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后,训练弹精确命中目标中心,木质结构四分五裂。虽然没有真正的爆炸,但训练弹的重量和冲击足以摧毁这个脆弱的靶标。

\"直接命中!\"技术人员欢呼道。

军官们点点头,表情略显满意,但并不特别惊讶——毕竟,对付固定目标是空中打击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目标:移动地面靶标,模拟敌方装甲车队。\"黄志刚继续报告。

屏幕上出现了三辆沿着海滩缓慢移动的小型车辆,显然是经过改装的无人驾驶设备。

这次,\"海鹰\"采取了不同的攻击方式。它没有像传统战机那样从高空俯冲投弹,而是降低高度,减速到大约400公里\/小时,几乎是擦着海滩飞行。当接近目标时,飞机的尾部喷口突然下偏,产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减速效果,同时机身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

\"这是...矢量减速!\"李明远向惊讶的军官们解释,\"利用矢量喷口产生反向推力,同时保持精确控制。\"

就在\"海鹰\"减速的刹那,它精确地投下了三枚训练弹,以几乎不可能的准确度分别命中了三个移动目标。

\"三枚命中!全部命中!\"技术人员激动地报告。

观察台上的军官们这次真的坐不住了。

\"这...这不符合常理!\"海军军官脱口而出,\"移动目标上的命中率应该不可能这么高!\"

李明远微微一笑:\"常规战机确实很难做到,但'海鹰'的矢量推力系统彻底改变了空战规则。它能在攻击前刻意减速,延长瞄准时间,同时保持稳定飞行状态。\"

\"第三个目标:低速海上目标,模拟敌方护卫舰。\"黄志刚的声音再次传来。

屏幕切换到海面上,一艘约十米长的小型无人船正缓慢航行。\"海鹰\"这次爬升到较高高度,然后突然转向,俯冲向目标。

当距离目标约五公里时,飞机挂架下的一枚小型导弹突然脱离,拖着白色尾迹直扑目标。这是一枚改装的YJ-1训练版反舰导弹,虽然没有战斗部,但飞行性能与实战型号完全一致。

导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确命中了移动中的船只,后者在巨大的冲击下几乎断成两截。

\"命中!\"技术人员再次确认。

\"这是YJ-1反舰导弹的改进型,\"李明远解释道,\"虽然今天使用的是训练弹头,但它的制导系统和飞行性能与实战型号完全一致。'海鹰'可以携带两枚这样的导弹,有效打击半径达80公里。\"

\"第四个目标:高速海上目标,模拟敌方驱逐舰。\"

这次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艘明显更大、速度更快的无人艇,它在海面上激起大片水花,速度估计有30节以上。

\"海鹰\"采取了全新的战术。它没有像上次那样高空发射导弹,而是降低高度,几乎贴着海面飞行,利用海浪的掩护接近目标。当距离缩短到约三公里时,飞机突然启动矢量喷口,以不可思议的敏捷度拉起,同时发射了一枚导弹。

导弹从极低的角度掠过海面,几乎是擦着浪尖飞行,最终精确击中了高速移动的目标艇。

\"天啊!\"一位海军将领失声惊叹,\"这种低空突防战术...即使是最先进的舰载防空系统也很难拦截!\"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我们的设计目标,首长。'海鹰'的矢量推力不仅提供了超强的机动性,还让它能够执行传统战机无法完成的复杂战术动作。\"

空军副司令老刘若有所思:\"低空突防,减速精确瞄准,甚至悬停攻击...这些能力组合起来,确实是革命性的。\"

\"第五和第六目标:空中悬停靶标,模拟敌方直升机。\"黄志刚报告。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由气球固定在空中的靶标,模拟大约100米高空的敌方直升机。这类目标通常是战斗机的噩梦——因为传统战机的高速使得瞄准这种悬停目标极为困难。

但\"海鹰\"再次展示了它的独特能力。飞机接近靶区后,突然启动矢量喷口,速度从700公里\/小时骤降至不到200公里\/小时,同时保持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稳状态。

在这种近乎悬停的状态下,\"海鹰\"发射了两枚空对空训练弹,分别命中了两个气球靶标,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准得令人瞠目结舌。

\"双重命中!测试完美结束!\"地面控制报告。

观察台上,军官们已经完全被征服了。他们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到震惊,再到现在的由衷赞叹,整个过程李明远尽收眼底,心中那股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李总工,\"空军副司令老刘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我必须承认,'海鹰'的性能远超我的想象。这种矢量推力技术...它彻底改变了空战的基本规则。\"

\"不仅是空战,首长,\"李明远郑重地说,\"它将改变整个海空作战体系。传统上,舰载机受制于航母甲板长度,必须依赖复杂的弹射和拦阻系统。而'海鹰'只需百米甲板就能起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小、更灵活的平台上部署战斗机。\"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重磅炸弹:\"特别是对我们正在建造的'鲲鹏'地效航母来说,'海鹰'是完美的舰载武器。\"

老刘副司令和其他军官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鲲鹏\"计划他们已经有所耳闻,但一直持保留态度——毕竟,一个能在海面上高速飞行的巨型平台,听起来就像是异想天开。

但现在,亲眼目睹了\"海鹰\"的不可思议表现后,这些资深军官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如果李明远能让战斗机像直升机一样悬停,那么他口中的\"鲲鹏\"或许真的不是幻想。

\"我想看看'海鹰'的最后一项测试,\"老刘副司令突然说,\"短距着陆。如果它真能在百米内安全着陆,那么'鲲鹏'计划的可行性就大大提高了。\"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测试,首长。黄志刚,\"他对着通讯器说,\"准备返航,执行短距着陆程序。\"

\"收到,开始返航。\"黄志刚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