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天不应 >  第440章 法慧的心愿

阿水将闻潮生扶回了青灯寺,帮他除去鞋袜睡下,自己则盘坐于床前,很快意识便犹如山外清风沉浸进入了小瀛洲中。

这里的一切都很美,但就是缺少了人的生气。

先前闻潮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遇见北海道人,而今阿水似乎运气也不比闻潮生好上多少。

他们无法在小瀛洲中一直留存,阿水在小瀛洲中等待了足足一夜,直至精神抵达了阈值,终是被一股神秘力量驱离此地,等待下一次的进入。

朝阳微生,在尘埃中有了形状的阳光驱褪薄雾,慈心早早送来了吃食,竹皮编制的托盘内放着一大块腐乳,两碗热腾腾的豆浆,以及两碗白粥。

二人吃着早餐的时候,闻潮生对阿水说道:

“我答应过法慧,学会「并蒂莲」后,要去一次西海之畔,与弥勒大佛还愿,趁着这些日子我状态还不错,我想去那里看看。”

阿水用竹筷碾碎一点腐乳,搅在了碗中,想了想回道:

“那我今日先去最近的镇子上购置一些路上需要用到的东西,明日咱们出发。”

闻潮生:

“好。”

他精神状态不错的时候,还是会运行「不老泉」来滋养一下自己这残破不堪的身体,虽然效果微渺,但总好过没有,阿水吃完饭后便嘱托闻潮生别一个人进山,她则带着银子、牵上马儿去了镇上购置一些物品。

闻潮生在寺庙里闲逛了几圈,这庙内一共就八名僧人,年过花甲的有一名,正在炊事房做饭,年轻力壮的则是打扫寺庙,或挑水劈柴,他们有点修为,皆不算很深,除了法慧与青灯大师,最高仅有二境。

闻潮生走走停停,后来逛的累了,他便来到了石佛殿内,坐在了一旁的垫子上,静静听着法慧念经,心里也时不时跟着念几句,说来甚是古怪,这些经文他在翠竹峰自己背诵吟念之时未解心中烦乏丝毫,此刻坐于佛殿内听法慧诵经,心绪却很快便安稳宁静,甚至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已经到了傍晚太阳落山之时,这一觉闻潮生实在是睡得舒坦,不免想起齐王在齐国王宫内因年少时的梦魇缠身无法安眠,也是靠着法慧与他诵经才渐渐驱除了心魔,自己而今在这寺庙中也算是有了齐王那般的待遇。

阿水尚未回来,但不知是否是因为修行过「并蒂莲」的缘故,闻潮生一直隐隐有种感觉,便是阿水此刻已经在回山的路上,而且距离寺庙很近了。

睡了一下午,闻潮生也不饿,见佛殿已经无人,便起身离开了空空荡荡的佛殿,出门瞧着院中为红梅浇水的青灯大师,略有些抱歉地对着他道:

“方才精神困顿,竟在佛殿中睡着,若有冒犯,大师勿要责怪。”

青灯这老头儿很怪,顶着一个光头与六个戒疤,身上还穿着略显破旧的袈裟,但就是没有一点儿僧人的味儿,听闻潮生这么一说,青灯随便一挥手:

“嗨呀,屁大小事!”

“青灯寺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不打搅佛门清净,不在此地撒野,你愿意睡在殿里便天天睡在殿里,谁管你?”

“再说了,寺里那么几个僧人,哪个没在殿里睡着过的?”

青灯大师的话不少,言辞粗犷,声音洪亮,倒是让闻潮生有几分不好意思,他又见青灯大师僵滞片刻,忽地一摸自己光头,改口道:

“法慧应该没在佛殿里头睡过觉,都是他念经,别人睡……哎,总之,不重要。”

闻潮生双手合十,微微颔首。

他看着青灯大师给红梅浇水,不免又想起了吕知命家中院儿里的枇杷树,一时间有些失神,直到青灯大师将壶里的水浇完,才见他用好奇的眼神打量闻潮生:

“你这一身道蕴伤怎么落下的?”

闻潮生回神,回道:

“在齐国王都外杀了个天人。”

这句话说来想必世上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相信,只道是闻潮生在这里大放厥词,但老和尚却单手抚须,用惊奇的眼光打量闻潮生,嘴中尚有「啧啧」之声。

“你一个人?”

闻潮生回道:

“还有寺里那位与我一同的姑娘。”

青灯大师站直身子,颇为感慨道:

“难怪那位能瞧上你,真是少年英雄,天赋卓绝。”

闻潮生一怔。

“那位?哪位?”

青灯大师:

“传你剑术的那位。”

闻潮生笑了。

“我从未在寺中露出锋芒,大师眼光好生锐利,这也能够看出我会剑术。”

青灯大师转身站在闻潮生面前,缓缓掀开胸口僧袍,一道笔直的剑疤赫然印于那里。

“喏,那位吕先生留的,当年真是救了我一条命。”

“我曾亲眼看见那天通地绝的一剑,自然不会忘记。”

闻潮生瞧见老和尚胸口那道剑疤,失神片刻,便好奇询问,老和尚洋洋洒洒重提当年与吕知命有关的一些旧事,不免又扯到了「大合」之念,愤愤不平地将陈国四十八佛宗佛寺骂了个遍,出家人那谨言慎语的习惯在老和尚的身上半分没见,直至最后,他怅然地转身离去,留下了闻潮生一个人在红梅面前。

法慧的声音不知何时从闻潮生的身后传来:

“大师当年也是陈国的梵天之一,受万人景仰,而今只能蜷缩于这一隅之地为树浇水了。”

“他一生困顿于「大合」之念,想要将陈国佛门中的乱象平息,却终究失败,已成心病,而今大师修为尽废,郁气森森,但神志其实清醒,你且莫要惊怪。”

闻潮生道:

“不难想象,一人的声音太弱太小,但这份勇气真是令人惊叹。”

法慧道:

“幸得吕先生那一剑,让如今佛门其余的梵天皆不敢再对他动手,否则大师很难活到今日。”

闻潮生沉默了许久,想到了什么,对着法慧道:

“以青灯大师如今之状况,寿数应该没有多少了吧?”

法慧回道:

“二三年该是有的。”

闻潮生怔然,还想要说什么,却听法慧转口说道:

“潮生,你此去西海之畔还愿时,顺便帮我了却一桩心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