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整理、寻找,旧书里面的连环画、红宝塑本、绘画画册、特殊年代或者之前的杂志、摄影画册、选集等。

常顺看见了,让大家都选了出来。

一些书里夹杂着的有少量的粮票、油票、布票、老车票、烟标、奖状、毕业证等,他也单独收集了起来。

“常老板,以后你的店铺开到这里,我要是想看书,就方便了。”

大概11点,一名年龄30岁左右,长相普通,但看上去颇有气质的女人走了进来,跟他打着招呼道。

这女人在他的店铺旁边,是开玩具店的,姓何。

不过她的门店没有常顺的大,只有一层,面积大概50平米左右。

这年头包括以后,开玩具店,如果经营的好,也是很赚钱的。

之前常顺装修,她偶尔也会过来看看,所以就认识了。

“你说的对!是很方便,看看有没有想看的书,现在就可以选几本!”

常顺回过头跟她也打了招呼。

“我过来就是这样想的!”

说着,她也没有客气,在放着旧书的书柜上查看了起来。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她就选好了几本小说。

不论是哪个年代,看小说的成年人都是很多的。

“你说我以后要是长期看书,能不能在你这边租书看?”

把书拿到常顺面前时,何女士说道。

这个年代,那些长期看书的人,都选择租书。

而不少的书店,也都提供租书业务,只要租书的人提供押金就行。

相对于出售旧书,租书的利润反而更大。

毕竟一套书可以一直出租。

不过常顺为了简单,通常是直接售卖。

“一般情况,我们不出租,但你既然是邻居,长期看的话,租给你也行!”

想了想,他觉得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远亲不如近邻,两人开的店不一样,没有利益冲突,以后在这边遇到事,说不定也能相互帮助一下。

“这么说我可是沾光了!

我以前在别的地方租书看,都是办的会员,要不等你营业了,我也办会员怎样?”

何女士再次说道。

“没问题!”

“那行,就这样说,你看下这几本书押多少钱,租金多少?”

“你先拿回去看…………”

常顺不打算现在就找她收钱,但对方硬是留下了20块钱给他。

何女士离开不久,又有一人走进了店铺里。

这人穿着一身灰色唐装外套,年龄看上去不小,至少有80岁,头发胡子都白了,但眼中有精光闪烁。

进来时步履稳健,一看身体就很好。

“这是准备开业还没有营业吗?”

老者进门看了看,对着他们问了一句。

“是的!还在上货,准备后天1号正式营业。”

常顺站起身,回应道。

一个男人到了八十岁以上的年龄,还有这样好的身体、精神状态,说实话,他是很羡慕的。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他活到了这个岁数,希望也能这样。

“我是看见门口挂着的牌子,写的“旧书店”几个字才进来的。

你的这些旧书里面或者说以前弄到的旧书,有特殊年代之前的医书或者武术方面的书籍吗?

年份越早越好。”

对方继续说道,话语清晰,满口牙齿健在。

这点也不像其他很多年龄大了的人,因为牙齿脱落,口齿不清。

说到这,常顺瞬间又一次的想到:

“往后发展,科技越是发达,那些新出版的书,改版的越多。

特别是医书、武术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已经不是古文所记录的样子了。

很多好的医药方,被修改后,不复原样。

如果想深入研究、学习,只有找到真正到代的古籍,才有意义。

当然,这里说的是中医。

科技的发展,西医代替了中医的地位。

但以常顺自己的观点,中医一样很好,特别是里面的养生理念——人体是一个整体,此处出了问题,可能是别处原因引起的。

而西医是哪里出了问题治疗哪里。

中医比较宏观,西医很微观。”

经营旧书,以后遇到一些医书、武术、风水、相术等方面的古籍,他觉得完全可以自己留着收藏。

老者这样问,他又记起了自己手里收藏的那套银针以及两本关于针灸方面的古书。

“有是有,不过不在这里,另外那样的书,我也是自己收藏,并不打算售卖!”

见对方应该懂养生之道,或许就是学医的,他想了想,才透露自己有书的事。

“你也搞收藏?”

对方看着他,有些诧异。

“是啊!收藏。

不过我资金有限,只是收藏一些比较普通的东西,那些价值大的,我没那个实力购买。”

常顺对他笑了笑。

“看似普通的东西,里面也未必没有好东西,那些价格高的未必就是好东西。

什么官窑,无非只是高级一点的瓷器。

真正的好东西,是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真正好处的东西。

比如说治病救人的良方,能够增强人民体质的锻炼方法!”

老者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

这话没毛病,常顺自己有时也是那样认为。

官窑、高档瓷器、包括其它的玉石类物品等,属于奢侈品,是有钱人的玩物,对老百姓而言,没半点作用。

如果说有作用,那就是哪天运气好,发现了一个,卖给了有钱人,得到了一些“扶贫款”。

其实这也是在目前这个信息物流还不够发达的年代,那些古籍不好购买。

如果是后世,收藏方面的网站多,在网上淘旧书,可供选择的有很多。

“你说的有道理!我这里的旧书还是比较多的,后天开业、或者明天下午,你可以再过来看看,说不定能选到有用的书籍。”

“你刚才说的有我想要的、但是又不打算售卖的书,是啥书?啥年代?”

没有接他说的话题,老者又打听道。

“是针灸,清朝时期。”

常顺也没隐瞒。

“针灸、清朝时期吗,那算是比较稀少的了。

你不出售也没人勉强,要是方便,可以带过来我看看。

当然,我也不白看你的书,到时候可以送东西给你。”

老者再次说道。

“看看倒是没有问题,能问下你以前是做啥工作的吗?”

常顺也打听道。

“我是中医,住在附近,见这边多了一家旧书店有些好奇,过来看看,也想碰碰运气,看下能不能找到一两本有用的古籍。

其实我家里收藏的也有一些。”

老者同样没隐瞒。

“难怪你的身体、精神状态看上去这样好,原来是老中医啊!”

张翠芬转过头看了看他。

老者只是扫了她一眼,并未说话。

常顺跟他说了明天下午带过来,两人又简单聊了几句,老者就离开了。

看了下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半,他就喊上大家出门、锁好门去了距离书店不到100米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