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60空间,谁还不买几座四合院 >  第419章 一笔值得的投资

江书记赶紧说道:“您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就这样这件事情完美解决了,从曹县长那里出来,江书记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们这一次成功了,当然最应该感激的就是萧承。

他对萧承说道:“萧知青,真的很感谢你。”

这个叶政军也说道:“谢谢你萧知青。”

“那你可就要好好干。”萧承说道,“我可是希望我们红旗公社的粮仓越来越鼓,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把握!”

“有,我有!”叶政军如今信心满满。

就这样他们回到了家里,没有几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公社,不过当然也有人反对。

“听说没有,我们这一季度的作物都要用那个叶知青的新方法去种植,说是有县里还提供支持,可是人家才那么年轻,这真的能行吗?”有些村民是不敢赌的,他们怕最终什么都收不上来。

“可是好像这一季度他种的作物产量增产了呢!”有人这样说道。

立马有人反驳:“这才多大的一块地,现在可是全公社的地,万一没有处理好那怎么办?”

反正很多人议论纷纷,萧承自然也听到了。

王婶来找沈雨棠聊天也说到了这个事情,“要我说,也是要试一试,如今这一季度的粮食大丰收了,我们也有底气试一试,万一试成功了,那可就是大丰收,过年也能够过得更好了。”

当然这个是王婶的个人想法。

沈雨棠也说道:“我也觉得可以试一试。”

不过最终还是有很多人害怕,于是江书记只能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一半交给叶政军管理,剩下的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

这样大家都没有话说了,最后都答应了。

“我倒是要看一看这个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叶知青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叶政军倒是没有受到影响,他还把他们同一批的知青一起组织起来,一起来种植这些粮食。

曹县长也没有食言,很多东西县里都提供了,叶政军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在那里弄得特别好。

萧承也很佩服他,看到这个叶政军天天真的是那叫一个兴奋,然后遇到萧承,他可是很高兴,他很感激萧承。

当然这也肯定有人眼红,过来做坏事,不过在所有人严防死守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顺利。

随着秋天慢慢到了,天气转凉,沈雨棠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了沈雨棠已经向学校请假了。

后面从知青里选了一个老实的知青去代课,等沈雨棠生完了孩子再回来。

萧承很高兴,这样沈雨棠就能够轻松很多。

不过马上沈母就准备过来了,后面再过几个月,萧承就要带着沈雨棠先去县里,在县里待产。

随着第二季的粮食要收割了,村里人那叫一个惊奇。

“我的天哪,这个水稻的稻穗这么饱满,都要把稻禾压弯了。”大家惊奇发现,这个叶知青管理的那一半的田,好像真的长得要好很多。

大家那叫一个震惊,“真的是神了,真是种田能手,神农呀!”

人就是这样,那叫一个厉害,然后就有人后悔了,“早知道这个全部让这个叶知青弄的啦。”

这可真的是事后诸葛亮,当初大家可都是不同意,江书记这才选择了折中,结果现在出结果了,人就变了,真的不能够理解。

但是如今村里都喜欢叶知青种植粮食厉害了,明年春耕开始,他们就都听叶知青的。

叶政军一下子在村里的地位都高了很多,他自己也很高兴,当时去收割那天,他都激动得哭了,然后还去找萧承说话。

“萧知青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怎么能够实现这个梦想。”他很激动说话都有些泣不成声,喜极而泣。

萧承听了说道:“叶知青,这个主要是你自己的努力,恭喜你了,今年大丰收,我这分粮也能分多一点,这可是沾了你的福。”

这话让叶政军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还是说道:“我知道没有萧知青的话,我没有那么容易的,我不是不知道事情的人。”

后面萧承又问了问:“你明年有什么想法还是像今年这样吗?”

叶政军听到这个,越发觉得萧承就是自己的知音,知己了!

“萧知青,其实不瞒你说我是想重新培育品种,以后再用新品种,不过这需要好几年,明年可能种植还是跟今年一样。”叶政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萧承。

萧承真的没有看错他,于是萧承说道:“你这样很好,新品种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培育出来的,不过你放心,以后有什么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告诉我。”

他是愿意雪中送炭的,帮助人家,毕竟这的确是很艰难,萧承愿意去投资,因为他在这个叶政军身上看到了潜能。等到再过几年,那时候萧承无比高兴他如今的决定。

现在叶政军听到这话以后,那叫一个高兴,“谢谢你,萧知青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

萧知青的家境好像也不错,来这里下乡也建了房子,他现在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回报的。

“那你就好好研究,这就是对我的回报。”萧承笑着说道。

叶政军听了以后更感动了,更有动力了,“萧知青,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

就这样叶政军又干劲满满了,准备继续研究下去。

这一年对于红旗公社来说是最高兴的一年,今年扩大养殖了很多猪,同时下半年一半的年田大丰收。

这只是个开始,这说明明年会继续大丰收,这个消息大家多么的高兴。

“我们现在一出去说我们是红旗公社的,别人一听那就是竖起大拇指,还问我们是不是天天有肉吃,还想把自己的闺女嫁过来呢。”有村民高兴地说道。

而另外的人也说道:“是呀,如今一说起我们公社,大家都是羡慕的。”

想想以前的生活,他们感叹道:“难怪说上面要这知青下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