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志说的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批发市场如今所在的位置,之前毕竟是一块荒芜之地。
如果真把批发市场挪走,怎么能确保这块地方依旧保持繁荣?
“你们看!”
李同志站起身,走到h省省城地图的跟前。
“这里是你们省城最中心的位置,同时也是百货大楼所在的位置。
既然你们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百货大楼附近建造成核心商务区。
那么这片核心区域,就肯定要扩大面积。
这也就意味着,这片核心商务区会挤压之前某些片区的空间。
会让这里原本的区域不断向外扩张。
在各个区域都不断扩张移位的条件下,批发市场即使搬走,这里也能迅速被填补。
所以我并不认为,批发市场搬走之后,这片地方就会恢复之前的情况。
更何况批发市场即使要搬走,那也不是立刻马上就能搬空的。
在实施真正搬迁之前,肯定需要做一些弥补的措施。
以确保即使批发市场搬走之后,不会影响到这片区域以往的繁荣。
对了我突然想起来了,廖永明同志昨天还跟我说了一些,在城市整体建设方面更加超前的观点。
咱们既然说到这儿了,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超前的观点说出来,咱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性。”
说起将城区范围的扩大,李同志突然又想起来,昨晚廖永明说到兴奋处时提到的一些观点。
廖永明觉得,城市的建设规划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应该尽可能的想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
因为在廖永明看来,国家既然要搞计划生育,就是因为算出来了,国内的人口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迎来井喷式的增长。
所以每一个城市的扩张,都将是一个必然情况。
而城市既然要扩张,那不如从一开始就多考虑进去一些问题。
就比如说道路的拓宽,最好都能达到8车道。
别看现在路面上没有多少车,可廖永明相信,用不了十年二十年的,估计家家户户都能有车。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全国各个城市的主要道路都能足够宽的话。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这些道路还可以满足飞机的起降。
如果这些道路还能具备更强的承载力的话,甚至还可以行驶坦克。
这对国家来说,甚至还能形成隐形的国防助力。
听李同志说出这个观点后,徐瑞丰等人全都愣了。
“这话真是廖永明同志说的?”
“千真万确!”
“这这这……”
徐瑞丰、徐锦晟、二号、三号四号等人,彼此互望了好几眼。
他们是真不敢相信,那个看起来只会做生意,实际上很普通的廖永明,竟然能有如此强的战略眼光?!
这个想法在此之前,还真是没有人提出过。
此时听来,他们觉得这个想法也未必没有可行性。
众人甚至觉得,廖永明说的这个观点,他们很有必要向上汇报一番。
“除此之外廖永明同志还提到了,城市的给排水功能一定要做好,最好能做到可以防止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还有,城市建设要提前预留出,未来埋设各类服务大众的管道的地方,以免以后麻烦。
城市的绿化也要做好,应急防灾让群众避险的地方,每个城市也都需要多建几个。
万一哪里遇上个大地震了,也能让群众有地方避险,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昨天晚上,廖永明如遇知己,话是真没少说。
虽然他也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到底会不会被李同志重视,甚至会不会传到更上面的耳朵里。
可他觉得李同志是个干实事的人。
说不定他说的某一两句,就能被李同志听进耳朵里。
万一李同志在建设鹏城时用上了,说不定有一天就能影响到全国。
廖永明希望即使作为小人物的他,也能因为他做出的某一些举动,可以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就比如说在建设上,让国家少花点冤枉钱。
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一些抗灾的能力,未来可以让人们少受些苦、少受些损失。
而听完李同志转述的廖永明的这些观点。
徐锦晟在更加钦佩廖永明之余,心里也有些发苦。
如果以后的城市建设,要考虑到廖永明说的那么多的情况的话。
徐锦晟他们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的规划工作,恐怕需要把之前的规划全部推翻,然后一切从头来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可是个大工程!
让李同志这么一说,徐瑞丰他们还真是更加坚定了,要让批发市场搬迁的想法。
哪怕不是立刻马上搬,一两年之内也一定要搬。
就是这个拆迁补偿款……
算了,即使这笔费用不低,那批发市场该搬也必须要搬!
就像李同志之前所说的,一定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考虑成本与收益。
“徐瑞丰同志,看来咱们对城市建设的想法很一致啊!
我突然有个想法,我觉得鹏城和你治下的h省省城,说不定有机会可以实现经济方面的战略合作联盟。
咱们彼此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以后咱们有好的想法、技术、人才、项目等,完全可以互相交换、互补一下嘛。
对了,等我到鹏城赴任之后我看一下。
或许我可以解决一部分,你们h省群众的就业问题。
鹏城现在急需基础建设,如果可以的话,鹏程的建筑工程队可以吸收一部分你们h省的人。
如此一来,这不但可以解决你们省的就业问题。
这些人在鹏城赚了钱,终有一日会拿着赚到的钱衣锦还乡,反过来反哺你们h省的经济……”
李同志与徐瑞丰再一番沟通,双方还真达成了几项互通有无的合作。
而h省第一支有组织、有规模的,南下鹏城打工的农民工队伍,也即将形成。
跟徐瑞丰相谈甚欢,李同志觉得自己的目的应该也能达成的**不离十了。
他这才心满意足的,终于坐上了返回京市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