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过日子,最躲不开的就是闲言碎语。你要是在地里种点不一样的菜,比如不种玉米改种草莓,立马就有人在村口老槐树下议论:“好好的地不种粮食,净整这些洋气玩意儿,到时候卖不出去看他咋整”。
你要是想出去打份长期工,不跟村里多数人一样农闲时才出去短干,就有婶子大娘凑一起嘀咕:“家里老人孩子不管,就知道往外跑,挣再多钱有啥用”。
就算你啥也没折腾,就想着把老房子翻修下,也会有人说:“这是在外面赚着钱了,开始显摆了,忘了以前穷的时候了”。
这些背后的话,听着扎心,可在村里待久了就知道,要是真把这些话当回事,日子就没法过了,别人背后说你,大多不是你真做错了啥,而是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日子当尺子量别人;你要是跟着犯琢磨,受委屈的只能是自己。
农村日子节奏慢,农闲时大家爱凑在村口、小卖部或者谁家的院子里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议论人就成了常事。有人说你种草莓是“瞎折腾”,可能是他自己没种过,怕担风险,也见不得你跟别人不一样,说两句心里能踏实点。
有人议论你“不管家”,说不定是她自己没机会出去干活,看着你能出去闯,心里有点羡慕又有点不服气,嘴上就不饶人。
有人说你翻修房子是“显摆”,其实是他自己家房子旧了没条件修,见你把房子收拾得亮堂,心里不是滋味,只能用闲话找补。
村里人的背后议论,大多是闲时的磨牙话,照见的是他们自己的心思,不是你的日子。你要是把这些话往心里去,那就是把别人的闲气,揽到自己身上了。
再看看村里的闲话,其实来得快,去得也更快,没人会真记一辈子。农村的事新鲜,今天大家还在说你种草莓“不靠谱”,等你家草莓熟了,有人去采摘、能卖上价,大家话题就变成“他家草莓真甜,下次还去买”。
之前议论你“往外跑不管家”,等你寄钱回来给老人看病、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村里老人就会念叨:“这孩子心细,没白出去闯”。
村里人的注意力,从来都是跟着实在的事转,那些听着扎心的闲话,不过是大家凑一起打发时间的临时话题,转过身,该下地的下地,该喂猪的喂猪,谁也不会总把别人的事挂在嘴边。
就像前几年村里有人出去学开货车,当时也有人说“一个农村娃学那干啥,不安全”,可后来人家开货车赚了钱,盖了新房,那些说闲话的人,见了面还会主动问“啥时候再去拉货,路上注意安全”。你要是因为一时的闲话就打退堂鼓,反而错过了自己想做的事。
更重要的是,在村里过日子,你越在意闲话,闲话越追着你;你要是该干啥干啥,闲话自然就没声了。村里人本就爱观察,你要是因为有人说“种草莓不行”就把苗拔了,反而会有人说“你看我就说吧,他不是那块料”。
你要是接着管,按时浇水、施肥,草莓长得好、卖得好,那些闲话慢慢就没了,甚至有人会来问你“种草莓得注意啥,明年我也想试试”。
你要是因为有人说“往外跑不管家”就留在村里,天天愁眉苦脸,反而会有人说“没本事出去,还不乐意在家好好干活”;你要是把家里安排妥当,该出去就出去,该回来就回来,时间长了,大家也会说“这孩子会办事,家里外头都顾着”。
那些在背后说你的人,要么是跟你没咋打交道的街坊,要么是见不得你比他好的人,他们本来就不是你该在乎的人,他们说的话,也不该影响你怎么过日子。就像你不会因为路过的陌生人随便说句啥就改变主意,也不该因为这些无关人的闲话,打乱自己的计划。把心思放在那些真心帮你、跟你实在相处的人身上,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