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74章 十二月三个女人

前几天李元青还看见分析八五花时代流量的文章。

认为这批女明星更大胆走入婚姻。

在二三十岁左右就纷纷找到归宿。

虽然各有各的问题。

刘凯威太花心、吴奇龙太老、罗晋没什么名气、冯绍峰好集邮...

甚至李元青太有钱也能算问题。

万一他将来忠贞不在,变心了呢。

总体来看,她们比上一代“命好”。

不需要熬到四十岁左右,才敢考虑家庭,公布恋情。

同时又比下一代女明星国民度更高。

因为八五花撞上了家电下乡等政策。

小屏幕、互联网慢慢进入千家万户。

哪怕她们的电影之路有些不顺利,回到小银幕都是嘎嘎乱杀。

观众是真对她们很眼熟。

九零后小花就没这个好运。

仅限年轻人,甚至发展到后来仅限年轻人中某个特定群体。

没接触过这个群体的年轻人都不会认识这个女明星是谁。

这也自然奠定了八五花的商业价值,堪称近二十年女明星中,最强的一代。

反正,哪家剧组没热度了,放出个消息,杨蜜考虑出演或者赵丽莹接触过剧本。

该项目立刻受到关注,粉丝自动发帖,广告商上门问询。

这就是八五花女明星的魔力。

于是。

刘施施怀孕的消息霸榜热搜。

这就不奇怪了吧。

媒体还扒出两人过往“积极求子”的照片。

国内不好去拜,会被粉丝认出来。

所以偷偷跑去日本着名的“求子圣地”清水寺求菩萨去。

其实大伙很理解。

吴奇龙今年都五十多了。

即便外观看起来像三四十岁的男人。

可身体机能不可能不发生衰退。

再不孕育孩子。

过几年就只能像刘德华和他老婆一样,借助生育辅助技术,遭了老大罪,才怀上一个孩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

吴奇龙很骄傲的宣布,孩子已经五个月,家里所有人都很高兴。

刘施施靠着这波热度可能还在考虑产后复出该接什么戏呢。

结果她的“仙剑好闺蜜”。

杨蜜立即宣布自己离婚!

二人通过所属经纪公司嘉行传媒发布离婚声明。

声明中称,两人已于今年签署协议,和平分手。

离婚是双方彼此尊重沟通后做出的选择,今后将以亲人的身份共同照顾抚养孩子,同时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祝福彼此的未来。

刘施施想独霸热榜?

抱歉,你姐妹可见不到你好。

杨蜜离婚的消息真是传了两年多了。

两口子的粉丝每次见到二人应该同框的“温馨时刻”例如逢年过节都不在一起时,必定会向两人任何一方求证。

“你俩离了吗?”

刘凯威说没离,杨蜜直接砸粉丝手机。

反正就没个准数。

他俩的长辈都说两口子关系还行。

粉丝就在这种“心知肚明”的情况下等了两年,等来了确定消息。

这时候。

网友猜测该其他八五花出来亮个相吧。

李元青刘奕菲、唐燕罗晋...

都没动静。

舒畅能不能出来让大伙吃个瓜呢?

猜了一圈,也没有八五花跳出来当显眼包。

真正出来吸引火力的明星。

竟然是张柏芷!

她生三胎了!

嗯?

孩子的爹是谁?

完全不知道。

连无孔不入的香江狗仔也只能提出几个猜测对象,没谁敢断定孩子的爹是谁。

倒是香江狗仔挖出张柏芷早年的一些“育儿言论”。

她曾表示结婚只是为了生小孩,老公出不出轨无所谓,即使男朋友要求婚,也必须签字承诺孩子是属于她的。

“因为我最重要的就是我的小孩,我跟我的小孩在一起就oK了,他不回家也没关系。”

前夫谢停峰没有任何回应。

哪怕记者在线下堵住他,他也只是微笑点头。

“不说了。”

反正他和王妃谈着呢。

这个孩子铁定不是他的,那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整个十二月的娱乐舆论场都被这三个女人的新闻充斥。

对于电影市场。

国内影视公司都在等待。

等待好莱坞电影的热情慢慢退去。

先有《毒液》超过十五亿票房,朝着二十亿票房进发。

后有《海王》统治十二月。

首日1.5亿。

次日2.6亿。

起步又是一部二十亿级电影。

只要威势不减。

三十亿也不是没可能。

月底还有一部《蜘蛛侠》。

下个月还有《大黄蜂》和《死侍》。

可以说,这段时间就是中影放给外来引进片,消耗观影热情。

从而为春节档腾出票房空间。

毕竟明年春节档足足有八部电影公映!

挤都要挤死来。

白雪执导的《一闪一闪亮星星》本来目标当然是情人节档。

看这情况,不能再挤进去了!

退而求其次,必须要在好莱坞电影强敌环伺之间杀出一片天。

甚至,宣发工作人员脑洞大开。

给元旦档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

“跨年情人档”!

在报告里用数据证明,这一档期内,爱情片也很吃香。

这类报告,陈曦通常只会瞄一眼,不可能大书特书,天知道这些工作人员为佐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对数据进行了怎样“特定条件”下的筛选。

结论可不得和撰稿人一致嘛。

好在这部电影也不是赤手空拳上阵。

也有不少优点。

第一个就是电视剧的好口碑,积攒了不少路人缘。

和当年《来自星星的你》激发《时空恋旅人》票房套路一样。

在小银幕中凭借新颖浪漫的奇幻爱情元素以及男女主的cp火花杀出一条黑马之路,虽然没有成为大爆剧,却也颇为出圈。

正是因为陈窈和欧好的cp没有李元青和刘奕菲来的那么强烈。

所以电影和电视剧完全同名。

可不能把刚刚攒起来的粉丝给赶跑了,一点花活都别整,明明白白告诉观众,这就是电影版!

最后。

宣发在李元青的建议下。

尝试营销“仪式感”。

这个营销方案之前没试过,算是整部宣发中唯一的创新。

【1314下雪场】推出时,连宣发自己都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机械的执行大老板命令。

可当线上票务平台显示,元旦当天预售票房破六千万,元旦小长假三天预售总票房破两亿时。

连陈曦都惊了。

“仪式感营销”这么管用?

院线第一反应是,这会不会又是《后来的我们》?

青奕公司不能也买票房了吧?

陈曦没有辩解,只是花心思在电影首映上,只有实打实的票房才能证明青奕公司不需要用买票房的低劣手段操控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