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766章 大赦天下

“武德元年三月三日以前,所有罪犯,罪行轻者,无论在押或服刑,皆赦免。

罪行重者减刑,死刑暂缓,流放者允许返回。

京畿道六州、陇右道十二州免租庸调二年,其余十道诸州免一年。

八十岁以上赐米帛,百岁及以上加版授。

孝悌节义者由县令、刺史、节度使举荐,加以褒奖。”

对广大百姓来说,相比登基大典,无疑是这大赦天下,更让人激动。

传扬开来,长安城百姓皆欢呼雀跃,拜谢声不绝。

“圣人仁德!”

“祝圣人万岁!”

此刻,淑景殿中。

中书令徐晏清手捧诏书、礼部尚书窦仪持金册、金宝,奉高楷旨意,册封张氏为太后。

作为皇帝生母,张氏自然不用跪拜,只需穿着五色翟鸟纹袆衣、戴凤冠,端坐玉榻,静听即可。

下首,杨皎、薛采薇、敖鸾,并孙夫人、刘氏、谢夫人、薛母等一众外命妇,跪坐毡毯。

两侧,六局二十四司女官、内侍省诸位小黄门,皆叉手侍立,凝神细听。

良久之后,冗长拗口的制文念完,徐晏清合上诏书、窦仪奉上金册、金宝,由尚宫兰桂接过。

随后,杨皎领着殿中众人下拜,齐声道。

“拜见太后!”

“太后千岁!”

张氏满脸笑意:“起来吧!”

“谢太后!”

“有劳你们完备礼仪。”张氏看向徐晏清、窦仪,温声道,“今日着实辛苦了。”

徐晏清、窦仪皆道不敢:“太后言重了!”

张氏关切道:“窦尚书,你身体不适,何不在府中好生静养,如此操劳,实于养病无益。”

此前,高楷也曾下令,让他静养,礼部诸事交由左右侍郎即可。

只是,窦仪执意,要为高楷完备登基大典。此次册封太后之礼,也是他主动请缨。

“太后关怀,老臣感激涕零。”

“不过,老臣自知时日无多,愿以残躯,为我大秦再尽微薄之力。”

张氏既赞且叹:“我儿得窦尚书辅佐,实乃大幸。”

“太后谬赞,老臣愧不敢当!”

后宫之地,窦仪、徐晏清不得久留,即刻告退。

不一会儿,殿中响起一片欢声笑语。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同喜!”张氏笑容满面,“你们先退下,去领赏赐,让我们自在说话,不用这么多人伺候。”

“是!”诸位女官、小黄门告退,殿中只留后妃、外命妇,和几个贴身宫人。

孙夫人施了一礼:“太后可算苦尽甘来了,我得单独贺一贺。”

“自从皎儿嫁入高家,太后待她如女儿一般,着实让我这个阿娘感佩。”

张氏笑道:“皎儿最是孝顺,又贤惠得体,事事妥帖。”

“她做高家媳妇,是高家幸事。”

“只是尚需等七日,再办封后大典。”

孙夫人忙道:“七年都过来了,还等不了这七日么?”

“便是七个月也等得。”

敖鸾打趣道:“嫂嫂纵然等得了七个月,腹中孩儿可等不得。”

杨皎已然怀胎六月,再过七个月,早就降生了。

一番话,说得众人忍俊不禁。

刘氏暗赞,这位表姑娘当真美貌,就连薛侧妃、徐夫人、谢夫人都略逊一筹,且尚未婚配。

想起族中子弟,她不由心思活络起来。

这可是太后侄女,素来疼爱有加,又是陛下唯一表妹,若能结亲,必是一桩良缘。

张氏看向薛母,温声道:“采薇和皎儿同一个月有孕,想必来日生产时,差不了几天。”

“七月时,你可来宫中陪伴,照看一番。”

薛母忙道:“谢太后恩典。”

她心中喜悦,太后仁慈,女儿又怀了皇嗣,将封贵妃,这可真是大喜。

薛采薇亦笑意盈盈:“谢阿娘!”

谢夫人看在眼中,暗赞,皇后与薛贵妃先后有孕,,气运非凡,必是贵子贵女。

一众外命妇既羡又叹,张氏出身不过寻常,却成了太后。杨皎原本门庭冷落,却荣登皇后,连带着杨家也青云直上。

若非陛下,她们哪能如此富贵煊赫?

是夜,高楷于两仪殿赐宴群臣,张氏亦在淑景殿,宴请内外命妇,观赏歌舞,庆贺新朝。

长安城中,东西二市,一百零八坊,暂弛宵禁,数十万军民张灯结彩,锣鼓喧腾,如同欢度佳节。

……

时光飞逝,转眼已至武德元年,三月十日。

两仪殿。

秘书监章琼手捧诏书,高声道:“皇帝若曰,乾坤合德,圣人则之。

惟帝承天,惟后配地,嗣续百代,母临万邦。

……

谘尔正妃杨氏,天与纯粹,气锺元和,含章在中,发秀於外。

今遣侍中王景略为正使、工部尚书宇文凯为副使,持节册命尔为皇后。

风美《关雎》之化,雅咏《思齐》之德。奉承休命,可不慎欤。”

话音刚落,王景略持金册,宇文凯持金宝,由尚仪巧惠接过。

诸位文臣武将、命妇、女官、小黄门,少不得朝拜一番。

“拜见皇后!”

杨皎稳稳当当:“免礼!”

孙夫人看着她,险些喜极而泣。

说话间,高楷来到殿中,引得众人再拜:“参见陛下!”

高楷挥手请起,笑道:“皇后之母,当为正一品诰命夫人。”

“谢陛下恩典!”孙夫人喜不自胜,惹得一众外命妇羡慕,这可真是母凭女贵了。

数日后,太极殿中,又行太子册封礼。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

……

长子景行,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这幅阵仗,虽比不上登基大典,但也极为繁琐。

“参见太子!”面对文武百官下拜,高景行绷着一张小脸,脆声道。

“免礼!”

随后,他转而下跪:“孩儿拜见父皇!”

“起来吧。”高楷面露笑意,“你还小,不必上朝,等你成年、加冠礼后再说。”

“是!”高景行乖乖应下。

高楷看向一人:“孔德龄?”

“臣在!”

“今授你为太子詹事,教导太子诗书礼乐。”

“遵旨!”孔德龄面露喜色,这可是太子之师,能够教导太子,儒家必当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