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寒门枭主 >  第311章 兄弟俩的对比

露天晚宴愉快地结束了,各国使者向江易献舞。

原本骑马挥刀的游牧民族,在大汉皇帝和皇后面前就像一只只温顺的小绵羊。

以前中原王朝做不到让游牧民族载歌载舞,江易做到了。

如果他们不听话,那就狠狠地揍一顿。

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各国纷纷派贵族子弟来长安做人质。

江易派兵前往西凉国东部边境驻扎,这让东梁国边境守军非常紧张。

他们看到汉军来了,就仿佛来了一群老虎。

只要汉军不干涉两**事冲突,东梁国在实力上还是能碾压西梁国。

把一些能征善战的武将调到边境,保证边境的安稳。

大汉的版图又扩大了,人口又增多了。

再过几年,实力又会增强不少,让一些国家十分恐惧。

说不定哪天得罪大汉,就会被灭国。

各国暗中联盟,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江易知道他们那点小动作,只是派人监视着。

这几天,江澈感到无比的恐惧,东梁国实力不敌大汉。

自从继承皇位,对国内进行一番改革,让东梁国实力强大起来。

就算不能灭了大汉,至少能够让东梁国不那么轻易被灭。

江易带着刘峥等文武大臣前往东梁国边境巡视,给对方制造压力。

他坚决要来,大臣们一开始劝说,但没用。

反对江易巡视边境,就是考虑到安全。

平凡的巡视会有伤身体,而且花费巨大。

江易当然知道这一点,这么做还是有很大意义。

于是把一些大臣带过来,让他们看看大汉的大好河山。

这次外出巡视,没有把沈蓉他们带过来。

庞玥婷和述律柔的孩子出生不久,她们要留在长安休养。

他到边境巡视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解边境实际情况。

江易他们来到了渝州,当江澈得知东梁国纳入大汉版图。

于是带着文武大臣、皇子公主、后妃迁都到永丰城。

洛城距离大汉边境太近了,一旦汉军打过来。

要不了多久,都城就会被汉军攻破,东梁国也就灭亡了。

把都城迁到最东边的丰州永丰城,这座城是东梁国地理位置最好的了。

“听说江澈带着一群人连忙迁都,还真怕汉军攻破洛城。”

江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觉得江澈无论迁都到哪里,东梁国注定灭亡。

“他这么做也合情合理,西梁国不存在了。东梁国也只是弹丸小国,洛城离大汉边境更近了。”

刘峥认为换做任何一个国君,都会这么做的。

“也对,如果我是江澈,也会立刻迁都。”

用望远镜看着河对面,东梁军个个神情紧张。

最近边境增派了不少兵力,看他们的装备还真不差。

“看样子,东梁军实力比前几年强了不少。”

江易还是挺佩服江澈的能力,他也算是个中心之主。

看东梁君拿着燧发枪,对汉军来说威胁不大。

对付周边用冷兵器的国家,还是有碾压优势。

这些年各方面改革很成功,至少在其他小国之中实力较强。

面对大汉这样的强国,无疑是螳臂挡车。

“江澈的能力不如陛下,臣所说的是实话。他不敢巡视,两次弃国都而逃,听信佞臣之言。”

曹彰就是典型的佞臣,此人自私自利。

当初作为一国丞相,把梁国弄得乌烟瘴气。

“大汉之所以有今天的强大,你们有很大的功劳,我只是采纳了你们的建议。”

江易认为自己的功劳并不那么大,只是把一些利益让给了下属。

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让大汉发展得更好。

这次来巡视边境,真是不虚此行,也看到了东梁国的反应。

“前段时间,我派人给将车送信。让他来渝州见我,他却不敢来。”

江澈还真胆小,是怕被汉军活捉了。

“他当然怕陛下了,不想成为阶下囚,这对一国之君来说是极大的耻辱。”

还有一点,江澈的权力没有江易那么大,信不过东梁军。

就怕他们临阵倒戈,把他献给大汉皇帝,以此获得赏赐。

“也对,他常年养尊处优。又那么贪生怕死,对一些大臣不那么信任。”

估计江澈对曹彰也不信任了,还想办法从他手中夺权。

君臣之间明争暗斗,不想成为曹彰的傀儡。

江易觉得在这里待下去已经很没意思了,于是带着众人前往普安县。

与此同时,江澈得知江易到了渝州,感到十分畏惧。

汉军在边境驻扎,随时有可能入侵栋梁国。

这几年,重用了一些年轻有才之人,他们不属于任何世家的人。

“江易欺人太甚,前几日,朕收到一封信。他让朕去渝州见面,朕猜测这是个圈套。”

江澈没敢去,认为江易安排人在那里设伏,要将他活捉。

“圣上可以派人去见江易,劝他不要与大梁开战。”

兵部侍郎许浩向江澈提议,也可以试探对方的态度。

“他若是坚持要见朕,该如何应对?”

虽然对江易不是很了解,但知道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

若是不答应对方,就有理由像东梁国开战。

“他当年向天下说了,只要太上皇还在世。就不会灭了大梁,他的承诺只兑现了一半。”

不想让江珣成为亡国之君,可大梁的领土被大汉拿去了不少。

江珣是不是亡国之君,又有什么区别。

说是兑现承诺了吧,确实没有灭了东梁国。

说是没兑现承诺,原本大梁有三百多个州,如今只剩下五十余州。

这弄得国将不国,大汉步步蚕食东梁国土。

“臣愿意替圣上去见他,让他取消面大梁计划。”

“你觉得能够说服他?不被扣留在大汉境内就不错了。”

谁去了都一样,江易不会听一个外国之臣的话。

“臣会跟他说其中利害,他若是使臣,臣不会求饶。”

许浩接这个任务,若是成了,必然会得到江澈重用。

如果是不成,也只是失去自己的命,家人会得到优厚抚恤。

“那你就替朕去吧,但愿能说服他停止对大梁用兵。”

天下人都知道江易言而无信,知道他不孝,

其中的原因,大家清楚得很,只是敢怒不敢言。

谁也不想彻底惹怒大汉皇帝,一直遭来灾祸。

“臣这就回去准备,明日出发前往渝州。”

许浩有信心完成这次初始任务,因为他能言善辩。

而江易身边的一些大臣同样能说会道,这次出使可能会困难重重。

既然都说江易是明君,肯定不会为难一个使者。

只要不是作死,基本上都能活着回锅。

“回去好好准备吧,只要你把事办成了,回来之后,朕有重赏。”

也希望许浩能顺利完成任务,给东梁国挣足面子。

为了避免两国交战,可以给大汉一份厚礼。

当然,不能把曹彰送给江易,暂时不能得罪曹氏一族。

“圣上静候佳音,臣定不负众望。”

许浩向江澈告辞,这是他第一次出访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