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沁被抓个正着。

心知躲不过去。

本来还以为两人既然已经看到了古方。

那她胡编药引的事,自然会被发现。

正想着找什么借口来躲过去呢。

谁知唐豆话里的意思竟然是古方出了问题。

她心下一凛。

当即皱眉推动轮椅来到摆放古方的木龛前凝神细看。

这一看可不要紧。

看了以后,汪沁只觉得头皮一阵的发麻。

这篇古方的内容早就被抄录下来了。

实际意义已经不大。

留下来也只是为了个念想而已。

她看着后面多说来的几十个字,脸色骤然一沉。

这根本就不可能。

古方全篇100多个字。

她早就烂熟于胸。

除非是有人调换过。

否则不可能平白无故多出来几十个字。

随后,她又仔仔细细地阅读了多出来的药引内容。

心中暗叹,真是活见鬼了。

难不成这张纸在这里受的香火多了。

成精了不成?

自己给自己加了几十个字?

不信邪的她,让唐豆将装有古方的玻璃相册取出。

一张脸恨不得扎进去看。

可是左看右看,汪沁丝毫察觉不出来有哪里不对劲。

最后那几十个字,无论是字迹还是墨水的颜色,简直浑然天成。

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造假高手也不一定能在汪家眼皮子底下把古方偷走。

再者说了。

加上这一段内容的意义何在?

汪沁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让唐豆将古方重新放回木龛里。

心里虽然纳闷。

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她暗暗给唐豆递过去一个眼神。

唐豆心领神会,立马小跑着离开祠堂。

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说,无非是在一张纸上添上点字。

可往大说,就不得不让人细思极恐。

有人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出入这座汪府。

今天是改古方。

明天就有可能把祠堂给点喽。

好在祠堂的四个角都安装有摄像头。

一天24小时盯着这座对于汪沁来说意义非凡的地方。

只要不是古方自己成精。

总会露出蛛丝马迹来。

她倒要看看,是谁胆子这么大。

敢擅闯汪家祠堂,动汪家发家的古方。

杜清露在一旁看着。

她总觉得周围有什么东西在盯着她看。

背后一个劲儿的冒凉气。

而且这间祠堂的温湿度也有问题。

她是南方人。

对于北方冬天的这种干燥格外敏感。

她的嗓子一直都很不舒服。

然而当她一进到这间祠堂后。

那种不适感立马消失。

空气里的湿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体感温度接近20多度。

丝毫感觉不到冷。

可她又没在祠堂里看到任何空调的存在。

还有一点让她感觉很奇怪。

像这种全是由实木搭建的祠堂。

要是没有油漆保护。

很快就会引来各种虫吃鼠咬。

用不了几年,就会烂。

但经过杜清露的观察。

她发现这里所有的木头没有一丁点粉刷油漆或者桐油的痕迹。

全是用原封不动的木料搭建而成。

加上她进来时看到的前二三四进院的春夏秋景。

杜清露心中的疑惑更甚。

于是她将先前在三进院里摘的那颗桃子放到手心,询问汪沁原因。

汪沁挑了挑眉。

示意杜清露吃一口尝尝。

杜清露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

她摘的这颗桃子核桃般大小。

属于油桃,上面没有毛。

表皮泛着红润的油亮光泽显然已经熟透。

一口咬下去,汁水甜如蜜糖。

味道出奇的好。

汪沁笑着说:“你是不是很好奇先前看到的景象,想知道原因是吧?”

杜清露点点头。

她的确很好奇,在如此寒冷的上京。

汪府是怎么做到让距离如此之近的四个院子同时存在春夏秋冬四个景色的。

难不成汪家人在整个汪府的地下铺设了大量的地暖?

除此之外,杜清露实在想不出有别的办法,能强行造出这么奇特的景象。

汪沁笑着,从轮椅上站起身。

抬脚点了点地面说道:

“这下面其实有一座巨大的暗流温泉。”

杜清露一听,顿时倒抽了口凉气。

妈的妈我的姥姥。

这得是多大一片温泉啊。

汪家人这么暴殄天物吗?

霸占一整座温泉,却只在上面盖了个房子?

杜清露在心里暗暗比了个大拇指。

太有生活了,老铁。

她不服都不行。

如果是她肯定把这里搞成旅游景点。

现在的有钱人都注重养生。

到时候肯定能吸引来不少富商巨贾。

也幸亏她没说出来内心的真正想法。

不然肯定会受到汪沁的一通白眼。

杜家虽然在帝海有钱有势。

但在上京这种藏龙卧虎的地方。

显然是不够看的。

在真正的世家看来。

杜家不过就是个有钱的暴发户。

而汪家自百年前就已经是上京的名门望族。

他们是真的不屑用地下温泉来搞什么温泉景点来挣钱。

因为他们不需要。

对于汪家来说,这块风水宝地的价值远比开发一个温泉景点要好得多。

常年居住在上面,对人的身体有莫大的好处。

这可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想当初老佛爷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紫禁城不住。

非要花费巨量的人力财力,去修建颐和园?

无非是想住舒服些。

当人在金钱和权力都到达一定顶峰后。

就开始怕死,想谋长生。

就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逃脱不了。

一代帝王尚且如此。

更何况下面的这群人。

汪沁还告诉杜清露。

当年她的先祖之所以选到这块风水宝地地。

全受画像上的那位道人指点。

说着,她指了指悬于木龛上方的那幅古画。

杜清露早就看过了。

她是真觉得画上这个人,长得跟小道士一模一样。

心中难免好奇,

于是她问汪沁,这位道人没有留下个名号。

汪沁点点头,指引杜清露看向画像旁的三个字。

杜清露眯起眼。

仔细分辨后念出了那三个小字。

张了道。

同一时间。

位于汪府西南方向五百里地。

上京环龙山境内的一座道观之中。

正在喝茶的小道士突然像是心生感应。

放下茶杯,朝东北方向扭头看去。

“怎么了?师兄?”

和小道士对坐的。

是一位身穿纯白色丝质道袍的绝艳佳人。

她相貌出众。

明眸皓齿,肤若凝脂。

唇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一头瀑布也似的青丝。

被她随意披散在肩头。

只用一根白玉簪子随意扎着。

眉间一点朱砂红。

正是这一点朱砂。

使得她整个人的气质看上去清尘脱俗。

好似九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玄女。

小道士回过头,将茶盏置于紫檀木的桌上,淡淡回道:

“有些东西放外面时间长了,是时候该收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