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走出糖厂大门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像是要压下来。
他用沾着机油的手攥着顶职申请表,表格边缘已经被手心的汗水浸湿。
妻子去世早,他独自一人抚养儿子。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明年高中毕业可以接替工作,却出现这种事情,他的内心很不是滋味。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王师傅喃喃自语,骑着自行车朝着工业园方向奔去。
工业园门口,王二叔认出了他:“王师傅,又来找李厂长啊?”
“啊…是,是啊。”王师傅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手心全是汗。
“李厂长这会儿应该在装配车间呢,直接过去就成!”王二叔指了指传来机器轰鸣声的方向。
“谢…谢谢。”王师傅的声音略显干涩 。
工业园里的一切都透着新鲜和活力,与糖厂那略显陈旧、弥漫着甜腻蔗糖味和机油铁锈混合气息的环境截然不同。
宽阔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厂房,崭新的设备在车间里井然有序地运转,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忙碌而专注。
这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李国庆的成功,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王师傅此刻的狼狈和不堪。
车间里,一台半成型的、结构复杂的机器正矗立在中央,几个技术员围在周围讨论着。
他一眼就看到了李国庆。
李国庆没有像陆凡那样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而是穿着一身沾着油渍的深蓝色工装,袖子卷到胳膊肘,正拿着图纸和一个年轻技术员比划着什么,神情专注而投入。
那略显黝黑的脸上带着实干家的坚毅,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眼神锐利地盯着图纸上的某个细节。
王师傅站在门口的光影交界处,踌躇着,不敢再往前迈一步。
他攥着申请表的手藏在身后,被油污和汗水玷污的纸张,此刻像烙铁一样烫着他的心。
陆凡、孙庆那阴鸷的眼神在他脑中激烈地撕扯。
该怎么说?怎么开口?内心一直在犹豫中。
就在这时,有人提醒李国庆有人找。
李国庆抬起头,当看清是王师傅时,脸上立刻绽开了一个真挚而热情的笑容。
“王师傅!”李国庆的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喜,他放下图纸大步流星地迎了过来,“正念叨你呢!快进来。”
“国庆。”王师傅不敢进门。
李国庆快步迎上前,上下打量着王师傅,发现他眼神躲闪。“咋了?脸色这么难看?出啥事了?”
王师傅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几乎要破膛而出。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像堵了一团浸透机油的棉絮,又干又涩,发不出一点声音。
“没,没啥事!”
“不,你一定有事。是不是关于收割机的事?”
王师傅连忙摇摇头。
“你手上拿的是啥?”李国庆的目光越过王师傅的侧身,发现藏在身后的白纸。
王师傅却下意识后退了半步,眼神闪烁:“没啥!”
李国庆敏锐地察觉到异常:“身体不舒服?脸色这么差。”
“没…没啥。”王师傅避开他的目光,声音发虚,“就是…想再看看那个甘蔗收割机的设计。”
李国庆虽然感到疑惑,但很快掩饰过去:“好啊,正好有些改进想请教你。”
他揽过王师傅的肩膀,感觉到对方身体明显僵硬,“走,去我办公室聊。”
办公室里,李国庆泡了两杯浓茶。
王师傅捧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茶水晃出几滴落在裤子上,他却浑然不觉。
“王师傅,到底出啥事了?”李国庆放下茶杯,直视着,“你放心,在这里说没人听到。”
王师傅的嘴唇颤抖着,突然放下茶杯,把那张皱巴巴的申请表轻轻地拍放在桌上:“他们拿我儿子威胁我!要我偷你的设计图!”
李国庆拿起表格,眉头越皱越紧。“他们?陆凡?”
“不止是他,还有孙庆…和陈伟。”王师傅痛苦地抱住头,“他们说如果我拿不到完整的设计图和测试数据,就让我儿子进不了厂…我孩子盼这份工作盼了这么久…,我不想让他失望!”
李国庆拍了拍王师傅的肩膀:“三天后就是1986年10月1日了,顶岗接班的政策就要正式取消了。他们这是在利用最后的时间吓唬你!”
王师傅猛地抬头:“啥?政策真要取消了?”
“千真万确。省里下发的《关于改革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通知》,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顶职制度正式废止。”
王师傅颤抖着接过文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那我儿子…”
“你儿子高中毕业,正好赶上好时候。现在讲究的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以他的文化程度,完全可以参加招工考试,堂堂正正进厂!”
“万一考不上呢?”王师傅担心道。
“你放心好了,有我在你担心啥?说不定在我的指导下,他能考上大学呢,到时候国家包分配工作,还担心啥。”
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王师傅布满皱纹的脸上。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国庆,我…我对不起你…”
“别这么说。”李国庆握住王师傅油污的手,“谁没个难处?现在最重要的是——”他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让那些还想靠老一套压榨工人的人付出代价。”
王师傅用力点头,挺直了佝偻的背脊:“你说,要我怎么做?”
李国庆凑近低语:“这份修改过的图纸,传动系统数据有细微偏差。他们造出来的样机刚开始能运转,但连续工作20小时后就会出故障。”
“好!”王师傅擦干眼泪,突然想起什么,“但陆凡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放心,新时代就来了。到时候,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都会在阳光下现出原形。”
“对了,”临别时李国庆突然叫住他,“有时间让你儿子来我这里一趟。我看看他的文化水平。”
“真是太谢谢你了,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