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越下越大,很快地上一片白。
赵诚传来一阵咳嗽声,喊小儿子赵元国生一些火,赵元国和季小四差不多是同一天回来的。
季小四回来,家里都杀了猪,粮仓里放满了粮食,吃饱喝足后,就跟在张建国屁股后面。
赵元国家里有些头疼,今年他家没有杀猪,也没有买什么猪肉,因为家里实在是没啥钱过年。
最后还是赵元国没法子,把自己在部队,攒下来的津贴拿出来,买了三斤猪肉回来过年。
三斤猪肉还得做年饭烧香敬祖宗,还得过年招待客人,真是化水都化不开。
三斤猪肉,一大家子人,赵元国感觉过年都没吃到一块猪肉,主要是家里的杨艳太贪嘴了。
吃饭的时候但凡有一两块猪肉,她就恨不得全扒拉到自己的碗里,真是饿死鬼投胎。
“爸,屋檐下都没柴火了,这要是下雪了咋办?”
此时的赵元国,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家没木柴了。
这还是正月初几,下雪的时候,家里没有了木柴,这是很严重的。
因为到时候,烧火做饭都是问题,就更不要说天太冷还要取暖。
“咳咳,家里怎么会没柴?往年咱家的木柴都能烧到开春,今年这还没过完年呢,咳咳……”
赵诚虽然捡了一条命,但是他的腿伤,还有他身上的伤寒,一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就会发病。
而且天气越冷,会病得越厉害,所以咳嗽起来真的要命,腿还不利索。
赵元国听着父亲的咳嗽声,再看了一下,另外一个房间躺着的三哥,他就张罗着喊老大赵元军。
“大哥,我看着这雪,趁着还没下大,咱们去捡点柴火回来,要不家里都没办法生火做饭了……”
此时一个屋子里,只有他和大哥身体还好,哪怕天下着雪,他们也得出去啊。
“我明天就要回城里上班了,没柴火就没柴火吧,等明天雪停了,你再出去打柴也是一样。”
赵元军说啥也不愿意出去,他明天就要进城了,等进了城,家里没柴烧关他屁事?
这么大的雪冷飕飕的,谁愿意出门啊。
看着大哥不乐意出门,赵元国再看看家里就剩下几根柴,勉强做一顿饭,还不知道够不够。
现在还只是下雪,万一明天雪下大了,就是有木柴都被盖上了,到时候也找不到。
所以赵元国想了一下,再冷此时也得出去找木柴,要不明天家里,连热乎水都没得喝。
想到这里赵元国出门了,他刚出院子门,就看到季小四家里,烧着一堆火还在炖肉,那味道香的冲鼻子。
赵元国肚子里传来一阵咕咕声,家里吃不饱还冷,此时他都想早点回部队了。
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难熬了,哎,他在部队里也处处不顺,此时真有些羡慕季小四。
家里炖的有肉,住的新房子,屋檐下的柴火堆的老高,屋子里一直烧着火,肯定是特别的暖和。
听说这些事儿,都是张建国早早安排的,呸,又是张建国,听到这个名字,他心里就难受。
希望二哥早点站稳脚跟,也能拉着他们家里一把,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坐车就是快,张建国天还没黑就到家了。
刚进家门口就闻到炒栗子的香味,等进屋后张建国才发现,母亲在用糖炒栗子,满屋子都是香味。
“唉哟,都回来了,晚上你们想吃点啥,要不我把野羊腿给炖上,晚上你们吃点火锅?”
何玉芳看到大家都回来了,赶紧把炒好的栗子,放到一边,张罗着去炖野羊肉。
主要是前两天吃鸡吃鱼都腻了,今天换个口味吧。
“大舅,来,吃点板栗,这是我在山里找到的,这会儿炒的还挺香的……”
山谷那边有几棵板栗树,深秋的时候,张建国弄了不少回来,就是打算过年的时候炒着吃。
这会儿一炒香香甜甜的,让人食欲大动,卓秋白尝了两个连夸好吃。
“我下午喝的有点多,去躺一会儿,晚上不用准备我的饭了……”
卓云山表示有点上头,这会儿先去房间里休息了。
张建国看着大舅脸有些红,连忙给大舅灌了一个暖水袋,其实就是用打吊水的玻璃瓶儿。
直接灌了一壶热水进去,这样放到冰冷的被子里,手脚都能很热乎,躺着也能舒服点。
除了弄个暖水袋,张建国还在大舅屋子里,放了一点炭火,当然他把门留了缝隙,免得二氧化碳中毒。
有炭火在屋子里,温度高一点也不会冷。
张建国穿着军大衣,一点都不冷,他在兜里揣了一些炒熟的板栗,又抓了一把花生瓜子。
他打算带着点点,去村边溜达一下,看能不能抓点猎物。
点点还是中午回来的,听父亲说他抓到了一只野鸡,他们也没吃,打算把这野鸡炖了,给点点加餐。
“是要让点点吃好点,它现在又长心眼儿,又长个儿,可不能亏着它了……”
张建国摸了一下点点的头,这东西小心眼儿贼多。
昨天金雕抓了一只兔子,它就闹脾气了。
张建国收拾了一下,把金雕和点点都带上,一边的卓秋白,自然是乐呵呵的跟上。
刚出院子门,卓秋白和张建国同时伸手,他们的手掌里都抓着一把栗子,看到此情景,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张建国顺手扔了一颗给点点,而金雕就站在他肩膀上,看起来威风凛凛。
卓秋白距离他非常的近,近的一扭头,两人差点脸贴脸了。
张建国因为靠得近,鼻尖总是可以闻到,若有若无的味道。
兴奋的点点在前面带路,突然它加快了脚步,往一个地方冲了过去。
“走,快跟上,点点肯定有所发现……”
张建国兴奋地喊了一声卓秋白,赶紧跟着往前跑,一边的卓秋白也加快了速度。
只是等到他们跑过去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