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华怎么也没想到,她这么聪明的人居然会混到这种地步。

婚离了,亲人也没了。

就连身体,不知道是不是也垮了。

嫁妆,唐宋都给廖建华退了。

还如约给了她承诺的500块钱。

廖家几乎算是都跟廖建华断了亲。

廖父廖母一次性给了廖建华1000块钱,只要廖建华能踏踏实实的在棉纺厂工作。

这些钱足以让她安稳过一辈子的。

毕竟棉纺厂每月有工资,还能管吃管住。

但万一廖建华继续作,如果将工作和钱都作没了。

廖父廖母还给她准备了最后一条退路。

那就是专门给廖建华,在黄家村老房子那隔出了一个屋,还给她留了五亩地。

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至于让廖建华没地方住,更不会让她饿死。

但往后余生,就只能靠廖建华自己了。

这样的结果,廖建华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可这事儿错到这种地步,廖建华真的是想不出任何有效的办法,可以挽回唐宋的心了。

不知道廖建华最终是怎么想通的。

反正最后她没哭没闹,顺利的跟唐宋离了婚、又跟廖家人断了关系。

拿到了钱,廖建华就头也不回的回到了棉纺厂。

从此,几乎就不再与任何人有任何交集了。

事儿似乎是解决了,可它的影响却根本没有消失。

八十年代,离婚依旧是大众几乎无法接受的事。

不仅对廖建华有影响,对廖家人以及唐宋都有影响。

好在廖家出了个廖永明,带动了那么多就业,所以即使有人对廖建华离婚的事不赞同,却也选择了闭嘴。

但对唐宋的影响就没那么简单了。

就因为离婚,这让他在火车站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开除他倒不至于,但却可以给他调岗。

以后唐宋就不用再跟车出去了,只需要在火车站负责又脏又累的工作即可。

对此,唐宋没有任何异议。

他反而可以每天按时下班,然后到铺子里给唐母和唐家二姐帮忙卖麻辣拌了。

唯一让唐母愁的是,当初娶廖建华进唐家门,不仅影响了唐家墩名声,更是瞎耽误工夫。

这让唐家延续香火,不知道又得等上多久才行。

反正唐母最近是天天忙着到处求人,让媒婆给介绍合适的姑娘跟唐宋相亲。

省城,廖永明租住的院子里。

廖父廖母叹息着,跟廖永明、大姐廖国华、二姐廖英华,详细说了说之前他们回A市发生的事儿。

明明是自己的三闺女廖建华离婚,可廖父廖母的话里,似乎好像反倒是对唐宋更多一点心疼。

可这些话听在廖永明耳朵里,反而觉得是好事儿。

廖家终于摆脱了恶心人的廖建华。

而三姐夫,不,现在应该直接称呼唐宋了。

唐宋这一离婚、调岗,说不定还正好能改变他上一辈子,因为在火车上救人而英勇牺牲的命运。

所以说,这没准儿也是个好事儿。

只是大家伙更心疼的,反而是四姐廖爱华。

她是最重情义的,也是跟廖建华关系向来最好的,同时也是这回被伤的最深的。

至少廖父廖母这次回省城之前,廖爱华还没从伤心中走出来。

要不是第二食品厂还有很多工作,廖爱华还需要盯一段时间。

这次廖父廖母就想把廖爱华一起带回省城,让她安心在省城养胎了。

“爸妈,您们别太担心了。

四姐夫肯定会好好照顾四姐,哄四姐开心的。

相信用不了多久,四姐的情绪就能好转。

回头我让二嫂好好安排安排,尽快让找个人接替四姐手里的工作。

然后让四姐夫,尽快把四姐送省城来。”

唉,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哦,对了。

三儿,你这批发市场的生意现在也算是稳定了吧?

我听海平说,批发市场的地基已经开始打了。

是不是今年夏天,或是最晚年底之前,批发市场就可以正式盖楼了?

既然批发市场已经进入了正轨,生意也都做的不错,用不着你那么费心盯着了。

那么,我跟你妈商量了一下,我们也该为你张罗一下终身大事儿了。”

刚才提到唐母急着让唐宋相亲,好能尽快再婚生子。

廖父廖母也正好借此机会,打算跟廖永明也谈谈这事儿。

其实他们早就想为廖永明张罗了。

只不过之前那么多事儿,又是被媒婆堵门,又是有人算计,又是忙生意的。

对了,之前还有一个徐锦心,好像是对廖永明也有点儿那个意思。

反正因为种种原因吧,给廖永明找媳妇这事儿就一直给耽搁了。

如今廖爱华也怀孕了,廖永明的生意也算的上是蒸蒸日上了。

想必此时也就不再有什么理由,再耽误给廖永明找媳妇了。

听廖父廖母如此说,大姐廖国华还有二姐廖英华也齐齐附和,她们也早就有同样的想法。

而且大姐还早就物色了一个新同事,也是为棉纺厂搞研究的,正好比廖永明小了一岁。

大姐立马就表示,等周日的时候她可以把同事请去批发市场旁边的小吃一条街。

到时候就让廖永明在那儿跟这个同事见上一面,看看能不能看对眼。

对此,其实廖永明也没意见。

虽然他已经活过一辈子了,早就知道娶老婆是什么滋味,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他确实也应该要相亲、结婚了。

毕竟只有结了婚,他才能生子。

有了儿子,未来他才能有孙子。

他才能有机会,再次与上辈子的大孙子乐乐重逢。

即使大孙子注定换了个身体,可万一灵魂没变呢?!

所以,廖父廖母这回提给廖永明相亲,廖永明完全没有要拒绝的意思。

只不过,相亲这事儿还是得往后再推一推。

因为,不等到周日,廖永明就得去一趟京市。

他得去京市的机场,接从米国回来的二姐夫陆泽。

陆泽这回带回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飞机能托运,路上陆泽倒是不麻烦。

可一下了飞机,那么多被托运的行李箱,陆泽一个人可就真带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