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493章 他得玉带,我得江山

李承乾豁然起身,忽然仰天大笑。

笑声惊的楼上的曹操和胡亥都忍不住探出头来,却惊不散他眉宇间豁然开朗的明澈。

“老曹,这家伙干嘛呢?”

这些日子胡亥和众人混的熟了,对曹操的称谓也变得随意了许多。

虽然按照实际年龄他不如曹操大,可要是算岁月,比曹操可是早了几百年,称一声老曹也算不了什么。

曹操摇头道:“这小子被姜先生点醒了,自然忍不住大笑。”

姜饼注意到,这位年轻太子的脊背比来时挺直了三分,跛足踏地的声响也变得沉稳有力。

"先生可知?"

李承乾转身时,眼中阴翳尽褪,"上月青雀献《孝经新注》,父皇赐他玉带时,我躲在屏风后咬破了嘴唇。"

他踱步到厅前:"现在想来,何须计较这些虚礼?他得玉带,我得江山——这笔买卖,划算得很。"

姜饼会心一笑,将温好的茶推过去:"看来殿下想通了。"

"不是想通,是算清了。"

李承乾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父皇给青雀的不过是父爱,给我的却是整个大唐。这笔账..."

他屈指敲了敲案几上的《贞观政要》,"该怎么做,承乾心里有数了。"

姜饼十分满意如今李承乾的变化,也不枉他废了一番口舌。

"你能想通自然是极好的,其实,我还有一个惊喜想送给你。"

看着姜饼脸上的笑,李承乾如沐春风的道:“不知是何礼物,承乾已得姜先生大礼,哪里还……”

话未说完就被姜饼打断。

"我敢说,你一定会喜欢的。"

"你的足疾,能治好。"

什么?

饶是李承乾觉得此刻看淡了一切,变得无欲无求,在听到这句话时,心头还是忍不住一颤。

就连手中茶盏都忍不住"当啷"一声落地,碧绿的茶汤在青砖上蜿蜒成溪。

他死死盯着自己微跛的左足,喉结上下滚动:"先生...莫要戏弄承乾..."

姜饼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盒:"现代医学称之为'创伤性关节炎',在我这里不算难事。"

毕竟有系统在,不说活死人肉白骨,但只是治疗一个简单的足疾,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他从系统空间中购买了一件药物,玉盒开启的瞬间,淡淡的药香弥漫开来。

盒中躺着三颗晶莹剔透的丹丸,在光线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此药需连服三日,辅以针灸。"

姜饼示意李承乾坐下,"过程会有些疼痛,你可要一试?"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点头:"若能摆脱这跛足,便是刮骨疗毒我也受得!"

姜饼把李承乾带到了一间房内当作治疗室,接着使用起从系统处学会的针灸。

李承乾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当第七根银针刺入他左脚的穴位时,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死死抓住了椅臂。

"忍着点。"

姜饼手法娴熟地捻动银针,"这是在重新打通淤堵的经络。"

话音落下,只见李承乾的左脚渐渐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原本有些变形的关节处发出细微的"咯咯"声。

"服药。"

姜饼递过第一颗丹丸。

丹药入口即化,苦涩中带着奇异的清凉。

片刻后,李承乾感觉一股暖流从丹田涌向四肢百骸,最终汇聚在受伤的左足。那感觉像是千万只蚂蚁在骨头里爬行,又痒又痛,让他不自觉地绷紧了全身肌肉。

"啊!"当姜饼突然用力扳正他错位的踝骨时,李承乾终于忍不住痛呼出声。

"成了。"

姜饼满意地看着逐渐恢复正常的足部轮廓,"明日此时再来,三次治疗后,保证太子能重新策马奔驰。"

李承乾擦着头上的冷汗,脸上却露出难言的喜色。

"多谢姜先生!既然如此,承乾便先回去了,明日再来造访。"

……

当李承乾出现在自己的寝宫中,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去了这么久么?"

他呢喃一声,虽然一夜未眠,李承乾的状态却出奇的好。

当称心来伺候殿下洗漱更衣时,蓦然惊觉,往日里暮气沉沉的太子,如今竟然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脸上挂着只有长孙皇后还在世时才有的笑容……

既然已经被姜饼点醒,李承乾肯定不会再如之前那边颓然。

他,也要做出行动才行。

两仪殿前。

李泰捧着新修的书稿正要进殿,却见朱漆宫门缓缓打开。

李承乾身着赭黄常服,手持象牙笏板从容而出,晨光为他镶了道金边。

"四弟来得正好。"李承乾主动迎上,"之前我与孔师论及《括地志》的舆图规制,有几个新想法..."

李泰怔在原地。

记忆中那个自从足疾之后便变得阴郁暴躁的兄长,此刻竟如春风化雨。

更让他心惊的是,李承乾随手指出舆图谬误,竟比魏王府的学士还要精准。

"大哥何时对地理志如此精通?"

"东宫新设了堪舆阁。"

李承乾含笑递过一卷文书,"这是孤拟的修书章程,四弟看看可还妥当?"

文书展开,李泰瞳孔骤缩。

其中不仅将他的《括地志》列为国朝大典,更提议设立"地理司"专司其职——而这司衙长官的人选,赫然写着"魏王泰"。

"大哥这是..."

"四弟大才,理当为国效力。"

李承乾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明日早朝,记得穿那身紫金蟒袍——父皇最爱看你穿那件。"

看着兄长远去的背影,李泰忽然觉得怀中书稿重若千钧。

那个总是躲在阴影里的太子,何时学会了这般光明正大的阳谋?

甘露台夜宴,李世民看着侃侃而谈的长子,手中酒杯半晌未动。

李承乾正在解说西域商路的新政,举手投足间既有太子的威仪,又带着几分他年轻时的锐气。

"...故儿臣建议在沙州设互市监,命鸿胪寺精选通晓胡语的学子..."

李承乾说到关键处,不自觉地摸了摸微跛的左膝。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李世民心头一颤。

他忽然想起承乾幼时学步的模样,那时这孩子摔倒了从不哭闹,总是自己拍拍土继续走。

"准奏。"皇帝突然打断朝臣的争论,"太子所奏,着即施行。"

宴罢,李世民独留李承乾。

"高明。"久违的乳名让李承乾浑身一震,"你这腿...还疼吗?"

"谢父皇关怀。"

李承乾笑得云淡风轻,"儿臣新得了套舒筋活络的法子,要不了多久便可骑射如初。"

月光下,父子二人的影子终于不再一前一后,而是并肩映在宫墙上。

李世民忽然发现,长子的身量,竟已与自己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