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大伯母..............大家新年好。”“新年好.......”“........”
霍清欢一个个亲戚喊过来拜着年。
场面很是热闹。
“爷爷说你今年带着姐夫跟外甥回来,我们都在等你们呢!”
这是三叔家的老大霍少北开的口,他们霍家第三代关系也挺好的。
“是啊!妹夫跟少宇哥一样,也是部队的?”
这是大伯家的老大霍少泽开口问道。
“少泽哥,你妹妹我都结婚了,你这咋还是一个人啊?对了,我这边有个好闺蜜,要不要介绍给你啊?”
霍清欢看到霍少泽还是一个人,开口询问道。
“你闺蜜?我们不都是从小一个大院长大么?你那些闺蜜还有我不认识的?别告诉我是那个忽悠你下乡的陈可妍,一看她就不是啥好东西。
我劝你还是离她远点,心术不正,一心想嫁给大院子弟,本来还想嫁给你哥,后来跟那个谢什么佑的勾搭在一起,忽悠了你下乡当知青。
幸亏阴差阳错,嫁给了现在这个妹夫,爷爷都说了,妹夫小小年纪,已经是团长了,不错不错,要是爷爷这边再出点力,以后当司令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霍少泽开口庆幸道,当初霍清欢说要下乡当知青,大家都很是震惊, 放着好好的大学不去念,去当什么知青浪费青春。
城里家里孩子多,要去当知青的,那也是不受宠的才会让去当知青,哪有上赶着去当知青的,前身当时恋爱脑,被陈可妍跟谢景佑一忽悠,就去了。
当初国家实行知青下乡,主要还是解决城里无业年轻人过剩的情况的,想着这么多青壮劳动力下乡,可以给农村生产带来更多劳动力。
然而,事与愿违,不否认刚开始一些知青确实给农村带来了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后面,那些农村人都厌恶知青了,为啥?
本来人家农村好好的,来了知青,干活不行,一个个变成了搅屎棍,本来粮食就不多,现在还要养活那帮知青,后面农村人都不喜欢下乡的知青了。
“哥,我怎么可能把那个扫把星介绍给你,是我在瑾川部队认识的朋友,是他们部队文工团的团长,叫李文芳。”
“什么?李文芳?”
霍少泽还没说话,她自己的亲大哥却惊呼出了声。
“怎么?哥,你认识李文芳?”
霍清欢好奇地看着她亲哥问道。
“不....不.....我不认识,就有次她们来我们部队演出,见过一面。”
霍少宇慌忙解释,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清欢啊!你就别为我担心了,我这边谈的差不多,已经准备订婚了,估计今年五一就能订婚,你那个李文芳,我觉得你介绍给你亲哥更稳妥,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霍少泽开口调侃道。
“哦哦!哥,是不是人家演出的时候你看上人家,人家反而不认识你啊?我告诉你,这个李文芳家世可不简单,人家爷爷可是瑾川他们部队的大佬,跟爷爷一个级别的。”
霍清欢越想越兴奋,觉得这事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