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  第1208章 这账不能这么算

赵晓蛮被唐风抓着手腕,不由得俏脸微红。

“能够帮到王爷,蛮儿心里也很高兴。”

“咳咳……” 唐风轻咳两声,不着痕迹地松开了赵晓蛮的双手。

吴知衍看着惊喜地唐风,好奇地开口,“师尊,莫非您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唐风重重点头,“地丁,又称之为蒲公英,其中有一个品种,又被称之为橡胶草。”

“这可是一种了不得的好东西。”

唐风转头看向朱三,

“朱三,派人寻找金簪草,让工坊提炼草胶试验。”

“同时派人去船坞打听一下,他们用的是哪一种金簪草。”

朱三赶忙点头应下。

唐风经过赵晓蛮刚刚的话语,已经想了起来。

在蓝星,东大曾经为了打破西方的橡胶垄断。

就在西疆的沙漠中大面积种植橡胶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举打破了东大对橡胶的进口依赖。

橡胶草外观像蒲公英,不过却是蒲公英属中的青胶蒲公英或者俄罗斯蒲公英。

而且种植的橡胶草,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收割,这大大缩短了供应时间。

至于西疆本地的蒲公英,是否提炼出橡胶,那也只有先试试。

不过这个方向是绝对没有错。

虽然没有找到橡胶树,如今却有了平替的方法。

吴知衍见制约蒸汽机制造的关键原料有了眉目,心中也更加安定。

他双拳紧握,“这可真是太好了。”

车厢中的众人都时不时将目光投向了活泼俏皮的赵晓蛮。

谁都没有想到,胡神医将这个宝贝徒弟叫过来。

竟然轻松地解决了工坊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不得不说,全部都是天意。

西疆平天王,正是天命所归。

否则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如轻松地就将其解决。

不少核心官员的眼中,都充满了震撼与狂热。

他们也成了唐风的忠实拥趸。

“到了,到了,火车到码头了。”

随着车厢一阵颠簸摇晃,火车缓缓地停了下来。

众人透过不远处的栅栏,看到无数来自码头的船工与力夫,正在趴着栅栏好奇地驻足围观。

抵达码头火车站之后,众人没有再下火车。

火车快速加水补煤,经过匠人简单检查之后。

又挂载了一节装满货物的车厢,火车便喷吐着浓浓的白雾,向着宝通城的方向呼啸而回。

当日过后,关于神奇火车的话题,便快速在宝通城中流传开来。

其热度迅速压过了之前稻谷脱粒机。

与此同时,城中的一众望族,以及商贾富户,在体验了火车一日游之后。

通过核算,纷纷向府衙投递了各自关于火车费用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非官方性质的西疆商业联盟,在宝通城望族与商贾的支持下成立起来。

不仅如此,林远山还代表西疆商业联盟,还向西疆其余各个郡城的望族商贾发出了邀约。

……

西疆府衙之中,唐风坐在案前,桌案之上放着两沓文书。

吴勉,南宫岳,关佩玉三人分别坐在两侧。

南宫岳开口道,“主公,这些都是城中商贾富户提交而来的定价提议。”

“其中价格最高的为单人单程十个铜子,货物单程一石也是十个铜子。”

“其中最低的价格为单人往返一个铜子,货物五石一个铜子。”

唐风神色如常,手中翻看着这些商贾的建议,他抬起头,看向关佩玉,

“户部怎么看。”

这是西疆第一条铁路,而且距离只有二十来里。

这条铁路的相关定价,在西疆府衙的官员看来,对将来的铁路定价有着一定的借鉴。

关佩玉赶忙躬身一礼,开口道,“回禀主公,按照一辆车头拉动五节车厢的载人来算。”

“根据工部提供的测试数据,火车从宝通城外到码头这段距离,需要烧煤大约八百斤。”

“除开匠人开支与机车研究制造的投入,仅仅计算一趟烧掉的燃煤。”

“每个乘客需要收取四个铜子才能够保住燃料成本。”

吴勉这时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主公,下官以为,每个人按照十个铜子收取,货物也按照一石十个铜子。”

“毕竟,需要乘坐火车往返码头与宝通城的大多数都是商人。”

“这点开支,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

南宫岳也赞同地点头,“吴尚书此言甚是。”

“毕竟,没有几个老百姓会随意坐火车。”

“而且即便是这个价格,也十分划算。”

唐风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反而问道,“目前城中粮食什么价?”

关佩玉赶忙回道,“粟米和小麦一斤八个铜子,粳米一斤十二个铜子。”

唐风闻言,忍不住开口道,“眼下正值秋收,有新粮产出。”

“这粮价不仅没有降低,粳米的价格还涨了啊。”

他也知道,粮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于外部环境的动荡。

“若是一石收取十个铜子,这等于变相的让粮食涨价了。”

关佩玉这时赶忙纠正道,“主公,这账不能这么算。”

“即便是让他们自己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

“暂且不算工钱,商人自己运送的话,这一路上人吃马嚼都是成本。”

“看上去没有花费多少成本,要是细算其中的隐藏成本,其费用比收取十个铜子运货还要高。”

“比如时间耗费,板车与马匹、人员的耗费,比如雨天途中板车翻车的可能,等等……”

唐风听完关佩玉刚刚一番解释,他也明白自己刚刚进入了思维误区。

他赞同地点头道,“你这话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