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551章 那我可要提前恭喜了

吃过晚饭回到住的地方,想到下午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那一袋子旧书纸,常顺迫不及待的把它们倒在地上,挨着查看了起来。

他主要是想看看一些旧书的纸张里面是否夹杂着的有那种稀少的纸币、票据、邮票类物品。

另外把各种旧书、报纸、杂志等进行分类。

经过整理:

《大公报》、《益世报》、《申报月刊画报》、《民国日报》、《时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民国或者五十年代的报纸,一共有十多斤。

在这些报纸里面,他又找到了两张夹在里面的香烟老广告纸以及一张年画。

两张香烟老广告纸,都是民国时期。

一张内容为“英商驻华联合烟草公司”广告,另外一张是“驰名紫金山牌香烟——沪市协和贸易有限英国公司发行”广告。

年画是《开国大典》,五十年代印刷版。

那些旧书,除了《两地书》、《辞源续编》、《海行杂记》、《社会史简明教程》、《毛二爷教珠算记录》、《中国之命运》等。

其它的还有不少,比如说:

《山海经》上下册、《军事与国防》、《机械化战争论》、《寿康食谱》、《实用工业制造法》、《红楼梦》等。

在这些旧书里面,常顺发现了一张带邮票的信封,五张民国时期的纸币、两张一版人民币。

带邮票的信封,民国时期,面上有四张孙像邮票,不过很普通,价值应该不大。

五张民国纸币,两张面值100元,三张10元,孙像“中央储备银行”。

这些也不值钱。

两张一版人民币,面值为500元、100元。

其中500元的为正阳门,100元的是万寿山。

一版人民币,任何面值的都比较值钱。

杂志——《读书生活》、《中国文艺》、《法令周刊》、《文学》等。

连环画——《小裁缝》、《滑稽人的故事》、《小丞相》、《连环画书三国志》、《西厢记》等。

常顺在里面仔细翻看了一遍,又找到了1张毕业证书、1张聘书、7张老烟标、两张医院的单据。

毕业证书是沪市某高级中学的毕业证书,年份一九五五年。

聘书民国时期,是某厂的聘书,内容大概为聘请某人当顾问、管理相关事宜。

7张老烟标:

2张哈德门、1张大前门、1张美丽牌、2张凯旋牌、1张绅士牌。

它们都是民国时期的烟标。

两张医院的单据,为沪市公济医院单据,年份也是民国时期。

晚上看过的所有纸类物品,都是收藏品,它们都有价值。

这些售卖出去,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等整理完这些东西,已经差不多11点了,洗漱之后,他就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常顺吃过早饭就离开了YP区。

常志武中午到,他回到了MH区。

之后准备了六样物品:

一块和田籽料玉佩、一枚羊脂白玉平安扣、一枚大花钱、一条“大黄鱼”、一块“十两银元宝”,一个青花小罐。

和田籽料玉佩是清朝时期的,镂空雕刻着龙凤图案。

羊脂白玉平安扣,年份民国时期。

花钱为“天官赐福、指日高升”大花钱,清朝时期。

“大黄鱼”,金条,这个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铸造。

十两银元宝,明朝。

青花小罐是清朝时期的“福禄寿三星人物罐”,柚子大小,民窑精品。

这个是他以前专门留存的。

准备的这六样物品,其中和田籽料玉佩、羊脂白玉平安扣、“大黄鱼”是他在一家拆迁户的老房子里面发现的。

当初这家搬迁户,有两个人拿着机器还把他们家里祖宅地面完完整整的探测扫荡了一遍。

只不过他们忽略了墙面、木地板以及旧衣服里面藏着的物品。

差不多12点的时候,常志武到了,他早上出发的很早。

常顺也没跟他在外面见面,而是直接让他来到了家里。

午饭也是在家吃的。

“武哥!现在可以透露一下你突然要买东西是为了啥吧?”

饭后私底下看货之前,常顺笑着问他道。

现在只有他们两人单独聚在一起。

“我娘舅这次遇到了一次升迁的机会,想买两样物品走走关系。

以前过年一起吃饭,他听我爷爷还有我爸说起过你的情况!

前几天又单独向我问起了你的情况!”

堂哥也笑着回道。

这样一说,他瞬间就明白了。

自己收古玩、了解、懂收藏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

常志武的娘舅要升迁可是好事,应该很顺利,毕竟前世就是那样。

升迁了,对于他来说,以后也只有好处。

另外这年头就是那样,不走关系,一毛不拔就想升官发财,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一定的付出,想获得相应的好处,那基本上也是不可能。

“那我可要提前恭喜了!我相信你的娘舅一定能够一帆风顺、官运亨通!”

他又笑着道。

“希望那样吧!好了,不多说了,我看看你准备的东西。”

“行!”

随后,他就把准备的6样物品拿了出来。

还一样样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阿顺,我就要这个天官赐福、指日高升花钱以及这枚羊脂白玉的平安扣。

另外这样的花钱,你那里还有吗?我想再买一枚送给我娘舅!”

仔细对比,考虑之后,常志武说道。

没有要“大黄鱼”、“银元宝”、那个太显眼并不好。

“有!我一会儿再拿一枚过来。”

关于“天官赐福、指日高升”花钱,在寻宝中遇见,他都单独选了出来,这几年手里留下来的有4枚,老家房子镇宅,瓦片里面还藏着一枚。

那枚是购买邻居哑巴薛宗凯的。

“好的,那就这些了,三样你说说多少钱?”

“你直接拿走就行了!以后我很大可能还要仰仗你娘舅呢!”

常顺再次笑着说道。

“直接拿走可不行,你还是说说多少钱,就说个最优惠的价格!”

………………

在常志武的坚持下,他最终只要了一个“成本价”。

平安扣,他说的价格并不高。

常顺清楚,往后几年,随着市场的炒作,羊脂白玉可是克价几万的物品。

但只要能帮到他们,那也是值得的。

有舍才有得,等他娘舅真的高升了,他跟着常志武,也能做一些事情、发些财,肯定比现在的优惠价值高太多。

等他去拿了一枚大花钱过来,常志武付了钱,又聊了一会儿,堂哥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