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的沉默愈发浓重,连暖炉中炭火爆裂的声响都显得格外清晰。林毅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裤缝,脑海里却翻涌着历史课本上那些冰冷而确凿的文字 —— 他比谁都清楚,留给德国人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历史上的1941年12 月 5 日,也就是再过不到半月,加里宁方面军就会率先吹响反击的号角,随后苏军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反攻。
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会成为比苏军子弹更致命的武器:德军士兵的睫毛会冻成冰棱,步枪的枪栓会冻得无法拉动,坦克发动机在寒风中变成一堆冰冷的废铁。
八万冻死、十一万冻伤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在战壕里蜷缩成一团的生命,是德军战线从莫斯科城下节节败退的狼狈。
这场溃败不仅会让德军损失五十万以上的兵力,更会彻底打破他们 “不可战胜” 的神话,将战略主动权拱手交给苏军,为后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埋下伏笔。
林毅甚至能想象到,此刻的莫斯科郊外,德军士兵正裹着单薄的军衣瑟瑟发抖,他们的冬装补给早已断绝,只能靠抢夺村民的衣物勉强御寒,而魏德曼眼中的急切,正是来自前线源源不断的绝望战报。
“小林,你在想什么?” 老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落在林毅紧绷的侧脸上,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林毅猛地回神,抬眼看向老将,喉结滚动了一下:“老将,我在想东线的战局。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已经陷入困境,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冬季装备严重短缺,士兵冻伤率极高。”
他刻意隐去了 “历史” 这个词,只以 “情报” 为托词,“如果这批冬装真能按时送到,或许能让他们多撑一阵子,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但即便有冬装,他们的根本问题也解决不了。战线过长、后勤崩溃、苏军的反击已箭在弦上,这些都不是几件冬装能挽回的。”
老将听完林毅的分析,眼神里顿时就多了几分探究:“林毅,照你这么说,这批冬装就算送到了,也改变不了德军溃败的结局?那魏德曼这急火攻心的样子,倒是白折腾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紧紧锁住林毅,“不过你小子向来鬼点子多,既然看透了结局,又舍不得这笔买卖,肯定藏了别的主意。说说,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参谋长也立刻看向林毅,眼里满是期待。刚才他还在为 “放弃利益” 和 “承担风险” 纠结,此刻倒生出几分盼头 —— 林毅总能在看似死局的处境里找到破口。
林毅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标注着 “伊宁” 的位置,又顺着划向伊朗北部边境:“老将,参谋长,咱们没必要纠结要不要租雷霆大队。
德国人急的是‘运力’和‘速度’,不是非要用咱们的飞机、咱们的人。他们缺远程运输机,咱们正好能解决,可又不用出动雷霆大队。”
“解决运力?怎么解决?” 参谋长追问,“难不成咱们还有多余的远程运输机能借给他们?”
“不是借,是卖。” 林毅的声音斩钉截铁,“就卖咱们的‘天运’运输机,我上次听二爷提过,新疆王早就靠向咱们,伊宁那边的机场是可以起降大型飞机的。
这天运运输机最大载重 5.5 吨,要是挂载副油箱,载重降到 4 吨的话,从伊宁直飞伊朗北部完全没问题。咱们卖给他们 50 架,让他们自己派飞行员来驾驶,自己运输物资,不就避开所有风险了?”
“卖运输机?” 老将和参谋长异口同声地惊呼,两人脸上的震惊几乎一模一样。这主意确实超出了他们的预想 —— 原本只想着 “租与不租”,林毅却直接跳出框架,把 “使用权” 换成了 “所有权”。
“对,卖。” 林毅点头,指尖在 “天运” 运输机的参数备注上点了点,“这运输机装备了很多,之前卖给过政府军,也卖给过美国人,再卖给德国人,顶多算是‘扩大贸易范围’,谁也挑不出理来。毕竟咱们卖的是‘商品’,不是‘军事支援’,德国人怎么用、运什么,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跟咱们无关。”
其实二战时期,德国在远程轰炸机和远程运输机的发展上存在显着短板,这种短板并非技术层面完全不具备研发能力,而是受到战略误判、资源分配、作战需求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最终导致德国空军和运输部队始终缺乏真正意义上能执行洲际或超远距离任务的此类装备,进而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远程轰炸机领域,德国也不是没有过相关尝试,但这些尝试要么起步太晚,要么因战略摇摆而中途夭折,始终未能形成有效战斗力。
早在二战爆发前,德国航空界曾提出过一些远程轰炸机的设计构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克公司的 Ju 390 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 Me 264。
Ju 390 是在 Ju 290 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四发远程轰炸机,其设计航程可达 6000 公里以上,理论上具备从欧洲起飞轰炸美国东海岸的能力,甚至在 1943 年进行过一次接近英国的远程试飞。
Me 264 则是专门为 “跨大西洋轰炸” 任务设计的四发轰炸机,航程同样超过 6000 公里,可携带 2 吨炸弹执行远程任务。
然而,这两款机型的发展都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战争初期沉迷于 “闪电战” 的速胜论,认为凭借 Ju 87 俯冲轰炸机、He 111 中型轰炸机等装备配合地面部队即可快速击败对手,对远程轰炸机的战略价值重视不足,导致相关研发经费和资源被大量倾斜给战斗机和中型轰炸机。
另一方面,1943 年后德国本土遭到盟军战略轰炸,航空工厂频繁受损,原材料(尤其是铝材)供应紧张,Ju 390 最终仅造出 3 架原型机,Me 264 也只完成了 2 架原型机,均没有未投入量产。
相比之下,德国在战争中广泛使用的轰炸机多为中程或短程型号,完全无法满足远程作战需求。He 111 作为德国空军的主力中型轰炸机,最大航程仅 2000 公里左右,在对英国的 “不列颠之战” 中,其航程已显局促,需要贴近英国海岸线作战,且易受英军战斗机拦截。
Ju 88虽然性能更优,航程也仅约 2700 公里,同样属于中程范畴。这些轰炸机在对苏联腹地、中东等远距离目标的打击上几乎无能为力。
使得德国空军始终无法像盟军(如美国陆军航空军的 B-17、B-29,英国皇家空军的兰开斯特)那样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无法摧毁敌方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战争潜力,反而在后期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远程运输机领域,德国的短板同样明显,其装备的运输机普遍存在航程短、载荷有限的问题,难以支撑远距离兵力投送和物资补给任务。
德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是容克 Ju 52,这款三发运输机虽然可靠性较高、产量巨大(超过 4800 架),但本质上是一款中短程运输机,最大航程仅 1200 公里,有效载荷约 2 吨,最多可搭载 18 名士兵。
在 1941 年的 “巴巴罗萨计划” 中,Ju 52 在向苏联前线运输物资时,因航程不足不得不频繁中转,效率低下。
而在 1942 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德国试图用 Ju 52 为被围困的第 6 集团军空运补给,但由于航程限制和苏军防空火力打击,每天损失的飞机数量远超运抵的物资,最终空运失败,第 6 集团军全军覆没。
德国也曾尝试研发远程运输机,如 Ju 290,它由 Ju 52 改进而来,航程提升至 5000 公里以上,载荷可达 6 吨,具备一定的远程运输能力,但这款机型的研发同样滞后,1942 年才开始量产,且产量极低(仅约 60 架),主要用于海上侦察和少量 VIP 运输,未能缓解前线的远程运输困境。
此外,德国还曾将部分轰炸机(如 He 111)改装为运输机,但这些改装机型同样受限于原始设计,航程和载荷并无本质提升,且挤占了轰炸机的作战资源。
远程运输机的缺失对德国的海外作战和后勤补给造成了致命影响。在北非战场,隆美尔的 “非洲军团” 长期依赖地中海航线补给,但由于盟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海上运输频繁被切断,而德国又缺乏足够的远程运输机进行空中补给,导致 “非洲军团” 常常面临油料、弹药短缺的困境,最终被盟军击败。
在东线,随着战线不断拉长,德国的地面补给线愈发脆弱,而远程运输机的匮乏使得其无法及时为前沿部队补充物资,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参谋长顺着林毅的思路一想,顿时豁然开朗:“对啊!这样一来,咱们既不用出动雷霆大队,也不用担‘亲德’的骂名。运输机一卖,后续的运输路线、人员调度全是德国人自己负责,就算被盟军发现,也只能说德国人采购了咱们的装备,跟咱们没关系!”
老将的眉头渐渐舒展,指尖轻轻敲击着地图边缘,眼神里的疑虑在慢慢消散:“可德国人能同意吗?他们要的是‘立刻运货’,买飞机、调飞行员,这都需要时间。”
“时间刚好够。” 林毅早算过这笔账,“天运运输机的操作不难,德国人有经验的飞行员,熟悉个一两天就能上手。咱们把货和飞机送到伊宁机场,德国人派飞行员过来接装,顶多三天。
等他们熟悉机型,再从伊宁飞伊朗北部,一趟能运 4 吨冬装,50 架飞机一天飞两趟,就是 400 吨 —— 一百万件军大衣也就2000多吨,几天就能运完,比海运快多了,正好能赶在苏军反攻前送到前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德国人现在缺的就是远程运输能力,买飞机是‘一劳永逸’的事,不仅能运这次的冬装,后续还能给东线补其他物资,魏德曼只要不傻,就知道这买**租飞机划算。”
“还有武器的事。” 林毅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德军的战场困境,“咱们不用管他们的火炮,那玩意太重,运输机也运不动。但德军的轻武器问题得提一嘴,好让他们觉得咱们确实懂行,也有合作的诚意。”
参谋长好奇道:“轻武器有什么问题?”
“枪械受冻啊。” 林毅解释道,“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他们的 98k 步枪枪栓拉不动,MP40 冲锋枪撞针容易断,弹匣供弹也不畅,这些都是低温导致的机械故障。
德国人仿制咱们的火箭筒搞出了‘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对付苏军坦克问题不大,只要解决了轻武器的防冻问题,守住防线撑没问题 。”
老将彻底被说服了,他重重一拍桌子,眼里闪过亮光:“好小子!这主意绝了!既保住了黄金、古董和工人,又守住了咱们的立场,还能再多卖一批运输机,简直是一举多得!”
他站起身,走到林毅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按你说的办。参谋长,你回去跟魏德曼谈,重点讲三点:第一,雷霆大队绝不外租,这是底线;
第二,我们可以卖 50 架天运运输机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运输,价格按卖给美国人的价来,一分不多要,但得用黄金付;第三,再卖给他们一些武器。”
参谋长立刻挺直腰杆,眼神里的犹豫彻底消散,重重应道:“好的!老将放心,这三点我记牢了,保证一丝不差地跟魏德曼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