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536章 五个月完工鲲鹏

蓬莱基地,核心一号工厂,最高级别战略会议。

会议室内灯光明亮,墙上挂着龙国地图和\"鲲鹏\"项目的进度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和紧张的气息。李明远站在投影屏前,面对着工业部和军方最高层领导,眼神坚定如钢。

\"'伏羲-巨灵'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成功,意味着我们已经攻克了'鲲鹏'项目最后的技术瓶颈,\"他声音平稳有力,\"现在,是时候全速推进了。\"

张部长看着投影屏上那些复杂的流程图和时间表,眉头紧锁:\"老李,按照常规进度,'鲲鹏'至少还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总装和测试。\"

李明远微微一笑,那是一种在场所有人都熟悉的、预示着\"奇迹\"即将发生的笑容:\"如果按照传统工艺和管理模式,确实如此。但现在,我们有了'盘古'系统的统筹调度,'女娲-II'的智能设计优化,以及'伏羲'系列数控设备的高效加工能力。\"

他按下投影仪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张新的进度表:\"我的计划是,三个月内完成全部核心部件制造,再用两个月完成总装和初步测试。\"

\"五个月?!\"工业部副部长刘志强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这不可能!就算星条国人全力以赴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也要三年以上!\"

\"航空母舰是上个时代的产物,\"李明远平静地说,\"而'鲲鹏'代表着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他们没有的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

他走到大型沙盘前,那里微缩再现了整个蓬莱基地的布局:\"从今天起,我们将启动'鲲鹏冲刺计划'。基地内所有'盘古'终端将24小时运行,负责设计优化和生产调度;所有'伏羲'系列设备三班倒,全天候生产;物流、质检、装配等环节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减少等待时间和沟通成本。\"

李明远环视在座的每一位高层领导,语气坚定:\"我需要各位的全力支持——人力、物资、设备,一切必要的资源。五个月后,我向各位保证,'鲲鹏'将在蓬莱基地展翅高飞。\"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权衡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李明远此前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最终,军方代表、一位鬓角斑白的老将军站起身,重重地一拍桌子:

\"我相信李总工!过去两年,从'长风'导弹到'海鹰'战机,从'天眼'干扰系统到'盘古'计算机,李总工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他转向其他人:\"同志们,这是国家命运攸关的时刻。如果'鲲鹏'能够成功,我们将一举跨越两大国的技术封锁,获得制海权和制空权!我支持全力以赴,不计代价!\"

一位位领导纷纷起立表态,会议室内的气氛从犹豫不决迅速转变为坚定必胜。最后,工业部副部长刘志强郑重宣布:

\"从今天起,蓬莱基地进入战时状态!一切服从'鲲鹏冲刺计划',一切为了五个月后的首飞!\"

接下来的日子里,蓬莱基地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就繁忙的基地变得更加火热,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基地永远灯火通明,像一颗不眠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数千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被紧急调集,大批精密设备和特种材料源源不断地运抵,一切都在为\"鲲鹏\"的诞生做最后的冲刺。

核心一号工厂,已经完全改造成了\"鲲鹏\"的主控中心。工厂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沙盘,实时显示整个项目的进度和状态。周围是三十台\"盘古-III\"终端,昼夜不停地运算着设计优化方案、生产调度计划和质量控制参数。

\"女娲-II\"设计系统的大屏幕上,\"鲲鹏\"的三维模型栩栩如生,工程师们可以从任意角度查看每个细节,模拟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表现。系统不断根据最新的制造数据和测试结果,自动优化设计参数,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达到极限性能。

李明远几乎住在了主控中心,日以继夜地监督项目进展,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放着一杯浓茶,眼睛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略显红肿,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老李,你得休息一下,\"张部长担忧地劝道,\"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李明远摇摇头,目光仍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时间太紧了,张部长。每一分钟都很宝贵。\"

他指向数字沙盘上一个闪烁的红点:\"看,二号车间的五轴加工中心出现了精度偏差,如果不及时调整,至少二十个关键部件会受影响,整体进度可能拖后三天。\"

张部长惊讶地看着他:\"你是怎么发现的?那么小的偏差...\"

\"'盘古'系统发现的,\"李明远解释道,轻轻敲击键盘,调出一组复杂的参数曲线,\"它在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预警并提供调整方案。\"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走吧,亲自去看看。\"

二号车间内,\"伏羲-巨灵\"五轴加工中心正在加工一个巨大的钛合金构件——那是\"鲲鹏\"的中央翼梁连接节点,需要承受极端的应力和温度变化。机床周围站着几名工程师,表情焦虑,手里拿着刚测量出来的数据报告。

\"李总工!\"看到李明远走进车间,主管工程师连忙迎上来,\"我们刚发现b轴的伺服电机有轻微抖动,导致精度下降了0.02毫米。我们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停机检修...\"

李明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实时监控数据。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一系列复杂的参数图表,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不需要完全停机,\"他做出判断,\"这是伺服电机温度过高导致的轻微膨胀,不是机械故障。调整冷却系统流量,同时在控制算法中加入温度补偿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