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543章 神鹰天降

随着\"海鹰-V型\"战机完成一系列令人窒息的空中机动表演,李明远指挥它稳稳降落回\"鲲鹏\"的垂直发射井。那架战机如同驯服的神鹰,尾部喷口精准调整,缓缓降低高度,最终完美地落入那个幽深的井道,菱形装甲板随即无声滑合,恢复成一体化的平坦甲板。

\"测试完毕,各系统性能优异。\"李明远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来,专业而冷静,\"我正在返航。\"

不到十分钟,那道银色闪电便呼啸着回到海湾边缘的停泊平台,巨大的升力风扇缓缓减速,\"鲲鹏\"稳稳降落,仿佛一头心满意足的猛兽回到巢穴。

指挥中心内,众人都在激动地讨论着刚才的惊人表现,但当李明远迈步走进来时,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眼中闪烁着敬畏和期待的光芒。

\"李总工!\"老将军第一个冲上前,激动地握住李明远的双手,\"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简直是...\"

李明远微微一笑,环视众人:\"各位想必有很多问题,我们一一来解答。先请大家移步数据分析中心,我们来看看今天测试的具体数据。\"

数据分析中心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型帐篷,内部布满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大型显示屏。众人刚一进入,李明远就示意\"盘古\"系统启动主屏幕,立即有一组复杂的参数图表跃然而出。

\"这是'鲲鹏'今天测试的全部性能数据,\"李明远指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字和图表,\"首先是基本参数:全长88.6米,宽35.2米,高12.7米,满载排水量约680吨。\"

\"才680吨?\"刘副部长惊讶地打断,\"这么庞大的平台,却比一艘中型驱逐舰还轻?\"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特种复合材料的功劳。'鲲鹏'的外壳采用了钛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是普通钢材的3倍,重量却只有1\/3。\"

他切换到下一组数据:\"动力系统方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底部的十六组大型升力风扇,每组功率达到8000千瓦,总升力可达850吨;尾部的四台矢量推力喷气发动机,每台推力达到12吨,最大速度可达350节,约合648公里\/小时。\"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 这个速度几乎是当时最快军舰速度的六倍!

\"续航能力呢?\"军方代表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明远嘴角微扬:\"标准负载下,'龙心'动力系统可以支持'鲲鹏'以250节的巡航速度连续航行72小时,总航程超过4.5万公里,相当于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

\"天啊...\"有人低声惊叹,\"这意味着它可以从我们的东海岸直达任何一个大洋,而且途中无需加油或补给...\"

\"武器系统更令人振奋,\"李明远继续道,调出另一组数据,\"'鲲鹏'装备了32个垂直发射单元,可搭载'海龙-1'型反舰导弹或'苍穹'型防空导弹;4个垂直起降机库,可容纳4架'海鹰-V型'战机;此外还有近防武器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

他特意放大了\"海龙-1\"导弹的参数:\"刚才我们测试的'海龙-1'导弹,长5.8米,直径0.6米,重780公斤,其中战斗部重350公斤。最大速度2.5马赫,约合每小时3000公里,有效射程150海里。最关键的是它的制导系统——采用了主动雷达和红外双模制导,配合'盘古'系统的数据链支持,命中精度可达3米以内,且具备全天候、全海况作战能力。\"

军方代表们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 这种精度在当时简直闻所未闻,即使是最先进的制导炸弹,误差也在几十米以上。

\"至于'海鹰-V型'战机,\"李明远转向另一个屏幕,调出战机的三维模型,\"全长16.5米,翼展11.2米,空重7.5吨,最大起飞重量12吨。搭载两台'风暴-3'型矢量推力发动机,每台推力达7.6吨,可实现垂直起降和超音速飞行。最大速度2.2马赫,约270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550公里,最大升限米。\"

他特意强调:\"最重要的是垂直起降能力 —— 发动机喷口可以旋转95度,从水平转为近乎垂直,提供足够升力支持垂直起降。整个过程由'盘古'系统提供精确控制,稳定性远超人类飞行员的操作能力。\"

李明远顿了顿,补充道:\"这意味着'海鹰-V型'不需要任何跑道,可以从'鲲鹏'这样的平台直接起飞和降落,彻底摆脱了传统航母复杂的弹射和拦阻系统。\"

屏幕上,数据仍在不断滚动,显示出更多令人震撼的技术细节 —— 电磁屏蔽系统可以使\"鲲鹏\"在敌方雷达上的反射截面减小80%;先进的隔音技术使水下声波探测变得几乎不可能;全智能化的战场管理系统可以同时追踪200个空中目标和50个水面目标...

\"这不是一艘舰船,这是一个移动的战争机器!\"一位老工程师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敬畏,\"它集合了舰艇、航母和空中堡垒的所有优点,却没有它们的任何缺点...\"

随着数据展示告一段落,会议室内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军方代表们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纷纷发表看法。

\"有了'鲲鹏',我们可以在几小时内将空中力量投射到任何需要的海域!\"一位空军将领兴奋地说,\"这完全改变了战略平衡!\"

\"更重要的是,它几乎无法被拦截,\"另一位海军专家补充道,\"如此之快的速度,如此之低的航行高度,再加上隐形技术...即使是最先进的雷达网也很难发现它,更别说击中它了。\"

\"我认为最革命性的是垂直起降战机,\"一位年轻的飞行员插嘴道,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它让我们摆脱了对固定机场的依赖!在任何地方,只要有足够平坦的地面,我们都可以起降作战!\"

\"不,最惊人的是'海龙'导弹,\"年长的军事专家摇头反驳,\"那种精度,那种机动性...没有任何现有舰船能够有效防御。它可以从一百多海里外精确打击敌舰的要害,甚至是水下部位!这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庞大的水面舰队,就能有效威慑任何海上力量。\"

李明远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这些讨论,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他深知这些技术对于五十年代的冲击有多么巨大。\"鲲鹏\"和\"海鹰\"所展示的能力,即使放在他那个时代,也属于顶尖水平,更不用说在这个晶体管都刚刚问世的年代。

刘副部长激动地走到李明远身边,低声问道:\"老李,说实话,这次测试的只是'鲲鹏'的基本性能吧?我猜它还有很多'杀手锏'没有展示出来?\"

李明远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聪明人。是的,今天我们只测试了常规性能。'鲲鹏'还有一些...特殊能力,暂时不适合公开。\"

\"比如?\"刘副部长追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李明远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比如深海航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