸庞,
肤色是常年在热带奔波形成的古铜色。
他身形精悍结实,动作间带着一种猎豹般的警觉与力量。
他对着正站在地图前的包国维,“啪”地一个干净利落的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声音嘶哑且带着颤抖:
“司令!吴帆奉命报到!”
包国维转过身,目光落在来人身上,即便是他,眼中也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眼前这人,正是一年多前被他派往南方,随高家商队一同潜入缅甸及东南亚地区搭建情报网络的原特勤六处处长,
现任情报部南方分部部长的吴帆。
此时的吴帆,与当初那个在华北特勤队头子几乎判若两人。
热带的气候和艰苦危险的敌后工作,将他淬炼得如同脱胎换骨,皮肤粗糙,眼神锐利如鹰,
浑身散发着一种混合了野性与干练的气息。
包国维看着他,莫名想起了那在丛林里独自生存战斗的兰博。
“好!回来就好!”包国维上前一步,重重拍了拍吴帆结实的胳膊,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说情况!”
吴帆也不废话,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直接点向缅甸南部,语速极快:
“司令,情况比国内知道的更糟!
日军推进速度极快,尤其是第55师团。
英军……根本毫无战意!”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鄙夷。
“锡当河之后,英缅军魂都丢了!
溃退得毫无章法,沿途到处是丢弃的武器装备、补给物资,
很多桥梁、仓库甚至来不及破坏就拱手让给日军。
他们现在只想着一路北撤,逃往印度,根本不在乎缅甸的死活,更不会真心配合我们作战!”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仰光的位置:“仰光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能就在这几天!
杜军长命令200师紧急开赴同古布防,但……”
吴帆抬起头,眼神凝重地看着包国维:
“同古以南一片混乱,英军溃兵堵塞道路,散播恐慌,日军先头部队、斥候队和缅奸活动猖獗。
戴师长的200师是精锐不假,但他们孤军深入,对地形气候不熟,后勤线漫长而脆弱,
更要命的是,他们得不到任何真正可靠的友军支援和情报协同!”
“司令,”吴帆的声音沉了下去,“200师此行,怕是要吃大苦头了。
他们很可能要在完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硬抗日军主力师团的全力猛攻!”
包国维面色如常,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切。
东南亚的英军,其表现果然一如既往的不靠谱。
吴帆带来的第一手情报,不过是进一步佐证了他的判断。
他从未将希望寄托在这些殖民军队身上。
“英军溃退仓促,他们还没来得及破坏或移交的前方仓库、桥梁、重要公路节点,位置都摸清楚了吗?”
包国维的问题直接指向了实际利益。
“都已查明!”
吴帆显然早有准备,立刻从身后部下手中接过一个防水油布卷筒,
利落地取出里面的一份地图,在包国维面前的简易木桌上展开。
这正是一张标注极为详细的缅甸军事地图。
上面不仅清晰标明了日军主力的进攻箭头和先头部队的大致位置,
还特意用另一种颜色标注了戴安澜200师预定的前进路线和计划布防的同古地区。
而最让包国维目光一凝的,是地图上被吴帆用醒目的红色记号笔圈出的一个个点状和线段区域——
那是英军遗弃或尚未沦陷的重要物资仓库、关键桥梁、公路枢纽以及少数仍在英军手中但显然守不住的据点。
“好!太好了!”
包国维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标注着大型仓库符号的区域上,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有了这个,咱们就不算是睁眼瞎闯缅甸了。”
他的思维飞速运转,尤其聚焦在后勤补给这一致命环节上。
指望英军提供可靠补给无疑是天方夜谭,国内运输线漫长且易遭日军空袭。
“与其让这些装备物资白白便宜了小鬼子,或者被那些溃兵散勇糟蹋掉,”
包国维冷哼一声,语气斩钉截铁,“不如由我们提前接收!”
他立刻对一旁的王旭东和吴帆下达指令:
“旭东,立刻从师部直属侦察连和警卫连抽调最精干的人员,再从522、523团抽调人员组成一支秘密先遣队,
要绝对可靠,脑子灵活,懂机械驾驶的优先!”
“吴帆,你的人负责带路和情报支援。
先遣队化装成溃散的英缅军或者当地武装,目标就是这些地图上标注的仓库和节点!”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几个重点区域,“你们的任务,不是在敌后作战。
我预估顶多再有十天时间,我军就会接到入缅的命令,
你们需要赶在日军或者彻底混乱之前,尽可能控制这些仓库!
尤其是弹药、燃油、药品仓库!
清点存量,评估价值,
必要时甚至可以协助意志不坚定的英军守军‘提前转移’物资!
遇到小股日军或缅奸,能悄无声息吃掉就吃掉,不能就立刻隐蔽,以保存实力和情报为第一要务!”
“记住,”包国维的目光扫过两人,“动作要快,下手要狠,吃相可以难看,但屁股必须擦干净!
要让二十二师主力一到,就能立刻获得补给,而不是等着英国人那永远在路上即将送到的物资!”
“是!司令!”王旭东和吴帆等人同时立正,眼中都燃起了火焰。
这种主动出击、虎口夺食的任务,远比被动等待更合他们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