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 >  第423章 将军一吻,万金之枪

他用力之大,让两个糙汉子都忍不住踉跄了一下。更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平时威严持重的领导人,竟然激动地左右开弓,在老隋和老唐那胡子拉碴、沾满尘土和油污的脸颊上,“吧唧”、“吧唧”地狠狠亲了两口! 那浓密坚硬的胡茬扎得老隋直咧嘴,老唐则完全懵了,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被亲的地方直冲头顶,整个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好!太好了!你们这是立了天大的功劳啊!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是救命的东西啊!” 冯仲云松开他们,眼眶都有些湿润了,他用力拍打着老隋和老唐的肩膀,目光灼灼地扫过满车的物资,最后落在江河、小伍子、罗定国、张二勇和那一班战士身上。

“同志们!辛苦了!” 他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你们这一路深入虎穴,智闯龙潭,为根据地送来了最急需的枪支弹药,送来了救命的药品!我代表第三路军全体指战员,代表东北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感谢你们!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营地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战士们像潮水般涌了上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无比的热切。几个小伙子不等命令,就喊着号子,合力将那些沉甸甸、散发着新鲜木材和枪油混合气息的墨绿色标准木箱从卡车上卸下,小心翼翼地放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箱盖上清晰地烙印着日文——“三八式歩兵铳”,以及那至关重要的数字:“20”。

“快!打开看看!”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江河示意罗定国上前。老罗抽出刺刀,熟练地撬开一个箱盖的锁扣。随着“嘎吱”一声,箱盖被掀开,一层防潮油纸被揭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整整二十支簇新的三八大盖!

它们静静地躺在刨花和稻草里,散发着冷冽的金属幽光。

乌黑发亮的烤蓝枪管笔直修长,在营地篝火的映照下流转着金属光泽。

标志性的“鸡腿”拉机柄:硕大、圆润,便于戴手套操作,在严寒的东北战场这是巨大的优势。

坚固的胡桃木木质枪托与护木,打磨得光滑,握持感坚实,枪托底部带着那个象征着日本皇权的菊花徽记。

枪机上方覆盖的“防尘盖”像一片细长的鳞甲——这正是它在中国得名“三八大盖”的原因(“三八”指明治三十八年定型,“大盖”即指这个硕大的防尘盖)。这个设计初衷是为了防止沙尘进入复杂的枪机,在风沙大的战场确实有效,但也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故障隐患。

刺刀座提醒着所有人,它装上那长达近半米的三十年式刺刀后,将是何等凶悍的白刃战利器。

一位年纪稍长、在奉天兵工厂干过的老军工,颤抖着手拿起一支枪,熟练地拉开枪栓,“咔嚓!” 一声清脆悦耳的金属撞击声响彻营地,引得众人一阵低呼。他凑近枪膛嗅了嗅,又对着光看了看膛线,激动地喊道:“好枪!膛线跟新犁开的沟似的!油封得足,是原装好货!”

“老班长,这鬼子的三八大盖,跟咱们手里的家伙比,到底咋样?” 一个新兵忍不住问道,眼睛还死死盯着那排新枪。

老军工把枪稳稳托起,对着远处虚瞄了一下,声音洪亮地给大家科普起来:

“论精度和射程,这‘三八大盖’是顶尖的! 它用的6.5mm有坂步枪弹,弹道又平又直,后坐力还小,打得准!有效射程能到四五百米开外,比咱们常用的汉阳造(仿德制88式委员会步枪) 和中正式(仿毛瑟M1924)远一大截!汉阳造打远了那子弹就开始‘飘’了,中正式射程差不多,但后坐力大,新兵打几枪肩膀就肿了。”

他顿了顿,拍了拍枪身上那显眼的防尘盖:

“不过这玩意儿也有毛病!这‘大盖’碍事,开火前得先推开,慢!枪机也复杂,保养不好容易卡壳。最要命的是它那6.5mm子弹,为了追求射程和低后坐力,弹头做得又细又长,穿透力是强,打中木板、薄铁皮跟玩儿似的,但打在肉上……有时候就是个眼儿!杀伤力不如咱们中正式用的7.92mm大毛瑟弹!鬼子叫它‘人道弹’,咱们叫它‘一枪俩眼儿弹’,打中了未必能马上撂倒人!”

他又指了指枪口:“还有这刺刀座,死沉!装上刺刀,这枪比人都高了,林子里钻来钻去不方便!”

听着老军工的讲解,战士们看着这些崭新、精良但又带着敌人鲜明印记的武器,心情复杂。羡慕它的精度和射程,又痛恨它曾夺走无数战友的生命。 但现在,这些曾属于侵略者的利器,即将调转枪口,成为他们复仇和保卫家园的倚仗!

“管它啥人道不人道!到了咱手里,专打鬼子不‘人道’!” 张二勇吼了一嗓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再次热烈起来。战士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诚地抚摸着冰冷的枪管,掂量着沉甸甸的枪身,想象着用它瞄准敌人的那一刻。

营地的狂热气氛如同浇了滚油的烈火,越烧越旺!战士们根本停不下来,在震天的号子声和粗重的喘息声中,更多的“战利品”被从卡车这个钢铁巨兽的腹中源源不断地卸下,重重地砸在冻得硬邦邦的土地上,发出令人心颤的闷响。

“歪把子”登场!

接着下来的是十挺“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这些造型怪异的家伙被装在长条木箱里。打开箱子,露出它那标志性的、活像个歪脖子酒壶的漏斗式供弹具。

一个曾与关东军交过手的老兵“呸”了一口:“这破玩意儿!爱卡壳,还死沉!不过,”他拍了拍冰冷的枪身,“火力比咱们的‘花机关’(冲锋枪)猛,也比‘捷克式’(ZB-26)好搞子弹(能用步枪弹)!”

几个机枪手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熟练地检查着那复杂的脚架和供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