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几句,田斌就去了渣土车倒土的位置。

常顺组装好金属探测器,也去了那边。

可能倒过来的渣土里,各种废铁比较少,来这里捡铁的人并不多。

除了他俩,另外只有一人。

其他专业捡铁的人,都去有桩土或者有砖渣那样铁多的土场捡铁了。

这人也是刚刚到,坐在三轮车上抽烟,还没正式开工。

找了一处距离推土机推土位置较远的渣土堆,常顺打算进行地毯式扫描。

刚走到那边,探测完一处渣土堆,用头灯照射第二堆渣土时。

他发现这堆土的土面黑乎乎的,表面有陶片、瓷片、骨头碎片以及少量的古砖块。

另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完整的陶瓷碗。

泥土里面隐约间有血腥味儿。

特别是头灯照射到砖块时,能看见那种暗红色。

很多出土的玉器,铜器、陶瓷制品,就有这样的沁色。

以他的寻宝经验,这必定是挖到了坟墓。

因为只有坟墓,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没有急着探测,他先在土堆处整体寻找了一遍。

除了刚才看见的“瓷碗”,他又找到了两个同样的“瓷碗”,一个盘子,一个绿釉小香炉。

“瓷碗”并非碗,而是茶盏,它们的口径约11公分,高度约8公分。

茶盏黑色,表面有兔毫纹饰,是建窑瓷器。

这种茶盏,常顺以前遇见过。

后来还专门了解过,说是“建窑兔毫盏”。

关于兔毫盏,如果能到宋代,品质好的真品瓷器,价格都不便宜。

这堆土里面的瓷器,一看就是高古瓷,年份估计就是宋代。

三个茶盏,样式、大小是一样的,只有一个完整,其它两个,都有残缺。

盘子是青瓷盘,完整器,直径约13公分,表面没有纹饰图案。

绿釉小香炉,三足,形状似“鼎”,高度约9公分,最大直径约10公分。

香炉的一个底足以及顶口位置有些残缺。

捡到它们时,除了盘子,其它几样,器物内部都填满了泥土。

常顺并没有急着把土倒出来,而是把它们直接用报纸包好,都放在了背包里。

放好物品,他又在土堆面上扫荡了起来。

这次的扫荡,不为别的,他是把其它那些高古瓷片,特别是“兔毫盏”瓷片都收集了起来。

这样的瓷片,能够到“宋”的,都有人收藏,以后放到市场上,比一般的青花瓷瓷片标本要值钱很多。

扫荡完,常顺拿起了探测器,开始在这处土堆扫描着。

很快,机器就感应到了信号。

信号很强烈,范围也大,但他还是没有急着挖掘。

把机器移动到其它位置,常顺继续扫荡着。

等探测完整个渣土堆,他一共发现了6处信号强烈、范围大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些信号较弱,但是比较密集的区域。

这情况,更加证明了他的猜测,这是挖到了坟墓,并且挖到的是“大户人家”的坟墓。

或者说是大户人家因为某种原因,为家族的某人厚葬的坟墓。

古人的陪葬、厚葬风俗,让那些有钱人,生前风光,死后一样“风光”。

而这种“风光”,留下的财富,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条件下,又因为某些“机缘”,造福了一些有缘人。

知道了土堆的情况,看了一眼远处的推土机,他争分夺秒的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

常顺是从探测到的最后一件信号强烈、范围也大的物品开始挖的。

等挖出来后,他发现是一个铜镜。

铜镜葵花形,直径约18公分,面上布满锈迹。

清理了一下表面的泥土,在灯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镜子里面有个边框,写有“湖州……”等文字内容。

很显然,这是一个宋代的“湖州镜”。

没有多耽误时间,常顺把它用报纸包好,又放到了背包里。

接下来,在机器的扫描下,他把剩下的5个大件物品找了出来。

这5样物品,一个铜油灯,一个铜壶,一个铜碗,一个铜勺,一个铜瓶。

铜油灯叶子形,长约10公分,最大宽度约6公分,比较厚实,重约半斤。

铜壶是一把“铜执壶”,高度约15公分,药罐形,顶口很大,有一个鸟嘴形壶嘴。

壶的面上还有花卉图案。

铜碗喇叭花形,碗口直径约13公分,高度约10公分,素面没有纹饰。

铜勺很特别,勺子的头部不是普通的圆形,而是葫芦形,成年人半个掌心大小,勺柄弯曲,末端竹节形。

铜瓶是蒜头瓶,表面没有纹饰图案,高约20公分,蒜头最大直径约8公分。

在他挖掘6样物品时,捡铁的师傅以及田斌都转过来看了会儿。

不过在他俩来了后,他就换了方向,只是挖出了其它的小件物品。

比如说泥土里面藏着的钱币。

坟墓,一般都会有铜钱。

他挖出来的,是“淳熙元宝”、“建炎通宝”,都是普通钱币。

这些,刚好也是宋钱。

等两人走远,他才继续挖掘(大件)。

这种保密的事情,对自己好,对他们也好。

毕竟从多方面考虑,除了自己,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更好。

把几样物品也都放到背包后,推土机差不多就快推到他这堆渣土的位置了。

找了个小件物品密集的区域,常顺在又找出37枚铜钱后,推土机就来到了他这边的渣土堆。

期间在用小洋镐挖土寻找物品时,他又发现了一些古瓷片。

这些古瓷片,同样都是高古瓷,他把它们都捡了起来。

另外在渣土里,也找到了一个“钉子”形物品。

估计就是棺材钉。

把背包拿着,常顺没有急着去停车的位置。

在推土机推开土堆的泥土后,他又把推开了的土层表面的物品扫荡了一遍。

等寻找完,他又找到了几个建窑茶盏,几个青瓷碗,一个小陶瓷罐以及一些高古瓷片。

建窑茶盏,没有完整的,基本上都有豁口、裂纹之类的残缺。

青瓷碗,里面有一个完整的,不过是粗瓷碗,价值不大。

小陶瓷罐形状像个坛子,黑釉,高度约15公分,看上去比较精致。

高古瓷片,特别是建窑的兔毫盏,看到了,他就没有放过。

这个也算是随缘遇见,之前在各个土场寻找,见到的并不多。

等寻找完推土机推开的这处土堆,常顺就背着背包,带上其它物品返回了面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