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工,有紧急电话。\"秘书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
李明远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谁的?\"
\"是张部长,他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李明远笑了,这位张部长最近几天忙得像只陀螺,在国际舆论的惊涛骇浪中疲于应对。自从\"鲲鹏\"在樱花国海域高调亮相后,整个世界都被龙国这个\"东方巨人\"震惊了。
\"接进来吧。\"
电话那头,张部长的声音透着掩不住的兴奋:\"老李,我刚收到消息,星条国和北极熊国都派出了顶级间谍船,伪装成商船,现在正在海某国际航道徘徊,显然是想一睹'鲲鹏'的真容啊!\"
李明远轻笑一声:\"这帮老外,憋不住了吧?\"
\"可不是嘛!他们现在每天都睡不着觉,就怕龙国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我在想,咱们是不是该给他们看个够?\"
李明远眼前一亮:\"张部长,您的意思是......\"
\"对,就是你想的那样!正式展示'鲲鹏',让全世界看看我们的实力!\"张部长的声音越发激动,\"军方已经同意了,领导也点头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安排一次'科研测试'?就在那条国际航道上!\"
李明远沉思片刻,嘴角慢慢上扬:\"我有个更好的主意,这次不急着飙速度,我们先让他们好好看看'鲲鹏'的庐山真面目,再给他们来个猛的!\"
\"有意思,说来听听。\"
\"咱们官方宣布,'鲲鹏'将在海某国际航道进行'低速巡航科研测试',特意强调'低速'二字。让那些老外们有充足的时间观察,拍照,录像,测量......\"
\"然后呢?\"张部长的声音里带着期待。
\"然后,在他们以为掌握了'鲲鹏'所有数据的时候,我们来个突然加速,把他们的三观彻底打碎!\"李明远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
张部长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好主意!太他妈损了!这简直就是当众打他们的脸啊!\"
\"不止是打脸,这是要让他们明白,龙国的科技已经领先他们至少三十年!\"李明远说道,心里暗想着这种装逼打脸的感觉还真是爽。
张部长收敛笑声,正色道:\"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安排外交部发布正式声明,就说'鲲鹏'将于三天后在海进行低速科研测试。你负责技术准备,一定要万无一失!\"
\"保证完成任务!\"李明远敬了个军礼,虽然电话那头的张部长看不见。
三天后,海某国际航道。
平静的海面上,阳光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这片表面看似平常的海域,此刻却暗流涌动。至少六艘\"商船\"、三艘\"科研船\"悄然布置在航道两侧,每一艘船上都装备着最先进的观测设备。高空中,两架星条国U-2侦察机在平流层边缘盘旋,搭载着当时最先进的长焦相机。水下,三艘核潜艇潜伏在不同深度,声呐系统全功率运行。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情报战,星条国和北极熊国不惜动用最顶级的情报资源,只为一睹龙国\"鲲鹏\"的真容。
星条国情报船\"海洋学者号\"上,伪装成科学家的特工汤姆森用力咬着雪茄,目不转睛地盯着雷达屏幕。他已经四十八小时没合眼了,自从龙国宣布\"鲲鹏\"将在这片海域测试后,整个星条国情报界都疯了。
\"长官,发现目标!东北方向,距离约50海里,正向我们靠近!\"雷达操作员兴奋地喊道。
汤姆森立刻拿起对讲机:\"所有人,警戒状态!光学设备准备!雷达全功率运行!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长官,目标速度只有10节左右,非常缓慢。\"
\"10节?\"汤姆森皱眉,\"比他们宣称的'低速'还要低啊。这是什么战术?\"
此时,其他观测点也陆续发来确认信息。高空侦察机的飞行员首先发现了目标的轮廓。
\"总部,这里是'天鹰一号'!我看到它了!上帝啊......\"飞行员的声音戛然而止。
\"'天鹰一号',汇报情况!你看到什么了?\"地面指挥中心急切地问道。
\"它...它太大了...简直像个移动的小岛......\"飞行员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海上载具!它是怎么浮起来的?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造船原理!\"
与此同时,北极熊国的情报船\"红海鸥号\"上,资深军事专家科洛索夫上校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海面上那个逐渐清晰的庞然大物。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随后猛地转向身旁的年轻军官,\"记录!所有数据都给我记录下来!这东西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认知的挑战!\"
随着\"鲲鹏\"的靠近,所有观察者都陷入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震撼状态。那是一个流线型的巨大平台,银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体长度目测超过150米,宽约50米,但高度却异常的低——几乎贴着海面。更令人费解的是,它没有明显的推进装置,没有螺旋桨,没有喷射口,却能平稳地在海面上行进。
\"鲲鹏\"以极慢的速度行驶着,仿佛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雄姿,让所有观察者有充足的时间记录每一个细节。
李明远站在\"鲲鹏\"的指挥舱内,通过先进的监测系统,他能清楚地\"看到\"四周所有的侦察活动。屏幕上显示着至少九艘表面船只,三艘潜艇,两架高空侦察机的位置。
\"这阵仗,真够大的。\"李明远笑着对身旁的技术官员说,\"看来我们的小小邀请函很受欢迎啊。\"
\"李总工,我们要保持这个速度多久?\"技术官员问道。
李明远看了眼手表:\"再让他们看二十分钟,够他们拍够照片,量够尺寸,录够视频了。\"
此时,各国情报船上的仪器都在疯狂运转,收集着关于\"鲲鹏\"的每一项数据。
星条国\"海洋学者号\"上,工程师詹姆斯正对着测量结果直摇头:\"这不可能!按照这个尺寸和结构,常规材料根本无法支撑它自身的重量!它的外壳到底是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