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虎牙,爷爷、外公、五爷爷、堂哥他们分别拿在手里看了看。

常顺看了一眼地摊上的那些野生动物的牙角骨制品,忽然间有了一种中午找家特色餐馆,吃些野味儿的想法。

毕竟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可以流通、可以吃。

不少酒店、饭店,都有野生动植物食材的供应。

那些菜市场,也有相关的野味儿售卖。

在摊位上又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其它想买的物件,他们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处地摊,常顺发现了一个绿松石材质的挂坠。

这个挂坠牌子的样式,形状不规则,表面也没有进行任何的雕刻。

绿松石,贵在材质,小件的价值在于雕刻,对于大件来说,雕刻不雕刻倒不是很重要。

这个相当于原材料的绿松石,重量大概30克左右。

依然是秦古料,有铁线,瓷度高、品质好!

他花了100块钱把它买了下来。

京城这种大城市,自然有收购绿松石原矿石的地方。

因为行情的原因,这石头并没有打开市场,整体价格在这个年代,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之前他收购的价格。

甚至有些地方,还要更低一些。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到了以售卖纸类物品为主的区域。

这里有很多旧书、字画。

看着一些旧书,以他的经历猜测,大多数同样是从拆迁区或者废旧回收站选购过来的。

假如自己现在到京城开展业务,同样能够赚钱。

京城的文化底蕴,非沪市或者其它城市能够相比。

不过还是像之前想到过的那样,自己对这里不熟,钱永远挣不完,还是在熟悉的地方赚钱心里更踏实。

“这么多的书,无论是哪个人,一辈子或者几辈子都看不完啊!”

逛着的时候,五爷爷有感而发。

除了纯粹的地摊,还有一间间的门面房,那里面货架上储存的旧书更多。

“是啊!不过跟我没关系,我大字不识几个!只能羡慕那些有学问的人。”

爷爷随口说道。

“我也是!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学问的人才能当官,有学问的人才能研发科技!”

外公说道。

“有文化当然好,但也不可能人人当官,不然那些地谁种、房子谁盖、装修的活谁干、大街谁去扫…………”

常顺笑着道。

“阿顺说的对!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但万一那条路走不通,也只能走其它路。

要是其它路走得好,快速合法的赚到了钱,也能提前养老。”

五爷爷又笑着说道。

“圣旨!有人要吗?”

他的话刚说完,前面一处地摊传来了一个男人大声喊话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名年龄40岁左右,中等身高但长得很胖,挺着一个大肚子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卷织锦正在吆喝着。

听见这声呼喊,周围有不少人也都看了过去。

很快就有人向着那处摊位走去。

常顺他们离得比较近。

出于好奇,外公、爷爷、五爷爷同样向着那边走去,他跟常志武二人也跟了过去。

对于“圣旨”这种道具,他在各种地摊上见过不少。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一样真品。

随便想想都能明白,如果你家有一份皇帝颁发的真正的圣旨,你会像萝卜白菜一样随随便便的就把它丢在地上让别人看吗?

答案是不可能。

至少他自己不会那样。

“丁胖子,你那圣旨真的假的?我在地摊上还没看到过有人售卖真圣旨的!”

他旁边摊位一名跟他年龄看着差不多的男人随口说道。

这人也算是实话实说,比较客观。

“当然是真的!不过很可惜,我这圣旨只有一部分!”

被称呼为丁胖子的人十分肯定的说道。

“只有一部分吗?展开我们看看!”

人群中,一名有老年斑,皮肤比较粗糙,年龄看上去大概五十多岁的男人对摊主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其他人的附和。

丁胖子也没耽搁,直接把“圣旨”展开了。

然后放到了他的地摊旧书上。

在他展开的过程中,常顺已经跟着观察了一遍。

只见这张圣旨,面上的文字都是满文。

没有看见汉字。

另外它好像被烧过,只剩下了一部分,是残缺的。

“丁胖子,这就是你说的圣旨?就算是真的,看上去也没啥价值,估计这年头没几人能认识这上面的字!”

他旁边摊位那名摊主看了一会儿,又说道。

“是啊!残的很厉害,要是上面是汉字,价值会大很多。”

有人跟着说道。

“有没有行家,先看看这东西对不对?”

“满文都不完整!”

“从织锦样式、颜色看,是老的!”

“不好说!这东西现在做假的多,完整的假货不好卖,弄成残件别人更容易相信!”

………………

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常顺上手过很多字画,包括一些有年份的老画。

从纸张表面反应的情况来看,这“圣旨”看着确实是老的。

但也不排除老仿老的可能。

“我已经找别人看过,人家说圣旨是真的,没有问题!”

周围的人还在谈论,丁胖子突然间又说了一句。

这里没有真正的专家。

像常顺这样能够识别新老的人倒是有几人。

但谁都不能完全确定圣旨的真假。

“老板,你说说它的价格!”

终归还是有人对它产生了兴趣。

“两万!”

听了这人的问价,丁胖子毫不犹豫的说道。

“2000,要是能卖,我赌一把。”

问价那人直接举起了大刀,砍掉了位数一个零。

“不卖!我是真拿给别人鉴定过,说的就是真品。”

摊主语气比较坚定。

“不卖那就算了,我也不要了。

2000块钱买书看,我能买几百本!比这一张不认识的满文、也不知道真假的残件可好多了!”

那人说完也不在这里继续看热闹。

其他人,也有一些不打算耽误时间选择离开的。

“3000卖不卖?”

“4000!”

“5000!”

随着另外几人的问价,价格被抬到了5000元。

丁胖子依然不打算出售。

价格到了5000已经没人继续往上加价。

毕竟就像之前那人说的那样,有花几千块钱买这不知真假、残掉的、又看不懂文字内容的“圣旨”,真的比不上购买其它的旧书划算。

那些觉得买不到的人慢慢都离开了。

常顺虽然感兴趣,但他肯定也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