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03章 拨乱反正(下)

二月十七,诸事不宜。

从上月中旬起兵开始,朝鲜副元帅李适及其麾下的军将们以所向披靡的态势横扫了平安道全境,令咸镜道和黄海道的郡城望风而降,就连在过去二百余年间被普遍认为"固若金汤"的临津江防线在叛军面前也是犹如白纸一张,被轻而易举的碾碎。

在临津江防线失守后,打着清君侧幌子的李适更是一蹴而就的拿下了朝鲜政治中心所在的汉城,并拥戴宗室"兴安君"李瑅为王。

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们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趁夜逃出了汉城,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为了能够一举完成"改朝换代"的壮举,李适在得知李倧率领着文武百官星夜出逃之后,便下令麾下的精锐予以追击,后因苦寻无果且陆续遭遇当地百姓的抵抗方才作罢,最终在京畿道和忠清道接壤之地的昭川郡停下脚步,并在此驻军。

...

...

在仓皇逃出汉城十天之后,满脑子都想着拨乱反正的李倧终是在都元帅张晚,忠清道兵备使沈器远等勤王将校的簇拥下迈上了征程,眺望着在视线中清晰可见的昭川郡城。

这座曾经隶属于京畿道,由朝廷直接统治的郡城如今已经沦为叛军的囊中之物,城头上随风摇曳的旗帜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刺着"李"字的黑色大纛。

李倧心中清楚,若是想要重整山河,首先要渡过的难关,便是眼前这座易守难攻的昭川郡城。

不过好在他的身后聚拢了这些时日陆续赶到的勤王兵马,又有张晚,沈器远等重臣从旁掠阵,应该能够如愿攻陷这座城池吧。

似是听到了李倧的心声,沉默不语多时的朝鲜都元帅张晚突然纵马上前,并哐当一声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将其高高举过头顶,铿锵有力的命令道:"众将士,攻城!"

攻城!

既没有想象中的"谈判",也没有想象中的"招降",都元帅张晚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攻城的军令。

呜呜呜!

尽管此刻聚拢在昭川城外的朝鲜军队混乱不堪,领兵的将校彼此间都称不上熟悉,但因有张晚亲自指挥,又有"国君"李倧坐镇的缘故,军中士气很是高昂,象征着冲锋的号角也悠长嘹亮许多。

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犹如蚁群般的军阵中喧嚣声大作,只见得数百辆张牙舞爪的战车在身后士卒凶狠的眼神中缓缓出列,逆着头顶扑面而来的阳光,径自朝着昭川郡城紧闭的城门而去。

瞧这些士卒脸上那坚毅的眼神,以及身上锃光瓦亮的甲胄,窃窃私语多时的金鎏和李贵等文官便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知晓这些士卒应当便是张晚自数万兵马中精挑细选而出的"精锐"。

但仅靠这些战车以及瞧上去悍不畏死的千余名精锐,真的能够一举拿下眼前的郡城吗?

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这郡城中可是驻扎了上万名叛军,且有半数以上都是跟随李倧自义州起兵的"老班底",而不是中途加入或者望风而降的游兵散勇。

...

...

"将主,官兵来了.."

昭川城头上,十余名身着文山甲的武将瞧着脚下呼啸而至的战车和士卒,脸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抹紧张之色,随后将忐忑的眼神投向了城垛后的主将。

放眼瞧去,城外这遮天蔽日的官兵们不得多达数万人,兵力是他们的数倍不止。

"慌什么,放箭!"

闻言,掌心中同样隐隐有些冒汗的主将便没好气的训斥道,并朝着在身旁两侧等候多时的弓弩手们摆了摆手。

作为追随李适多年的心腹,他深知朝鲜地方上的士卒们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即便能够闹出些动静来,也无非是在功名利禄刺激下的一时悍勇罢了。

只要见了血,这些官兵必定会一哄而散。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城头上的"叛军"将士们犹如受惊般,下意识松开了手中的箭矢,还有人咬紧牙关,朝着城外投掷沉甸甸的巨石滚木,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几乎是瞬间,城外便响起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惹得城头上原本有些紧张的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还有人忍不住振臂高呼。

看来城外的这些官兵"精锐",与他们此前遭遇的那些游兵散勇都是一丘之貉,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再放!"

一击得手,被诸多兵丁簇拥在中间的将校脸上也是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抹得意之色,并忍不住在心中"展望"起未来的仕途。

作为追随副元帅李适多年的心腹之一,他理所当然的被委以重任,但因在起兵的过程中,沿途郡城皆是望风而降,让他始终未能捞到太多的功劳。

故此在思来想去之后,他主动向李适请缨,选择坐镇这昭川郡城,希望能够以昭川为跳板,斩获奇功。

如今来看,他当日的"以身犯险"果然物有所值,城外的这些官兵们实在是不堪一击。

来日他也能靠着这"守城"之功力压昔日的袍泽,获取封爵之赏。

咻咻咻!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外的惨叫声似乎也逐渐有了愈演愈烈之势,城头上的叛军将士们不待身后的将校吩咐,便是游刃有余的松开弓弦。

信心大涨之下,就连平日里有些被诟病的准确率和熟练度都提升了不少。

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却是少有人注意到,城外的官兵们在进攻受挫之后,却并未出现想象中的"一触即溃",反倒是开始排兵布阵,靠着身前的战车,不断向前推进。

虽时不时便有官兵倒在血泊之中,但很快便有人补充上来,且还有躲在藤牌后的盾兵们负责接应,将这些伤员转移至阵后。

不知不觉间,昭川郡城外的护城河便被战车碎片以及碎石夯土等物填平,战场的形势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蓝天白云之下,只见得密密麻麻的官兵们匍匐着腰,脚步迟缓但坚定的涌向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