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下的炮塔立刻被转运到隔壁的“军械改装车间”,去拆出7.62mm并列机枪、12.7mm高射机枪、75mm主炮。

而在底盘预处理工位,拆掉炮塔的底盘,开始进行“去军事化”和“农机化”改造:移除战斗室多余的装甲板(减重)、焊接上用于安装农机具的通用三点悬挂装置和后动力输出轴(pto)接口、加固车架以适应高强度农业作业。

在发动机调试工位,凯迪拉克星形发动机被仔细检查、调试,确保其澎湃的动力能稳定输出。

虽然有人私下嘀咕这坦克发动机“油老虎”的属性,但张弛听到后只是大手一挥:

“费油?怕什么。” 张弛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豪气,“我们有勃固的油田,未来苏门答腊、婆罗洲,甚至更远的波斯,地下流淌的都是黑色的金子。

我向你们保证,未来南洋的燃油,会比牛奶还便宜。马力,越大越好。动力,越强越好。

我们要开垦的是东南亚沉睡千年的原始雨林,不是温室的苗圃,这点油,南洋烧得起。”

甚至他的白手套叶戈罗夫已经带着人手开始在亚比利和双志王国进行石油勘探,即便最后这些油田的收益会被白鹰其他石油大亨拿走一部分,叶戈罗夫的德州新世纪财团依旧能拿到不少份额,并偷偷输送给南洋。

至于吃独食?张弛暂时还不想自己最大的白手套背后中7枪,‘自杀身亡’。

此刻,张弛走到车间巨大的落地窗前,指着窗外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绿色原野:

“看看外面,整个东南亚,覆盖着地球上最古老、最肥沃的雨林。千百年来,真正被开垦利用的土地,不到十分之一。这下面埋藏的是能养活数亿人口的膏腴之地,是上天赐予我们南洋的聚宝盆。”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车间内忙碌的景象和倾听的众人:

“我们需要拖拉机,需要成千上万的拖拉机。我们要用我们的拖拉机,用钢铁的履带碾碎荆棘藤蔓,翻开沉睡的沃土,犁出属于我们的土地!”

“要把无边的荒野,变成万顷良田!”

这1000台拖拉机,还只是张弛给南华第一拖拉机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练手、积累经验的‘学费’。

他看向厂长王才仁,也看向在场所有充满干劲的工程师和工人们,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心脏狂跳的目标:

“我宣布,在南洋合众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我们全国投入使用的各类拖拉机总量,要达到——台。”

“八……八万台?!” 来参观的嘉宾和工人们都失声惊呼。

这个数字,太惊人了,要知道,强如毛熊,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力冲刺下也仅仅生产了约2.5万台拖拉机,大部分还是马力只有几十匹,更小的轮式拖拉机。

张弛的目标,是毛熊当时成就的三倍有余。

“没错,八万台。”张弛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要像眼前这些一样,是马力强劲、能啃硬骨头的履带式。我们要让南洋的田野上,遍布钢铁的轰鸣,我们要让每一寸可耕种的土地,都为我们所用,这个目标,有没有信心完成?!”

短暂的寂静后,车间内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有!!”

“保证完成任务!!”

“为大统领效死!为南洋开荒!!”

工人们挥舞着扳手,工程师们攥紧了拳头,每个人的脸上都因激动和使命感而涨得通红。

八万台,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目标。而他们,就是书写这段历史的人。

张弛满意地点点头,他走到一台已经初步改装完成的拖拉机底盘前。

“王厂长。”张弛低声道,“抓紧时间,把这1000台改装好,立刻投入到勃固、伊洛瓦底三角洲和马来半岛北部的开荒试点。我们要用实际效果告诉所有人,拖拉机开荒的效率,是水牛的百倍。

同时,引进的生产线落地后,消化吸收要快。国产化的步伐不能停,从零件开始,到整机,我们要有自己的‘南洋铁牛’。”

“是,大统领。”王才仁挺直腰板,眼中燃烧着火焰,“我们一定把‘拆坦克’的本事练精,更要把‘造拖拉机’的本事学到手,八万台,一台也不会少。”

张弛清楚,等到战争结束,会有无穷无尽的军余物资,流入市场,现在练好‘拆坦克’的本事,将来光靠低价收购白鹰的旧坦克炼钢,都能养活无数工人和厂子。

至于拖拉机,那更是未来增加华人人口的关键,他目前打下来的这些地盘,开垦出足够的田地后,养活2-4亿人吃饱饭完全不是问题。

毕竟他在就职演讲上已经说过,他作为大统领的责任,就是为南洋目前的几千万人口提供稳定的生计,让大家吃饱饭就是最重要的!

-----

与此同时,在仰光东北部的某处秘密演习基地内。

天空是洗练过的湛蓝,几缕薄云被高空的风撕扯成细长的丝絮。

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很快,无数个排列整齐的黑点出现在天际线,逐渐放大成数架涂着南洋国防军蓝灰色迷彩的c-47运输机。

它们排成紧密的楔形编队,朝着下方被雨林环绕的广阔空降场飞来。

地面上,伪装网覆盖的观察所内,南洋国防军陆军总参谋长,刚刚晋升为陆军上将的谭志杰,正稳稳地举着一副高倍望远镜。

他身旁,站着的则是同样被晋升为陆军上将的齐泉。

这位以作风强硬、战术灵活着称的悍将,已被内定为代号“雷霆”的下一阶段重大军事行动——跨海进攻苏门答腊岛的总指挥官。

此刻,两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天空。

“高度800,绿灯亮,跳,跳,跳。”

机舱内,呼啸的狂风过机腹打开的舱门灌入,班长只有大吼才能确保大家都听到了命令。

瞬间,无数伞兵的身影从c-47的机舱中鱼贯跃出,洁白的伞花在蓝天背景下次第绽放,密密麻麻,如同春日里飘落的巨大蒲公英种子,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