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525章 北极熊的忧虑

麦克斯韦尔皱起眉头:\"那个李明远...他就像个谜。每次我们以为已经领先一步,他就会拿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新技术。\"

\"但在计算机领域,我们可以确定龙国远远落后,\"哈里森安慰道,\"他们连基本的电子工业都尚未建立,更别说晶体管技术了。按照我们的评估,他们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赶上我们现在的水平。\"

麦克斯韦尔点点头,心情略微放松:\"希望如此。无论如何,继续加强对蓬莱基地的情报收集,特别是关于'鲲鹏'计划的任何细节。那才是我真正担心的项目。\"

他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接下来,我们要全力推进'曙光-II'的研发。总统已经批准了额外拨款,五年内,我们必须将计算机技术提升到一个北极熊国和龙国无法企及的水平。\"

哈里森将军和其他顾问们纷纷点头,脸上写满自信。在这个充满硝烟味的冷战时代,科技优势就是军事优势,而军事优势则意味着生存与扩张的能力。

北极熊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与星条国的欢庆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北极熊国的高层会议室内气氛凝重。紧急召集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在讨论应对星条国\"曙光\"计划的策略。

\"同志们,情况紧急,\"科技委员会主席卡尔波夫严肃地说,\"星条国的晶体管计算机意味着他们在军事计算、导弹制导和密码破译方面将获得巨大优势。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我们的晶体管研究进展如何?\"一位军方代表急切地问。

\"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与星条国相比仍有差距,\"电子研究所所长索科洛夫回答,\"如果全力推进,我们可能在两年内研发出类似技术,但要达到'曙光-I'的整体性能水平,恐怕需要三到四年。\"

会议室内响起不满的嘘声和抱怨。在冷战的军备竞赛中,三四年的差距意味着可能落后一整代武器系统。

\"这是不可接受的!\"首席军事顾问格鲁申科将军拍案而起,\"同志们,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被动追赶。我建议立即启动'红星'计划,集中全国顶尖科学家,不惜一切代价追赶并超越星条国的计算机技术!\"

\"我同意,\"卡尔波夫点头,\"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另一条路线——工业间谍。加强在星条国的情报网络,争取获取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的关键技术资料。\"

首席情报官卡列宁插话:\"我们在贝尔实验室周边已经部署了几名高级特工,他们正在接触可能的内部线人。但星条国对这类高敏感技术的保护非常严密,突破难度很大。\"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格鲁申科坚持道,\"龙国怎么样?他们对星条国的发布会有何反应?\"

卡列宁摇摇头:\"奇怪的是,龙国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反应,仿佛对这一消息不甚在意。我们的驻龙国情报人员报告说,龙国媒体只在内页刊登了简短报道,没有任何评论或分析。\"

\"他们可能被吓傻了,\"一位委员讥讽道,\"连基本工业化都尚未完成的国家,面对晶体管计算机这种尖端技术,除了沉默还能有什么反应?\"

会议室内响起几声低笑,但卡尔波夫却皱起眉头:\"不要低估任何对手,特别是那个李明远领导的团队。我们至今仍无法解释他们是如何研发出矢量推力战机的。\"

\"但那是航空领域,\"另一位委员反驳,\"计算机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需要精密电子工业和材料科学作为基础,这些都是龙国的弱项。\"

卡尔波夫没有进一步争辩,但内心的疑虑挥之不去。多年的冷战经验告诉他,表面的平静往往预示着暗流涌动。

\"无论如何,\"他总结道,\"我们必须立即行动。'红星'计划今天就要启动,所有相关研究所加入紧急战备状态。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赶上星条国,五年内超越他们!同时,加强对龙国科技发展的情报收集,特别是蓬莱基地的'鲲鹏'计划和李明远的其他项目。\"

会议在紧张而坚决的氛围中结束。与会者走出克里姆林宫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决心。新一轮军备竞赛已经打响,而这一次,战场是在看不见的电子和计算领域。

龙国,京城,中央指挥部

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龙国最高层的反应出奇地平静。在一个秘密会议室内,几位核心领导人正在听取情报部门关于星条国\"曙光\"计划的详细报告。

\"根据我们的分析,\"情报部门负责人张国强汇报道,\"星条国的晶体管计算机确实是一项重大突破,将大幅提升他们在军事计算和密码学领域的能力。北极熊国已经紧急启动了'红星'计划进行追赶。\"

一位中央领导点点头:\"两大国又开始新一轮军备竞赛了。这对我们有何影响?\"

\"表面上看,这将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张国强回答,\"但实际上,这可能是我们的机会。两大国专注于互相竞争,对我们的警惕可能会有所放松。\"

\"李明远同志对此有何看法?\"另一位领导问道。

张国强微微一笑:\"李总工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说'让他们忙去吧'。根据蓬莱基地的密报,'盘古工程'进展顺利,第一批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独立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所以我们保持低调是正确的?\"

\"是的,\"张国强肯定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不引起两大国的警觉。让他们相信我们在计算机领域远远落后,这将为'盘古工程'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领导人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种战略性的\"示弱\",正是龙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继续监控国际反应,\"主持会议的领导最后说道,\"同时,加大对'盘古工程'的支持力度。我们不需要对外宣扬,但内部必须全力以赴。\"

会议室内,每个人都明白这场默默进行的技术竞赛意味着什么。当两个超级大国在聚光灯下展示肌肉时,龙国正在暗处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鸣惊人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