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离开之后,常顺把“猪宝”拿起来也看了起来。

它的表面虽然有毛,但捏着依然比较坚硬,怎么说也是动物体内的“结石”。

按照之前摊主的说法,这“药材”可以宁心安神、清热解毒、平衡阴阳、补元气。

突然间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种此物为“妖兽内丹”的想法。

摇了摇头,常顺不再多想。

“小伙子,我看你刚才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了,你也知道这东西是啥,有没有兴趣买下来?”

正当他准备把它放下时,摊主跟他打着招呼道。

虽然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猪宝”,但这地摊货,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能够确定是假货。

“我手里钱不多,就几十块钱!”

他笑着回了对方一句。

一旦没钱,人家自然不会跟你做生意。

果然,听到这话,老板就没有再跟他说啥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现实。

“老板,你这件物品多少钱?”

把“猪宝”放下,常顺把一个葫芦制作的看上去很奇特的东西又拿了起来,问价道。

这是他之前就看见了的。

葫芦梨子形,柚子大小,很厚实,上方穿了两个孔,用一条麻绳串着。

距离穿孔的地方大概六七公分的位置,开了一个直径约3公分左右的圆孔。

一个木塞刚好堵住了这个圆孔。

“这个20元,不还价。”

摊主想了想,对他说道。

毕竟刚才他听常顺说了他的手里还有几十块钱。

“行!那就20,我要了!你能跟我说说它是干嘛用的吗?”

拿出钱包付钱时,常顺随口又问道。

“我也不知道它是干嘛用的,不过听一些人说是装种子用的,比如说芝麻种子、各种瓜果种子、蔬菜种子等。

把那些种子装在里面,然后挂在墙上就能够防鼠、防虫、防潮。

另外也有人说是存钱罐,制作出来给小孩装钱玩的。

具体是干嘛用的,只有当年使用的人清楚。”

摊主回道。

对方这样说,他大概也明白了其用途。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民俗收藏品的一个类别。

葫芦常顺刚才看了,从包浆来讲,年份至少有五六十年,很可能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

买这个,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

相反,它很普通。

不过在看见这个普通的物件时,他却想到了很多。

玩收藏,并不一定就要玩那些“高货”,动不动多少万那种。

普通的也很好,投入不大,物美价廉,只要特别、喜欢就行。

付了钱,在他的摊位上没有看见其它奇特或者升值空间大的物件,常顺就离开了。

接下来又是连着的几处售卖假货、工艺品的摊位,他只是简单扫了几眼就没有多看了。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我给你500咋样?”

当走到一处以售卖纸类物品为主的地摊时,一个年龄40多岁、戴着棒球帽的男人说话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此时,这人的手里拿着一幅装过裱的“画”。

常顺看了一眼那画,好像也不是画,似乎是拓片。

拓片拓的是青龙、仙人、祥云图案。

画是横着拓的,应该是出自一块大的画像石。

这种图案,一看就是汉朝或者之前的风格,古色古香,让外行人看上一眼就觉得很有档次。

常顺的视力很好,离得不远,第一眼就看出来这画拓的年份不久,是原拓。

在这个年代,玩拓片的人还不多。

一些稀少、高档藏品的原拓,价格是很高的。

原拓不同于印刷品,印刷品,可以无限印刷,但是原拓却不一样,因为需要精力、花费手工,价值高了很多。

这个就像找某个人亲自画一幅画跟用他画的画去印刷,两者之间的概念本就不一样。

相对于画,常顺自己反倒是更喜欢那种不同颜色、古色古香的拓片原拓。

如果以后有机会,他会挂一些喜欢的原拓拓片放在家里提高生活的品味儿。

“500不行,我这个可是比较稀少的品种,真正汉代石刻的拓片。

另外它也不是谁都能够拓的,据说拓出来的数量不多,原件是在某博物馆馆藏起来了。

这个卖掉了我也就没有了,800,低于这个价格我不出售,人家随便一幅书法都要几千或者上万呢。”

对于40多岁男人说的价格,摊主、一名年龄差不多60岁左右的男人并不同意,语气很坚决。

“老板,你这里还有其它拓片吗?”

这时,又有一名年龄50多岁的男人问道,在问话时,还看向了40多岁男人手里拿着的那幅“画”。

“还有两幅!”

摊主看了那人一眼,回了一句。

“800你要不要,不要的话放下我卖给别人!”

紧接着,他又对戴着棒球帽的男人说道。

“行吧!那就800,我要了!”

略微考虑了片刻,40多岁的男人同意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或许他是真的怕拓片被别人抢走了。

如果遇到了喜欢的物件,价格也不算太贵,你放手了,肯定会有别人接手。

商量好,两人很快完成了交易。

“老板,把你另外两张拓片拿出来我看看!”

之前问话的50多岁的男人又说道。

刚才听这人跟他一起过来的另外一名年龄相仿的男人聊天,他说自己还是第一次看见拓片原拓这种艺术品。

普通人,说实话,接触精美拓片的还真不多。

对方这样说,摊主就把那两幅拓片拿了出来。

一幅拓的是文字,另一幅拓的是佛像。

文字看上去是某石碑上的内容。

佛像是一个站立像,脚踏莲花。

这两幅都没有装裱。

另外它们原物的年份也不是太久。

看了一会儿,50多岁的男人又询问了价格,最后这两幅拓片,一共150块钱。

比之前的那幅要便宜了太多。

其实拓片这种物品,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价格差别确实很大。

就拿清朝跟战汉时期的相比,通常战汉时期的价格会高很多。

清朝、民国时期的普通拓片,一张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但战汉时期,可能要几百甚至过千。

拓片没有装裱,50多岁的男人买回去后,肯定会找人帮忙进行装裱。

字画装裱、不装裱,看着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这跟“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是同样的道理。

摊面上摆放出来的其它书法、字画,常顺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啥特别的就离开了。

一般的普通书画类物品,拆迁区很多,价值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