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前文书正说到,北辽军的副帅拓跋昊率领麾下十五万精锐人马离开了灵越城,直奔龙虎关而来,他想着率领兵马早日到达龙虎关好解救大帅石磊。
由于心里头着急,拓跋昊一出城便下令三军急行军前进,务必要早日抵达龙虎关好稳住局面。
但拓跋昊关顾着着急,却忘记了大军不光人数众多,而且还带着大量的粮草,行动十分不便,又不好丢了军粮轻装前行。
也正因为如此,十余万北辽军的将士们,想着快速前行,但奈何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他们如何加快行军速度,始终无法急行军赶奔龙虎关。
拓跋昊率领一众人马走了一阵,整个人也逐渐清醒了过来,再度恢复了冷静。他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么多的粮草辎重,大军无论如何也走不快。
若是照着这样下去,等大军到了龙虎关只怕是一切都晚了。到时若大帅真出了什么意外,后悔也都来不及了。
拓跋昊心里头这样想着,略微思索了片刻,当即下令将大军分为几路,依次而行。自己则亲自带领着前锋和中军一共五万精锐铁骑,先行一步赶奔龙虎关前去解围。
军令如山,一众北辽军将士纷纷依令而行,不多时,十五万北辽大军迅速分为了几路。
待得一众人马都分好了队伍之后,拓跋昊一马当先,率领手下的五万精锐铁骑,浩浩荡荡直奔龙虎关杀去。五万大军纵马齐奔,远远看去就好像一阵黑云卷地一般,显得颇有气势。
就这样,拓跋昊率领麾下的五万精锐骑兵一路急行,日夜兼程往龙虎关的方向赶路。众人的心里头都清楚,如今大帅被困龙虎关,十分危急,他们若是能早到一日,大帅和一众同袍便可少一分危险。
因此,五万辽军将士,纷纷快马加鞭,打马如飞直奔龙虎关赶去。而这五万人马乃是拓跋昊手下最为能打敢战的精锐人马。,而且这五万人骑着的都是草原快马,脚程比起一般的骑兵足足快了能有两倍。
马好,再加上心中着急,因此一众辽军一个个都跑得飞快。不多时,几人便来到了一个岔路口方向。
拓跋昊略微一思索,当即下令让手下的一众军卒掉转马头,往旁边这么一拐,顺着这个岔路口走了下去。
拓跋昊率军又走了一阵,大军离着龙虎关是越来越近。但拓跋昊并未因此感到轻松,反而越发紧绷了起来。
这位北辽大帅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一个不留神出了什么问题。
这一天,拓跋昊率领麾下一众人马来到了一座险峻的大山前,此山好似一头卧着的猛虎一般,名唤卧虎山。过了此山,离着龙虎关就不太远了。
拓跋昊率领手下人马来到大山前,见这座山如此险峻,不由得倒吸口冷气,立刻下令让流星探马往后传令,让后续的几路人马过山时务必万分小心,切不可大意。
待得流星探马走了之后,拓跋昊把掌中的那对镔铁狼牙棒在空中一举,代替军令:“弟兄们,且随本帅,速速过山!”
说着,再看拓跋昊催动胯下的那匹乌龙驹,紧握手中的一对狼牙棒,一马当先,过了山口,进了卧虎山。
那五万北辽铁骑一看自家副帅 已然进了山,也纷纷紧握手中的刀枪,催动战马陆续冲进了卧虎山当中。
等大队人马进了卧虎山以后,拓跋昊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紧张,整个人也是提高了警惕,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当即下令,让手下的一众军卒注意观察四周,防止有伏兵杀出。同时还命两翼的一众弓箭手紧握弯弓,时刻戒备以防不测,
不仅如此,拓跋昊自己也紧握着一对狼牙棒,脸色凝重,一边往前走,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出什么意外。
一众北辽军将士见副帅如此谨慎小心,都感到此事不同寻常,心中也是压力倍增,纷纷遵令,按照拓跋昊的部署快速前行,希望能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
就这样,拓跋昊率领着麾下五万骑兵,一路提心吊胆地向前走,好不容易才走出了卧虎山。不过,让拓跋昊安心的是,这一路是平安无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等到一众人马全都出了卧虎山,拓跋昊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一些。
随后,他并未过多停留,而是让探马将情况传给了后续的几路人马。待得探马走后,便率领着麾下的一众骑兵快马加鞭直奔龙虎关而去。
拓跋昊率领人马走后,没过几天,左翼和右翼的人马先后也来到了卧虎山。两路人马知道此地危险,也都提高了警惕了,小心前行。
不过所幸,两路人马过山时,都没遇到什么意外,最终都安全过山。两路人马在传递了消息后,也纷纷赶奔龙虎关去和副帅拓跋昊汇合。
接着,合后人马也赶到了卧虎山,同样是安全过山,直奔龙虎关而去。
按下那几路辽军如何赶奔龙虎关不提,单说那负责押粮运草的阿里四兄弟。
那四兄弟率领人马押运着粮草走在大军的最后面。他们自然也受到了副帅拓跋昊的警示命令。原本,他们也十分警惕。
但是随着一连串安全过山的消息传来,四兄弟渐渐放松了警惕。在他们看来,既然几路人马都能安全过山,想来那座山也没什么危险,不必太过在意。
四兄弟心里这样想着,率领人马,押着粮草来到卧虎山的山口。
兄弟四人都并未多想,把手中的兵刃一挥,率领手下人马,押着粮草车,直接就进了山。
五千辽军押着一百多辆粮草车陆续进了山,由于粮草车较为笨重,行动颇为不便,过了好一阵,大军才走到山沟一半的位置,离着另一个出口还有不少的距离。
“咚咚咚!”
一众辽军正走着,忽然就听见三声炮响是惊天动地。
一众番兵顿时被吓得一哆嗦,顿感情况不妙。
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见两边的山头上,冒出无数的军卒,个个紧握刀枪,一面面军旗迎风招展。旗上全都写着齐字。
显然,这股齐军已然在卧虎山中埋伏了多时。
阿里四兄弟和一众辽军望着两边山头上的齐军,心里头当时就一翻个儿。他们心中已然明白,今日想要安全出山已然是不可能了。
不过,一众辽军的心里头都很是纳闷,怎么前几路兵马过山时都能平安无事,偏偏到他们这一路却碰上了伏兵,当真是令人感到奇怪。
那位说了,这齐军为何会在卧虎山中埋伏,而且直到辽军运粮队来了,方才出手?
前文书说了,辽军的那名流星探马,带着拓跋昊将要出兵的消息,离开了灵越城,快马加鞭回到了龙虎关外的辽军大营,向大帅石磊禀报了一切。
石磊听了,心里头也很是高兴,传令三军坚守营盘,做好准备,只等拓跋昊的援军一到便要发起反击。
却不料这一切,被一旁的齐明给听得一清二楚。齐明得到了北辽援军的消息后,趁着夜间无人,偷偷用箭书将消息给射到了龙虎关城内。
在那龙虎关城中,大帅王胜等人很快得到了消息。
大帅王胜和众将一商议,都觉得若是让北辽援军顺利到达龙虎关外和石磊汇合,那日后的仗只怕不是很好打。
为了削弱辽军,王胜和众将一商议,决定对辽军的粮草下手。
众人心里都清楚,辽军原本就被烧了不少的粮草,如今这第二批粮草无疑有救急之效,对北辽军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
若是能把这批粮草再给毁了,那对辽军的打击不可谓不沉重。
打定了主意之后,那金臂二郎赵义主动请命,要带兵前去劫粮。
大帅王胜闻言,点头同意,让赵义带领两万精兵前去卧虎山埋伏,等辽军一到只管下手。
赵义得令,迅速领军出发,很快来到卧虎山埋伏了起来。
又过了几天,辽军的几路人马陆续赶到卧虎山,赵义率军藏在山头上,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辽军过山却并未出手。
那位说这是为何。因为赵义的心里很清楚,凭自己手中两万精锐加上地势之利,想要对辽军主力出手还是太过冒险,弄不好会损失惨重。
因此,赵义并未贪心,而是耐着性子,等啊等,一直等到阿里四兄弟率领番兵押着粮草进山,这才响炮出击,把一众番兵给堵在了山中。
欲知阿里四兄弟能否带着粮草顺利出山,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