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家住所相邻,时常走动,此时的李平生也没了之前的拘谨,赶忙走到江宁跟前,恭敬行礼:“平生见过江叔叔。”
江宁摸了摸李平生的脑袋,说道:“平生呀,又来看大福和二福啦?
他们在后院呢,你去吧。”
李平生点点头,在下人的带领下,满心欢喜地往后院走去。
江宁则拉着李若琏来到书房。
刚进书房,李若琏便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神情凝重地递给江宁,说道:“侯爷,这是广州锦衣卫发来的六百里急报。”
江宁微微一愣,虽说锦衣卫传递消息向来迅速,但一般都是正常汇报,很少动用六百里加急,除非遇到极其重大的事情。
江宁赶忙拿起信封,撕开蜡封查看。
片刻后,他脸色阴沉,眉头紧皱,“啪”的一声将密函拍在桌上。
李若琏见江宁表情不对,开口问道:“侯爷,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江宁说道:“密函上说,今年江南派往暹罗的运粮船全部空仓而归。
暹罗如今与缅甸东吁王朝在湄南河爆发大战,暹罗以国内战事紧张为由,不再向大明售卖大米。”
李若琏略带疑惑地说:“大人,暹罗和缅甸东吁王朝打仗,不卖米给江南,这事儿好像也没那么严重吧?”
江宁摇摇头,说道:“老李,你没看到这件事背后的严重性。
自隆庆开关以来,大明的丝绸、茶叶远销西洋诸国,利润丰厚。
江南土地十有**都改成了桑田和茶园,用来种桑养蚕、织丝绸、种茶,换取大量白银,粮食主要依赖从暹罗购买。
如今暹罗不再卖大米给大明,意味着江南马上会陷入粮荒。
之前我和郭允厚在户部聊过,如今就连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的湖广省,十之**的田地也都改成了桑田和茶园,真正种粮的田地不足十分之一二。
江南的粮食命脉早已系于海外一粟。
江南士绅官员虽与朝廷不对付,但百姓是大明子民,朝廷不能不管,否则江南大乱,若被有心人利用,搞不好会引发天下动荡。”
李若琏听后,脸色顿时发白,手心直冒汗,没想到背后竟牵扯这么多事,赶忙问道:“大人,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江宁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忽然笑着说:“有办法了。”
李若琏见江宁笑了,赶忙问道:“大人,什么办法?”
江宁笑着说:“老李,我之前认识一个打渔的。
有次他说,天降大雨时,所有渔民都不敢出海打鱼,只有他一人出去,最后满载而归,赚得盆满钵满。
我问他为何不等天晴再出海,他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李若琏听得一头雾水,满脸疑惑。
江宁见状不再卖关子,接着说:“暹罗和缅甸东吁王朝爆发大战,不再向大明卖大米,不管背后真相如何,是不是有人算计大明,咱们直接动用武力。
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先前我在云南留下了十几万兵马,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回头让赵率教领兵攻打缅甸东吁王朝,与暹罗前后夹击,先灭东吁,再打暹罗。
到时把缅甸和暹罗纳入大明版图,粮食不就要多少有多少了?
趁这个机会,还能狠狠敲江南官绅一笔,削弱他们的实力。”
李若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大人之前把赵将军留在云南,还留下十几万兵马,原来是早有攻打缅甸的打算。”
江宁笑着说:“老李,我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之前留老赵在云南,只是为攻打缅甸做准备,没想到暹罗这时候也跳出来了,那咱们就来个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
到时候粮食掌握在朝廷手中,看那些江南官绅还怎么闹腾,不听话就饿死他们。”
李若琏笑着夸赞:“大人当真足智多谋。”
江宁摆摆手,说道:“这也不过是运气好。
不过老赵攻打缅甸东吁王朝和暹罗还不知要打多久,咱们也得做些其他准备。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如今朱燮元坐镇四川,土司兵权已全部收缴。
稍后让朝廷给朱燮元下令,命他在四川大力开荒种田,同时朝廷从四川大量购买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湖广省……”说到这里,江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李若琏心中一紧,知道湖广省又要掀起风波了。
这时江宁说道:“老李,跟我进宫一趟。”
李若琏点头,随后二人出府,骑马火速赶往皇宫。
他们递上腰牌,来到御书房。
门口的小太监急忙进去禀报。
朱由校闻言,略感疑惑,但还是让人将江宁二人请了进来。
刚一进屋,朱由校开口问道:“江卿,你这是怎么了?
找朕有何事?”
江宁一脸严肃地点点头,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由校见江宁表情严肃,知道肯定出了大事,赶忙站起身问:“江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江宁赶忙从怀中掏出公文递给朱由校。
朱由校接过公文查看,片刻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说道:“江卿,这事儿该怎么办?
如今大明北方数省才刚开始推行玉米、红薯、土豆等新型作物,江南这群家伙又闹出这么大乱子,朝廷还不得不给他们收拾烂摊子。”
江宁笑着说:“陛下,此事不难解决。
臣先前平定西南时,将赵率教留在了云南,还留下一批年轻的京营将领,让他们在边境以战代练,原本就是为攻打缅甸东吁王朝做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臣以为,可派遣赵率教领军出征缅甸。
如今缅甸正与暹罗打得不可开交,咱们从背后出击,拿下缅甸轻而易举。
打下缅甸后,顺便把暹罗也一并拿下。
如此,缅甸和暹罗就成了咱们大明的粮仓,将这两地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江南士绅还不得乖乖听话,否则就让他们饿死。”
朱由校闻言,双眼顿时一亮,说道:“江兄,没想到你居然提前做了如此布置,真是太好了!
既然这样,稍后朕与朝臣商议后,就给赵率教下旨,命他领兵出征缅甸。”
江宁点点头,接着说:“陛下,攻打缅甸和暹罗势在必行,但咱们也得从自身想办法。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是产粮大省。
如今土司之乱已彻底平息,实行改土归流,可命朱燮元在四川大力开荒种粮,同时朝廷出资向川中百姓购买粮食。”
朱由校点头表示同意。
江宁又开口道:“湖广省向来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随着江南士绅大肆向海外出售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如今湖广省十之**的耕田都变成了桑田和茶园。
这种风气不能任其发展,必须下令让百姓恢复耕种农田,种上粮食。
否则,一旦将来北方数省再爆发灾荒,国内粮食供应不上,就会引发动荡。”
朱由校点头,脸色阴沉地说:“湖广省巡抚薛贞这个废物,在湖广任职六年,竟让局势变成这样。
还有湖广省的各级地方官员,一门心思捞银子。
看来又得大开杀戒了,不然这些人被银子迷了眼,哪能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江兄,要不你替朕跑一趟湖广省?”
江宁赶忙摇头,说道:“陛下,朝廷养了这么多官员,不能就臣一个人干活呀。
您不能老是可着臣这一只羊薅羊毛。”
朱由校听后,脸色有些尴尬。
江宁能力太出色,让他不自觉养成了一有事情就派江宁出马的习惯。
但江宁说得也有道理,不能总让江宁冲锋在前,不然江宁会树立不少敌人。
他随即笑着说:“江兄,湖广你就不用去了,留在京城坐镇吧。
至于去湖广的人选,稍后朕与朝臣商议一下。”
江宁见自己不用出差,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朱由校笑着说:“江卿,走,朕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江宁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只见朱由校领着江宁来到偏殿,推开门进去,江宁顿时愣住了。
整个殿内摆满了各种木制玩具,五花八门,很多东西江宁都叫不上名字。
朱由校满脸笑意地说:“江兄,怎么样?
这些都是朕在百忙之中抽空做的。
等将来皇后生下皇子,这些玩具就能派上用场了。
你瞧瞧这拨浪鼓、这木马,还有这个小木床。”
江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叹:不愧是传说中的手艺皇帝!
都这么久没做木工了,一边处理朝政还能抽空做出这么多精美的木制玩具,这天赋真是没话说。
就在这时,朱由校抓起两个拨浪鼓,塞到江宁手上,说:“江兄,这是朕给你家孩子做的,你也得加把劲啊。
都成亲这么久了,还没个一儿半女。
你是不是不行呀?”
江宁拿着拨浪鼓,脸都绿了,没好气地说:“陛下,臣身体好着呢。
您要是真想让臣有孩子,就多让臣回家歇几天。
去年前脚成亲,后脚就去西南打了快一年仗,回京之后又忙得脚不沾地。
臣也想生孩子,可哪有那时间呀。”
朱由校听着江宁的抱怨,尴尬地说:“江兄,之前是朕对不住你。
今年你哪都别去了,就留在京城,赶紧努力。
你看这些玩具,朕都做了双份。
江卿,你放心,朕做这些玩具都是处理完政务后抽空做的,绝对没有玩物丧志。”
说着,他又拿起两个竹蜻蜓,向江宁展示自己的作品。
江宁笑着说:“陛下如此关爱皇子,臣倍感欣慰,又怎会怪罪陛下呢?
更何况您连臣孩子那份都想到了,臣在此先谢过陛下。”
朱由校笑着说:“江卿,只要你不说朕不务正业就好。
这些东西要不你现在就带出宫?”
江宁摇摇头,说道:“陛下,还是先放您这儿吧,等回头臣有孩子了再来取,不然带回家也没地方放。”
朱由校说:“既然这样,那就先放朕这儿,回头朕有空再做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