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354章 社交小达人

好的文章永远不缺乏读者,就像扶桑的很多书籍在华夏这边一样热销,当华夏这边有好的作品重渡远洋来到这里,一样不缺支持者.

五条重信的发声,一定程度上是扶桑文学界部分人群对陆清风的认可。

缓解了一部分文学人士对《占星术杀人魔法》和其本人的攻击压力,当然并不是说主流文坛一下子就接纳他了。

对新本格理念和他华夏人身份该不喜欢的人还是不喜欢,并不会因为一篇短文就能改变影响,至多不会在攻击他本人文笔不好之类。

但陆清风的名气却通过一篇长文加一篇短文打出去了。

两篇小说,开创两个不同的风格,也算是前无古人了,后无来者就不清楚了。

……

“《占星术杀人魔法》的口碑稳定下来,肯定有觉得是你写不好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你创作之初写的,所以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导致的。”

“读者群体也慢慢开始认同新本格的说法了,就是杂志社那边有点不满意,觉得《一朵桔梗花》应该放在他们的渠道发表的。”

三天后,杨秀秀联系了陆清风。

手里捏着一个解压神器的他无所谓的道。

“不管他们,也没和他们签合约,规定所有的文章一定要通过他们的杂志发表。”

去过扶桑,和《小说宝石》主编猪股新一郎有过接触,能感觉到他的怠慢,表面虽然彬彬有礼,但那种骨子里透露出来那种大人糊弄小孩的心态,是做不了假的。

说白了,这人其实并不看重和他的合作,采取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共赢的想法。

陆清风没断了和他们的联系,一来是这本书参加活动的时候,相当于签订了合约。

二来,也要借助对方的渠道,在扶桑市场打下基础。

等自身有了一定的声量,自主权就大的多了。

“对了,这次的翻译能达成长期合作最好。”

“放心,已经和对方交换了联系方式,挺好说话的一个人,也很愿意和我们合作。”

“是你说的浦口义雄老师?”

陆清风问道。

“不是,是他推荐的一位翻译,叫小林千鹤,也是一位作家,是浦口义雄的学生。”

杨秀秀回答道。

“嗯。”

陆清风倒没有纠结一定要一个知名的翻译,只要以后能将写的书很好的翻译成日文就行。

又聊了几句,杨秀秀主动挂断了电话,之前和《萌芽》签订的一本出版书籍也要为上市做准备了,她挺忙的。

陆清风同样很忙,爱乐乐团2021年度的演出场次安排已经谈妥,三月底有一场以他为核心的小提琴专场音乐会。

代表了他在古典音乐圈的登堂入室。

所以,每周要抽两天的时间和乐团排练。

然后,在小提琴和钢琴之后,他也开始系统性的学习指挥理论,同时兼具流行音乐中常用乐器的学习,像是吉他,贝斯之类的。

绘画这一新技能不用说,每天晚上都会抽时间通过网上的教学视频来学习。

他打算先建立基础的绘画知识,然后等开学以后,去央美等大学蹭专业课。

综艺节目的录制也没落下。

总之,他把自己时间安排的很满。

转眼又过了两天,到了和《神话情缘》剧组约定好的见面日子。

陆清风和经纪人朱志昌一起飞往魔都,电影后期在这里制作。

剧组对他这位乐坛新星很重视,有专人接机,带着两人来到三环附近的一家影视公司园区,锦绣传媒,国内影视大型影视制作公司之一。

参与了大哥陈这部大片的投资。

后期部分就在这里完成。

影视剧的后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繁琐的程度甚至超过拍摄阶段。

大众都知道的剪辑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特效、音效、调色、合成,每一个大项之中还有细分的小项。

像是音效之中,拍摄过程中杂音消除,背景声、人声提取,然后再根据需要制作音效,调节每一段音轨声音的大小等等。

一部电影拍摄周期可能就是三个月到五个月之间,而后期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

《神话情缘》是标准的大片规模,从立项,筹划,拍摄,到现在的后期已经一年半了,计划是今年暑假上映。

“这部电影也快完成了,只剩下一些还需要精修的地方。”

来接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说话间的功夫,车辆已经停在了园区停车场,陆清风和朱志昌下了车,步行至园区的核心,数字影音中心。

进入内部,能看到各个分区区间,代表着影视制作的各个功能。

音效制作部是一间类型影院的空间,空旷的房间正前方是一块幕布,下方是一排仪器,最后方还有一排座椅,可以用来观看制作效果。

陆清风等人进来的时候,看到大荧幕上正在播放影片,仪器前有工作人员在调整音轨,后面有一个微胖的中年人指挥。

这人就是来之前联系过得作曲家,汪海霖,也是电影《神话情缘》的配乐负责人。

负责接待的年轻人上前去和工作中的汪海霖说了几句,这位国内顶级作曲家暂停了影片,然后笑着走了过来。

“来了啊。”

很客气,也很和善。

挺有喜感的一张脸,肥嘟嘟的下巴下面有一颗痣,比较醒目。

“汪老师,你好。”

陆清风和他握了握手。

“不用客气,虽然没见过,但你的名字我听过很多次了,老肖也郑重的推荐了你,我还挺期待和你见面的。”

“你客气,我也是抱着学习态度过来的,你的曲子在我学习阶段,也是经常拆解分析的作品。”

陆清风的社交一直在线。

“哈哈,那我当真的听了。”

汪海霖喜笑颜开。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听起来是初次客套交流,但从这个少年人嘴里说出来,就格外的动听,不由自主的就心生好感。

“叫哥就行,说起来,咱俩本来有机会成为学弟学长的关系。”

汪海霖是中音毕业的。

“之前作《故宫的回忆》的时候,我也去中音请教过学校的老师,从这里算,可以称你一声学长。”

“哈哈,你小子。”

看着和汪海霖这位业内大佬交谈甚欢的少年,一旁的朱志昌感觉有些古怪。

为什么每一个只要接触过这家伙的人,好像对他都会喜欢上他。

什么人间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