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  第573章 不该太过直白

蜀汉,丞相府

此时,魏国还未收到郭淮归降的消息,蜀汉也同样未收到曹叡病逝的消息。

不过,诸葛亮刚刚收到郭淮归降的消息,正与姜维在讨论此事。

“伯约,关于郭淮归降之事,你是何看法?” 诸葛亮面带笑意,轻摇羽扇问道。

姜维倒是有些感慨。郭淮曾经是他的上官,十年前若那马遵没有弃他而去,他或许仍在天水蹉跎。

不过,虽然归汉后与郭淮分属两个阵营,但是姜维心中对郭淮还是很佩服的。

“郭伯济此人颇有才干,先生北伐前,其作为雍州刺史对于雍州的治理颇有成效。”

诸葛亮微微点头。他一直都对郭淮的能力很是认可,就连先帝在时,都对其颇为欣赏。

此次,郭淮归降着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诸葛亮此时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雍州本就地处关中要冲,不仅是蜀汉北伐的必经之路,也是羌胡杂居之地。

十几年前,雍州外族叛乱频繁。郭淮治理外族叛乱并非一味的武力镇压,而是先去了解其叛乱原因。

若外族是因当地官吏苛政而导致的叛乱。郭淮会采取安抚之策,并解决其合理的诉求,任用外族首领协助管理等举措,从而达成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从根源上解决叛乱之患。

而且郭淮很注重民生。经常在雍州各处巡视,了解治下百姓的疾苦。包括此次归降前,从奇宝阁大量采买的日常用品(农耕用具,保暖衣物等),也都分发给了治下百姓。所以其很受雍州百姓的爱戴。

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敌军之将归降到自己这边,怎能不让诸葛亮喜悦呢。

“郭伯济确实是名良将,如今其归顺我大汉,官职定是不能降。不过,幼常这陇右四郡的典州事... ...”

诸葛亮停下了摇羽扇的动作,陷入了沉思,但片刻后,便被一道声音打断。

“相父,朕来给你送菜了!”

只见刘禅提着一篮子的水灵灵绿油油的蔬菜,兴冲冲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不停擦汗的黄皓。想来在这寒冬腊月出这么多汗,应当是出了不少力气。

诸葛亮默默接过了刘禅手中的篮子,转交给了一旁的侍从,有些欲言又止。

望着刘禅满是求表扬的脸,他也实在是说不出,成何体统,是否没有远志,靠种菜聊以消遣的话。

当年,他刚出茅庐,在新野城练兵,先主亲手为他编了顶草帽,想着为他遮挡风吹日晒。谁料他不但不领情,还直接开口训斥了先帝,说其大业未成,整天沉迷琐事。

后来,子龙偷偷的同他讲,先帝本来还为自己编了双草鞋,被训了之后,那双草鞋也不敢送了。

唉,最终也不知那双草鞋是否丢在了新野城。听子龙说先帝编的草鞋甚是舒适,着实是可惜了。

如今想想,当初或许不该说的那么直白... ...

刘禅见诸葛亮半晌不说话,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想来是又在追思自己的父皇,以及那些已逝的叔叔伯伯了。是又有什么勾起了相父的记忆?难道是父皇曾经也给相父送过菜?

抬眼看到一旁的姜维,刘禅低声问道:“伯约,你刚刚在和相父谈论何事啊?”

姜维拱手道:“回陛下,刚刚收到消息,郭淮主动归降我大汉。恭喜陛下,我大汉实乃众心所盼,众望所归啊!”

刘禅闻言脸上也顿时流露出欣喜之色,“好、好、好!我大汉又添一名良将。这郭淮定是位有大智慧之人,能够看得出来,将来入主中原的必将是我大汉。“

“如此良将,朕必然不能亏待于他!”

诸葛亮回过神来,就看到刘禅在兴高采烈的与姜维说着什么 。

见诸葛亮望过来,刘禅急忙问道:“相父,这郭淮归降乃是好事,您刚刚在为何事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