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山脚下有人家 >  第272章 雇佣灾民

这听得叶云华心中一动,目前她已经买下山坳的四座山,都是最靠近前面。现

今天她在那聚仙楼掌柜那搜刮了不少银票,要是她能雇佣这些灾民去将山地开出来,她从府城带回来的种子,明年也就可以全都种上,还能从北崖村移栽些山茶树过来。

想到种子,到时候可以让过往的商队帮忙带些别的地方的种子,或许还有惊喜。

如果有愿意拖家带口留在陈家坳的,明年就能有不少劳动力,这陈家坳也能热闹起来。而且这些灾民经历过苦难,必然更懂得珍惜生活,若是好好引导,说不定能成为她开发陈家坳的得力帮手。

叶云华当下便走过去跟董县令说:“董大人,我在陈家坳买了几座山,您看一下,我能不能雇这些灾民到陈家坳,让他们将山地给整理出来。明年我在山上种上些果树,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住粮食,要是不要粮食的话,也可以给工钱。”

董县令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喜上眉梢:“当真?”

叶云华微笑着点头:“自然当真,我也是想着能帮上些忙,让这些灾民有个生计。”

董县令连连称赞:“叶姑娘此举真是善莫大焉!既解决了灾民的困境,又能开发山地,一举两得。”当下便将此事应承下来。

他立即叫来负责登记灾民安置工作的小吏,询问了还有多少成年男性灾民没有安排到工作。

小吏赶忙呈上登记册,恭敬道:“大人,目前登记在册的还未安排工作成年男性灾民有一百六十二人,大多身体还算康健,不少都是地里的老把式,做惯农活的。”

董县令看向叶云华,说道:“叶姑娘,这些灾民都可随你去陈家坳。”

叶云华心中欢喜,说道:“董大人,这些人都可以安排到陈家坳,只是山地开荒需要锄头。我要是单独跟铁匠铺买这么多锄头,是有限制的,这个希望您能行个方便。”董县令点头应允。

叶云华又道:“那还要麻烦大人您先安排人去将人都组织起来,我等会再过去将人带回陈家坳。要是可以,我还想再雇几个做事干净利落的婶子过去帮忙做这些人的饭食。”

董县令笑道:“叶姑娘想得周到,你放心,你等会跟着王贵一起过去就行,这灾民的登记一直都是他在记录,他最清楚这些灾民的情况了。”

见这边的事情商谈好,秦大夫上前跟叶云华商量:“叶娘子,你刚才给几个衙役做的伤口缝合术效果很好,药童给几人灌下药后,现在情况都稳定下来了。你这个伤口缝合的手法,能不能单独教教我们,我们可以花钱买你的技法。”

秦大夫刚才在叶云华和董县令谈话时,已经跟吴掌柜讲了这伤口缝合术的神奇,吴掌柜当然知道这种技法的珍贵,当即表示可以花钱跟叶云华买。

叶云华略作思索,这伤口缝合的方法之前已经教过仲长霖的府医,算不上什么秘密,这迟早都会传开的。

她笑着说道:“秦大夫,这技法教给你们也无妨,也无需你们花钱买,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

秦大夫忙道:“叶娘子但说无妨。”

叶云华道:“我带灾民回陈家坳之后,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身体多少会有些毛病,以后要是有人不舒服,或者出现什么严重的身体问题。以后若有需要,还望贵医馆能派人来相助,费用我照付。”

吴掌柜一听,心中暗喜,这条件不算苛刻,还能与叶云华结下善缘,还能省下一笔钱。

他看人一向都很准,叶云华肯定还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惊喜,当下便应承下来:“叶娘子放心,只要有需要,我济世堂定当派人前往。”

叶云华点头,便开始更加详细地向秦大夫和药童们讲解伤口缝合的技法,边说边拿起吴掌柜的笔在桌上的纸张比划着针法。

还建议他们要练手,可以直接用新鲜的猪皮来练习,并且缝合伤口前,双手和器具一定要消毒。

众人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问,叶云华都耐心解答。待讲解完毕,秦大夫醍醐灌顶,一时间他想到了这个技法是不是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这也为秦大夫以后开创了邑朝的小型外科手术打好了基础。

这时,济世堂前门也被敲响了,张祺宗的声音响起:“大人,县里带头闹事的人,我们已经抓住了,城内城外的灾民,我们也安抚好了。”

董县令一听,让人将济世堂的前门打开,这时已经天光大亮。

董县令看看街上虽然凌乱无序,但已经没有那些带头闹事的人的身影,这才说:“你来得刚好,这是你们村的叶娘子,她要雇些会干农活的灾民回陈家坳开荒山地。”

“我这边已经同意了,等会王贵带着叶云华去组织灾民。你到时候带上几个人,把灾民都给叶云华带回去。免得有人又闹事。”

张祺宗惊讶地看着叶云华,县里的城门早就落锁扣上了,不知道她是用了什么法子进了县城的。

不过董县令肯定是知道的,能够顺势回村一趟,他自然乐意,从灾民进县里的第一天,他就没时间回村子里了。

随后,董县令也回了县衙去处理后续的烂摊子。

张祺宗和叶云华两人跟着王贵来到城外的棚户区灾民聚集处,此时的灾民已经被安抚好,没有灾民再去敲城门。

见到眼前的灾民,只见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疲惫与迷茫。其中还有不少的小孩子,已经是严重的营养不良,脑袋大身子小。

看得叶云华心中一阵恍惚,身旁的王贵则提高音量道:“乡亲们,在我身旁的这位姑娘,她那儿有几座山要开荒,想雇你们去干活。支付酬劳的方式,一是可以给粮抵工,也可以给工钱,愿意去的来我这里登记走。”

灾民们听了王贵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真的能有饭吃吗?”

“去试试吧,总比在这儿饿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