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了克里斯·摩根和几位中高层管理者,何雨柱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虽然以后还有很多需要磨合达成共识的地方,但是总算是有合作的基础了,是一件大好事儿!
可是福不双降!
HE飞行器设计公司和飞机制造厂那边这时却出了问题,“海东青号”被空军看上了,要拉他服役。
“海东青号”服役何雨柱但是不反对,自己家的“仔”被部队看上那是很荣幸的事儿!
但是,一架客机军队要来干嘛?
运人,做成了你买就行了,可是征召入伍没有必要了吧?
运货它又太小,完全达不到军用级别,部队要去也没有什么用啊!
对于部队来说“海东青号”唯一的优点就是超音速巡航,但是它作战半径小啊,最多能改成战术轰炸机,做不成战略轰炸机。
呃!要是加机体内油箱再挂载副油箱,倒是能轰炸第一岛链。
不过那样就挂不了多少炸弹了,除非挂载核弹或者战术核弹!
喔烤!
我是发现什么真相了吗?
思想一打开,何雨柱就收不住了,他一边思考一边开始画图,“海东青号”要想变成轰炸机还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可以说除了发动机本身之外其余的都需要改动。
其实何雨柱完全可以从系统空间里买一套轰炸机的图纸,一套符合华夏目前飞机制造水平的图纸。
但是能自己设计当然是最好的!
画图是一件极其耗费精神得事儿,何雨柱在黑诊所里一画就是三天,这才精疲力尽的睡去,一睡就是一天一夜。
国庆三天假期,何雨柱在阿美莉卡用掉了一天,又在黑诊所用了四天,也就是说何雨柱旷工了两天。
要不是有这些自己亲手画出来的轰炸机图纸何雨柱都不知道怎么和组织上连带,即使如此,何雨柱也得解释不在单位也不在家,他是在哪里画的图。
幸好97号院有两个地下室,郑筱兰找他的时候没去大门口的那个地下室,何雨柱只好撒了个谎!
不过当何雨柱的图纸落到华夏飞行器设计院时大家都没镇住了!
比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的图画的还专业!
轰炸机的总体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在“青鸟号”基础上改变了一些,但还是大三角翼,双发动机,超音速巡航能力设计。
另一种和苏联的图160阿美莉卡的B-1B轰炸机很接近,是可变后掠翼的设计,四个发动机,就是个头小一点,外形更加偏向隐形设计。
苏联的图-160轰炸机(北约代号"海盗旗")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属于冷战时期的战略武器项目。
?1981年12月18日?完成首次试飞,标志着其技术验证阶段的成功?。
?1987年5月?首批量产型开始装备苏联空军远程航空兵部队,替代老旧的米亚-4和图-95轰炸机。
?198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成为苏联核威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阿美莉卡国B-1B轰炸机(代号"枪骑兵")由北美航空(后并入洛克威尔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旨在应对苏联战略威胁。
?1974年?完成原型机首飞,但早期型号(B-1A)因技术问题被取消,改进后的B-1B成为最终版本?78。
1985年?正式服役美国空军,比图-160早两年投入使用。
在华夏获得的情报中,只有这两种轰炸机的描述和远距离的照片而已,离图纸还差的很远!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这两款轰炸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性能,设计院就想请何雨柱过去详谈。
不过何雨柱在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忙了两天之后,就按计划跑去香江的养和医院参加医学峰会去了。
而这一次香江行何雨柱安排的满满的,不仅要进行演讲,还要会见克里斯·摩根和他的团队,让他们和香江这边的人见见面磨合一下。
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追加投资,在HE飞行器设计公司建一座世界上最先进的风洞。
因为有何雨柱的帮助华夏现在最牛的风动能达到1.5马赫,比阿美莉卡NANS的风洞快0.2马赫,至今仍处于保密状态!
而何雨柱想造的风洞,是用于轰炸机和超音速客机,不需要那么先进,与阿美莉卡相当,达到1.3马赫就可以了!
外快的也用不上。
不过何雨柱要建造的风洞要用于客机和轰炸机,尺寸要求就比较大,他想吹全尺寸模型或者是原型机,至少要80?150尺的尺寸。
不过这对何雨柱来说不算什么,可以买全套设备!
不过流程还是要走的,要过明路才行。
如此,风洞不仅仅可以自用,空余时间还可以出租给飞机设计院或者汽车厂家等使用。
风洞是战略资源中的绝对战略资源,像华夏这样的国家允许私人企业拥有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外企”。
不过当何玉代表HE飞行器设计公司提出要求时,组织上却没有一口否决。
何雨柱觉得有门,大不了帮国家再搞一两座风洞,那么自己拥有一座风洞那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风洞作为人工控制气流的实验设备,其应用领域不仅涵盖航空航天,用于飞行器设计与优化?。
还涵盖了交通运输、体育科学及建筑安全等多个领域。
比如汽车空气动力学测试?、桥梁与建筑安全验证?、运动员动作优化?和赛事装备研发?,环境风洞还可以模拟台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用于灾害预警系统和救援装备的测试?等。
当然军事上的应用也比较多,目前也是风洞应用的重点保障方向。战斗机、导弹、火箭弹甚至是炮弹和枪支用的大小口径子弹的研发都用得到风洞。
所以对于一个大国来讲,风洞尤其是高超音速风洞绝对是重器中的重器!
何雨柱无论是作为国家的一员,还是作为对于曾经的空军飞行员,对于国家的风洞建设都是特别积极的。
尤其是最近几次行动之后,系统积分大幅度提升,留着也没用,不如花了它。
于是何雨柱在系统商城里开始查找可以购买的整套风洞设备和风洞图纸。
除此之外,何雨柱还寻了些风洞的关键设备,尤其是动力系统?。
作为风洞的“心脏”,它通常由电机、风扇及整流罩构成,通过调节功率和叶片角度控制风速与气流稳定性。
至于高超音速风洞的激波压缩技术?和?爆轰驱动技术,还有?层流边界层控制,何雨柱只是准备了技术文件。
何雨柱想让华夏发展自己的风洞事业,靠买变不成强国,拔苗助长也不是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