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天不应 >  第417章 当年的真相

在王城这场浩荡的大雨里,许多人都在思考。

无论是书院的院长,或是此刻坐在蟠龙宫中的齐王,又或是那名在王城不起眼小巷深处的姑娘……他们都有数不清的烦心事与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东西似乎全部杂糅摔碎进入了雨中,对着王城的夜幕不休不止地宣泄着。

杜池鱼离开了书院,又回到书院,她生平从来不说假话,但现在她要撒一个谎。

她可能会撒一个谎。

碧水笼中,闻潮生盘坐在了熟悉的位置,当院长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闻潮生说道:

“您来此地作甚?”

院长回应道:

“我来履行自己的诺言。”

“关于风城一事,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闻潮生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所以这件事情,是参天殿内的那群圣贤授意,从很早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布局,目的,就是要用这风城四十万的人命去换一个让他们可以合理的逐鹿天下的理由?”

院长:

“是。”

闻潮生问道:

“齐国少了这么多年养出来的四十万精兵,他们全不在意?”

院长如实道:

“不在意。”

“对于他们而言,逐鹿天下有没有这四十万人根本不重要,他们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一群可有可无的蝼蚁……重要的是,他们要一个可以绝对地、不疑地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的发动战争的理由。”

“四十万这个数字,足够大,足够残忍,他们是尸山、是血海、是所有人都无法轻易忽略、洗净的血孽。”

“先前你将平山王的「瑕漏」从苦海县带回王城之后,玉龙府这种权力滔天,常常与平山王不对付的组织之所以一个屁也不放,是因为这件事情……他们本来就知情。”

“可他们不敢讲,没人敢讲。”

“你能理解么?”

闻潮生盯着面前的笼子,回道:

“当然,大家都很惜命,而且做官到那样的程度,他们格外清醒,对于参天殿内的那群圣贤来讲,他们与风城那四十万因为一念之差就被舍弃的军人不会有任何差别,他们的官位爵位不会让他们看上去尊贵半分。”

“如果他们不同意,他们就会死,接着马上就会有新的傀儡上来补齐他们的位置。”

院长看了闻潮生一眼:

“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也便能明白许多事了。”

闻潮生目光轻动:

“可为什么初来书院的时候,您要说以为来这里的会是淳穹?”

“淳穹与这件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提到了这个早已经溺于苦海县的名字,院长徐徐盘坐在了闻潮生的面前,与他相对而视,温柔的面容让笼中的闻潮生有一种重新回到小阁楼的错觉。

“这件事,得追溯到很多年前了。”

“平山王这辈子心狠手辣,果决刚猛,静如渊,动如龙,为权者,无所不用其极,他做得很好……但他也是人,是人就会有心病。”

“而他这辈子的心病,一个是齐王的父亲、他的兄弟,还有一个便是淳穹的爷爷。”

碧水笼中,院长娓娓道来,将一段已经尘封了许多年的往事摊开在了闻潮生的面前。

“平山王一生善使权术,年少时更是恃强斗狠,十二岁那年便开始学着培养扶持的自己的势力,齐周王(先王)较之他更早出生,乃是嫡长子,按照那时齐国的律令与王意,齐周王必须继承王位,而平山王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能力都远胜于齐周王,后者不但宅厚软弱,还重情重义,这使得当朝的诸多大臣之中有了非议,这样的人,真的适合接替王位么?”

“如此不知从何处传开来的风声在众人之中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终是去向了二人的父亲的耳中,而二人的父亲受参天殿圣贤影响极深,将儒家的诸多道义化为了教条刻于骨血,这风声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嫡长子未来的处境,后来他暗中观察平山王,发现平山王成长得实在过快,而他的大儿齐周王一对比起来,便显得格外平庸,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平山王就是要比齐周王更适合接替他的王位……但,也正是这个念头的出现,让当初的齐王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找个机会处死平山王。”

“他绝不允许自己儿子出现「谋逆篡位」这样的污名,即便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闻潮生听着院长讲述着这段过往,问道:

“我猜,后来是齐周王救了平山王。”

院长:

“确是如此。”

“半个月后,平山王被先王挂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本来将要问斩,是齐周王以命相挟,把平山王从鬼门关活活拉了回来,而那时的齐王年岁已高,没有机会再生子了,若是齐周王真的想不开,他就得绝后,如此,他才终于渐渐平歇了处死平山王的念头。”

“事实上,二人从小关系便很好,平山王也的确没有辜负过与齐周王的这份情谊,带到齐周王离世,祸起萧墙,他得知之后,第一时间便从远方贬放的边城招兵买马而来,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下齐周王唯一一个儿子,也就是当今的齐王。”

“可惜,那场动乱来得太急、太大,背后牵扯着无数人的野心与**,平山王那时势单力薄,远不如如今,于是最终只能向参天殿圣贤求助,后来因为平山王的忠诚打动了殿内圣贤,终是有人出手,保下了齐王……”

听着院长叙述,闻潮生道:

“只怕参天殿并非受平山王的忠诚而动,我以前不知那场奇怪的朝纲动乱真相,而如今听您一说,忽然眼前云开雾散了。”

“我已是将死之人,院长不必藏着掖着,有一说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