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十万大山:1840 >  第443章 石达开迁移

鱼雷应用于海战的效果那是杠杠的,在西方海军没有更好的防范措施之前,鱼雷将是下一场海战的杀手锏之一,所以继续研发更为强大的鱼雷也是重点之一。

对于火炮体系也做了调整和统一,步兵统一配发60毫米口径迫击炮,炮兵统一配发100毫米口径迫击炮。

这两种火炮口径已经可以覆盖目前陆地战争的打击范围,再携带更笨重的火炮性价比不高。

作为迫击炮的补充,以高射机枪为原型,研发14.5-20口径的重型枪械,补充平射的重火力,能定点消除对方火炮阵地。

舰载火炮和岸防火炮以研制加农炮为主要方向,口径暂时不设限制,以柴油机铁舰甲板构筑的承载力为限,尽可能的大口径,确保20年内领先。

岸防火炮目标为150口径为目标,先研制100口径和130口径两个系列,其中100口径兼顾用于小型舰艇的近防和陆军炮战。

陆军用炮全部用拖拉机作为驱动,整车装备。作为防范英法联军运送陆军重武器参战的火炮力量。

陆军单兵武器依然以研发和完善半自动步枪为目标,确保单兵武器的领先,以较少兵力能够形成压倒式的战争形态。

看起来研发任务十分的重,但其实前期都有了深入的研发,有了坚实的基础,只是在这次战场检验之后,作为选型和完善,再投入规模化生产。

因此,安保队的数量原则上再扩充1万人后,暂时不再扩充,以免对整体经济压力过大。

经济压力是巨大的,石达开部已经开始了迁移工作的前期,迁移总人数约在11万人左右,包括军队7万人和随迁的百姓4万人。

这么大规模的迁移,“丰南号”也从未实施过,先头部队2000人已经抵达雷州半岛,正在接受火枪的培训,他们将配备从英法联军手中缴获的步枪,确保他们对上西班牙人有一定的火力优势。

短短三天的培训,包括射击,火炮的使用,还有疫病防治等等,这2000人随即就出发了。

此时的吕宋岛还属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很多地方都是部落,西班牙人主要控制区还是在马尼拉一带和其他大一点的港口城镇。从北部登陆,当地的部落根本没有抵抗配备步枪和火炮军队的能力。

第二批又运送3000人过去,其中1000军人,2000百姓,营地建设和粮食种植已经需要百姓来经营了。

等到运送到1万人的时候,石达开收到随船返回人员的报告,也对迁移到吕宋岛有足够的信心了。当然,这个前提是“丰南号”能够赊给他们足够的军火和物资。

这时候,石达开下令大部队从庆远开拨,一次性来了3万人之巨。

没有那么多的运力,“丰南号”将石达开部携带的百姓先运送到海南岛开垦种植粮食,先将军队运送到吕宋岛。

这些人在海南开垦的地域,下一步沈云峰也早有安排,将开始橡胶树的种植,杜仲橡胶的亩产量是比不上橡胶树的产量。从南美走私渠道弄来的橡胶树苗已经改良培育了好几年了,已经能够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11万人的迁移既是耗费时间的工作,也是耗费金钱的工作,“丰南号”的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沈云峰只有找李九章借了100万两白银,找依莲格格借了50万两白银来周转。

李九章不借也不行,现在是上了贼船,“丰南号”一旦倒下,李家在中国不说尸骨无存,也差不多了。只有咬着牙,肉疼的将资金调出来给“丰南号”。

依莲格格还好说,这个年代的女人还是嫁夫从夫的观念,丈夫要银子,那虽然心疼,还是得给的。

英法两国对中国在商贸上的打压是显而易见的,包括还在和英国扯皮的文莱国。

但是这种打压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是无法抑制的,其他国家依然需要来自中国的商品,即使是英法的商人也不愿意听从政府的安排,停掉来自东方的贸易。

而且现实是,一旦政府开始管控的物资,就会产生惊人的利润,商人们会冒险。

沈云峰在香港、澳门设立自由贸易区的效果就显现出来,英法商人在香港澳门进行货物贸易并没有收到歧视,只不过作为战争敌对国的公民,他们只能在香港和澳门区域内活动。

而其他国家商人可以进入广州进行商业洽谈等活动。

上海也是一样,其他国家商人可以进入上海原租界区域活动,而英法商人可以在商船上进行贸易,可以在上海得到补给。

葡萄牙政府在澳门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但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资产依然得到保护。

如果葡萄牙要和中国宣战,就意味着彻底失去在澳门的利益,所以,葡萄牙政府还在权衡得失,但葡萄牙的商人依然正常在澳门经营。

各国商人在观望一阵子之后,开始摸索如何避开英法管控开展与中国的贸易,获取这段时间特殊的利益。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开始悄悄回温起来,这时候,“丰南号”在香港澳门大规模的基建投入和建立商贸,引起一些有钱人的试水,开始尝试在两地进行投资。尤其是广州城里以前十三行的那批商人,他们家族都有老底子,而且与洋人都有一些交情和信誉。

对他们来说,无非以前是在广州代理洋人的商品,或者销售中国的商品,现在是在香港和澳门来经营和交付货物。所不同的是他们不再是特许商人,只能靠商业信誉来赢得商业合同。

这些人成为了“丰南号”商铺的第一批租赁者或者购买者。“丰南号”购买土地的第一批资金成为香港公司和澳门公司的启动资金。

两地的经营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形势的变好可以减轻“丰南号”资金的一部分压力。

真正缓解了“丰南号”经济压力的是来自安南国的军火订单,此时,缺少东方桥头堡的法国加大了对安南的军事侵略,安南国也感到了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