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庄稼要种在节令上。

大观园是待开发的宝藏,可就是没有合适的经营人选。

武朝,以肥为美。

追求的是雍容华贵的气韵。

所以,大观园的经营者一定要是珠圆玉润的女子。

月娥,不行!

赵丽质,更不行!

一时间,李北玄陷入了两难。

好在,传来一个好消息。

朝廷感念李北玄的功绩,允许李北玄祭拜李道正。

李北玄心头大喜,决定拜一拜老爹,找找经营灵感。

毕竟,在捞钱这方面,老爹是无敌的。

万一他鬼心大发,来一次托梦也不是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李道正这种罪名,是不允许收尸的。

被赐死之后,直接扔进乱葬岗。

也不知道是赢二抽风,还是礼部善心大发,

竟然把李道正的尸身,葬在了老家李家镇。

李敢收到消息,直接买了一牛车的祭品和纸钱。

看着牛车上的纸钱,李北玄叹了一口气,“敢叔儿,我爹在哪都不会缺钱的。”

“确实,老爷一直都有活财神的美誉。”

李敢意味深长,“他要是在下面过得不好,阎王老子都得心发慌。”

…………

李家镇,以前叫作李家村。

是不过二十几户人家的家族群体。

也不知道是祖坟冒青烟,还是孙子正巧建在了龙脉上。

从李北玄的高祖李文彬中状元开始,李家村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散落在中原各地的李姓人,纷纷来李家村认祖归宗。

只要是有特长的,不管三教九流,李文彬照单全收。

别说族谱里面能找到这个分支,

就是族谱上找不到,李文彬也能编个故事,让对方能靠得上。

从这时候起,李家村成就了一段中原神话。

一门四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李家村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李家镇。

常言道,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

李家镇的墓群,也是超规格的。

后山以前叫什么已经无从可考,但现在它叫作文笔山。

山势秀丽、形态优美的形象,象征着智慧、文运。

李道正的坟墓,就在半山腰的位置。

将贡品摆放好,点燃了纸钱,开始跪下叩拜。

李敢和月娥,把酒洒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少爷,你烧的是什么?”

月娥见李北玄单独从袖口里掏出来一沓纸钱,满是奇怪。

“少爷。”李敢见状,也是大惊失色,“私铸钱币扰乱地下货币秩序,老爷会下十八层地狱受罚的。”

王云长和马翼德看得直咧嘴:头儿,上坟烧欠条,你糊弄鬼呢?

“……”李北玄:我画几张欠条,就是私铸钱币,扰乱地下经济秩序了?

“咦?”月娥接过李北玄的纸钱,仔细查看,“少爷,怎么是欠条?”

“我的亲爹哎,欠条我给你抄录了一份!”李北玄拉了一个长音,把欠条一张张的放进火堆,“你一个人在下面也不容易,要是觉得孤独寂寞,就把债主们全都拉下去陪你……”

“……”月娥、李敢:少爷,你可真是个大孝子!

祭拜结束,自然要去宗祠转转。

一路上,麦田的长势很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可让李北玄奇怪的是,快秋收了,可田地里却空无一人。

麦子,不应该都是抢收才对嘛?

等进入了镇子,总算是看到了玩泥巴的孩子。

他们看见身穿飞鱼服的王云长和马翼德,立马显得拘束起来。

不管在什么年代,

穿布衣的永远干不过穿制服的,穿制服的永远干不过穿行政夹克的。

家长们教育孩子也都是普及全国的一句话:不好好吃饭,就让警察把你抓起来。

所以,从小到大,对穿制服的都有潜意识的恐惧。

“镇里的人,都去哪了?”李北玄叫住一个孩子。

“都,都,都在宗祠呢。”孩子声音颤抖。

李北玄点点头,掏出油纸包的麦芽糖,给几个孩子一人一块儿。

来到宗祠,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

两鬓斑白的老族长,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

周围的壮丁、妇女们也是愁眉不展。

见到李北玄等人,老族长先是一怔,很快起身相迎。

“崽儿,你咋回来了?”

“二爷爷,大家不在田里抢收,怎么全都聚在宗祠了?”

李北玄搜罗记忆,终于记起来,此人名叫李文忠。

李文忠叹了一口气,开始给李北玄说起事情的缘由。

原本李家镇和张家集之间有一条官星河,是两个集镇日常灌溉用的。

李道正活着的时候,双方相安无事。

李文忠让大伙儿凑了点钱,

准备挖一条水渠,把河水引入李家镇。

这样,就不用一车车地去拉水了。

可谁承想,李道正被赐死之后,一切都变了。张家集的人瞬间翻脸,说挖水渠就是毁坏他们的农田。

他们不要任何土地赔偿,而是狮子大开口,想要李家镇每年三成的粮食收成。

如果不接受他们的条件,张家集就禁止挖渠。

“咱李家镇看着风光,可实际上早就不是以前的李家镇了。”

“娘希匹,还真是一朝落魄,满门皆羞啊。”

李文忠气地狠狠一跺脚,“这群崽子也不争气,丢尽了祖宗们的脸面,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要他们何用!”

合着,咱们李家镇到了我爹这一代,富贵就到头了呗?

李北玄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二爷爷,挖水渠需要多少钱?”

“咱们镇上的壮丁就可以挖水渠,花不了多少钱。”

李文忠让人取来一张手画的地图,

上面标注了李家镇、张家集、河道的位置,还有引水的地点和挖掘路线。

值得欣慰的是,李家镇的人很团结。

水渠挖到李家镇,都是直线过去的,很多户人家的门前会有走水的河渠。

“二爷爷,水渠这么挖不安全。”

李北玄拿起炭笔,在上面画了几下,“水渠要加宽加深,两侧的堤坝也要加固砌石头,泄洪通道也要有。不然一场大水下来,咱李家镇就没了……”

李北玄一番操作下来,李文正整个人都麻了,“崽儿啊,咱镇上没那么多钱。”

“咱李家几代人都是做贪官的,修水渠的钱都拿不出来吗?”李北玄目瞪口呆,我爹能给我留下五百多万的欠条,祖上就没让你们富裕富裕?

“咋说呢……”李文忠眼眶泛红,老泪在眼圈打转,“贪的没有欠得多!”

“……”李北玄:卧槽,不能问了,再问下去我他妈又得背上巨额债务了……

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qishupu.com)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奇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