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时,我正和竹马的兄长荒唐 >  第492章 尽鑫

陆昶当然没有谋反之心,但朱彪的话说得有道理。

去蜀地的太监回来了,蜀国公既然已经把邓百崎从家族中除名,便已经舍弃了他,如今,他又做出这样牵连家族的事情,朝廷没有牵连到他们,只能跪拜皇恩浩荡。

跟着太监回来的,是蜀国公的一个六岁的孙子,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堂侄子,都是邓家的嫡子嫡孙。

说把孩子送到京城,来接受教化,实则是向皇帝赔罪,愿意质押。

这些事,陆昶就不管了。

皇帝表面上看着精神不错,但实则两条腿经常骨头疼,走不了路,步行到皇后寝宫,都要歇几次。只不过,他上朝的时候,都是乘坐步辇过去,上朝时,也是坐着,所以大家也没有发现。

但是李皇后是知道的,隆启帝并不瞒他。

“嫣儿,只怕朕,没有多少时间了,七皇子太小,我放心不下你们。”隆启帝有些悲观。

李皇后自然知道他在担忧什么。

“皇上不要如此忧心,圣体才会恢复。”

隆启帝苦笑,还怎么恢复。

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过早走了,七皇子被陆昶架空,但李皇后却并没有他的那种焦虑,隆启帝试图让李皇后能强势一点,他走了,哪怕是太后干政几年也好啊。

但李皇后的性子,跟张太后不一样。

林诗诗的脚踝受伤严重,十几天后才能下床行走。朝廷对她的伤势表示体谅。

当太监前来宣读册封圣旨时,考虑到林诗诗的身体状况,只让她简单地跪了一下,便将圣旨直接递给了她。

为了彰显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陆昶专门制作了一个透明的柜子,用来悬挂她的诰命服。

笑着对林诗诗道:“这可是你自己赴险,为自己挣回来的。”

除了这个令人瞩目的名分,一品诰命夫人每年还能领取丰厚的俸银。

在林诗诗养伤期间,余淼每天都会过来陪伴她一会儿。有时候,余淼会带来自己的女红,与林诗诗一同坐在窗前,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闲聊家常。

有了这次共同经历,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客套,而是变得更加亲密。

林诗诗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对余淼的称呼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生疏,而是多了几分亲切和温暖。

但说起来,这次的事情,也不是林诗诗一个人的功劳,鲁凌恬、余淼都是一起经历的,但最后朝廷只嘉赏了林诗诗,林诗诗不是个小气的人。

直接送了两个成衣铺给鲁凌恬。

至于余淼,她放了话,到时等她出嫁的时候,会给她添一份妆。

不仅如此,她也会帮着她择婿。

余淼感激涕零,说自己一定会记得表姐的恩情。

伤筋动骨一百天,林诗诗能正常行走,是在一个月后,并且,她发现自己有孕了。

陆昶高兴得大笑,说这梦云寺可真灵验啊。

林诗诗白了他一眼,什么灵验,我天天躺床上不能动,这种时候,你也没放过我。

陆昶凑到她耳边,道:“娘子,看你说的,好像是我强行要你似的,还不是你挑逗的。古人说,三十如狼,你现在正好三十,我都不敢想,等到了四十,你夫君我还能不能吃得消呢。”

直把林诗诗说得面红耳赤。

李皇后本来想等林诗诗伤好之后,就请她进宫叙叙话,没想到她又有孕了,只得作罢。隆启帝得知以后,没有说话。

“还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呢。”李皇后宽慰他。

李皇后现在是两女一子。

隆启帝的身子,已经不能再有子嗣,不然,他也会让李皇后再生一个皇子的。

林诗诗请了女夫子,到府上来专门教导余淼,从这,能看出她对余淼的真心,而不是以前的随她去。

陆旭过来,说既然请了女夫子,干脆连着陆念青也一起学。

鲁凌恬这个继母,倒没有坏心思,但她自己对于如何教导一个孩子,确实没有经验。

林诗诗一并应了。

鲁凌恬过来聊天的时候,林诗诗看着自己凸起的小腹,问鲁凌恬,是不是也应该抓紧点。

鲁凌恬面露难色,吞吞吐吐的道:“二爷,大多数时间,是歇在书房。”

“……”

你们两个,不是成亲前,就互相满意的吗?

“他什么意思?不愿意碰你?”林诗诗问道。

“也不是不碰,但一个月也就三五次,我总觉得不够。”

鲁凌恬说着,耳朵都红了。

一个月三五次,算不上频繁,但也不是很少。

不热衷也不讨厌。

林诗诗就教她一些法子,癸水去后过上七天同房,受孕机会最大,多吃黑豆等物……

可以给陆旭补补身体……

或者,穿得妖娆一点,勾引自己夫君又不丢人……

鲁凌恬红着脸记下了。

林诗诗心里有话没法说,陆昶现在对这个兴头高得很,她现在有孕,不能跟他同房,他挨着她,就忍不住。林诗诗就把他赶到榻上去。

现在,也会用别的法子给他舒缓,怕他憋坏了。

陆昶也自觉,这段时间都在军营中陪陆尽欢,林诗诗这才松了口气。

半年后,林诗诗生产,是个小子。

陆昶又是大喜,取名陆尽鑫。

说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以后对待妻子儿女,一定要尽心尽力。

林诗诗笑着说:“夫君得意思,我还得再生一个,凑成尽心尽力。”

陆昶笑着看她,道:“娘子,我也知道怀孕生子十分不易,现在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我已经知足。”

隆启帝在宫里郁闷了一天,但等陆昶来的时候,他又笑眯眯的赐了好些东西,祝贺他喜得贵子。

陆昶躬身接了。

皇后那边的太监过来,端过来李皇后亲手为孩子缝制的衣服,鞋子。

陆昶大为感激,说怎么还能让皇后亲自动手,还缝了这么多件,小孩真是太有福气了。

等太监走了,陆昶还在那里絮絮叨叨,说皇后真是太仁慈了,等小孩大点,一定要带着过来亲自给皇后磕头谢恩。

隆启帝心情莫名又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