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60空间,谁还不买几座四合院 >  第440章

他们到家以后,也要准备自己家的年夜饭,那可就丰富了。而且都是好吃的,下饭的,不是那种很油腻。

这可是他们提前商量过这才确定下来的,而且他还准备了一个特殊的惊喜,等到了晚上就知道了。

今天萧书允跟萧书若也来厨房帮忙,他们做事情还是很麻利的。

吃饭的时候,换上了一身喜庆的衣服,两个人就跟年画娃娃一样,看着就喜气。

萧承打算明天让他们穿上这个衣服多去拍两张照片,既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给京市的老爷子他们看。

今天吃年夜饭的时候,萧承还放起了收音机,听着收音机,烤着火,吃着饭,看着两个孩子无忧无虑吗笑容,萧承内心也很高兴。

饭后,萧承说道:“今天要给你们一个惊喜!”

两个孩子那叫一个激动,沈雨棠也期待着看向他。

其实这个是萧承从空间超市拿出来的烟花,不是那种很大的,不会让别人发觉,他们又住在这里,不用担心。

是很漂亮的图案,萧承拿出几个烟花,萧书允无师自通就明白这个是什么了。

然后萧承嘱咐了下,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些东西不能够乱弄。

萧书允点点头:“爸,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注意的,不会乱弄。”

萧承还是自己先示范了一遍,这烟花的确很漂亮,这可比这个时代的要漂亮多了,他们看着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他们后面简直玩疯了,漂亮的烟花,把他们送入了1977年。

如今有了孩子,萧承带着孩子们一起守岁,就这样萧承带着沈雨棠还有两个即将要睡过去的孩子,萧承跟沈雨棠一人抱起一个,把他们放在床上,给他们脱了衣服盖上了盖子。

然后萧承带着沈雨棠也去休息了,终于到了1977年了,萧承感叹时光真的太快了,不过身边的人还陪着自己,萧承就觉得很幸福了。

沈雨棠今天也累了,萧承也就没有弄什么了,就这样抱着沈雨棠两个人睡了。

第二天萧承很早就起来了,沈雨棠也去把两个孩子叫醒,这时候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今天起得早一年也就勤快,所以他们得把孩子叫起来。

然后给孩子们弄好发型,沈雨棠也把拜年的东西给准备好了,等别人来他们家拜年的时候,东西也就准备好了。

这几年每年来拜年的人还挺多的,这时候家里都不太富裕,他们这东西还挺好的,所以有很多人都来。

萧承也挺高兴的,以前现代的时候,过年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拜年,也没有年味了,如今在这个时代能感受年味,萧承还是挺高兴的。

沈雨棠把两个孩子给叫起来了,也给他们了一个袋子,让他们去拜年,不过去的都是熟悉的人家,其他人也不用去。

虽然家里都有吃的,两个孩子要去拜年也挺高兴的,尤其是萧书允,他去拜年还可以带着别人家的小孩一起去玩耍呢。

过了年这两个娃娃也是长了一岁了,他们刚好是年前的生日。

萧承也就由着他们去玩,过年就要开开心心的最好。

萧承他们在家里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很多小孩子都高高兴兴的来了他们家拜年。

等到了中午,这里终于安静下来了,两个孩子也回来了。

他们高高兴兴地展示了下自己今天的成果,想得到爸妈的表扬。

然后还说了一些趣事,反正今年这个年很开心。

萧承他们今天没有做很多的饭菜,因为吃不完,简单做了几个就是了。

饭后萧承给两个孩子多拍了些照片,两个孩子可臭美了,一直在展示自己。

萧承忍俊不禁,把照片拍了。

“爸爸,你教我吧,我也给你跟妈妈拍几张。”萧书允拍完了之后,立刻跑过来对自己的爸爸说道。

萧承想了想,“好,那我就教你,你可一定要学会。”

萧书允的确很聪明,一点就通,给萧承跟沈雨棠拍了好几张,后面也教会了萧书若,两个人又拍了好些照片。

过了年之后,公社里很快又被一个消息给震惊了,就是之前说的回城名额的事情定了,他们已经准备回城了。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人都盼着这个机会呢,结果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关于高考的事情,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大家都不知道,眼前这个梦想也破灭了,这些知青们心情都不好。

萧承倒是还好,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李岩也因为之前问过萧承,他也没有多么的气馁,更加认真地看书了。

知青院也沉寂下来了,该去地里上工的,也去地里上工了,不然年底又分不到粮食,去年就差点饿肚子了。

也有些人不甘心的,还是在看书,但是被别人说成傻子。

“都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用处,读书又能怎么样!”这是一个下乡比较早的知青,他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不过这些都是不关萧承的事。

萧承与沈雨棠还在认真看书,同时也让萧书允跟萧书若学习更深的知识,沈雨棠现在上班的时间也不长,可以二者兼顾。

萧承偶尔也接几个蒋处长那边的单子,赚一点小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当然也会有一些小插曲。

就是上一次让他让出回城名额的那个人,知道了他没有回城,还来他这里专门讽刺了一番。

萧承也不客气直接又把他打了一顿,后面才问了李岩,这个人叫谢珂。

“他也是个奇葩,在知青院的人都不喜欢他,他天天好像在看书,也没看他看进去过,也不喜欢去跟别人交往,反正得罪了很多的人。”李岩对这个人也不是很喜欢。

萧承听了就明白了,也不在意,这样的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就这样平静生活一直到了六月,沈父那边写信过来,说是有一个姓郑的教授去联系他了,萧承一下就想起了这就是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