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国毕业之后直接回到了棉纺厂,虽然棉纺厂现在效益不太好,可是他一直是带薪上学,停薪留职也停不到他。

吴建国毕业之后回到了棉纺厂,成为了一名工艺设计师。

而张阿妹毕业之后则是分配到了纺织工业部门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如果不是吴建国的档案还在棉纺厂,他也会被分配到纺织工业部门。

因为纺织工业部门现在很缺人。

张阿妹觉得质量监督这份工作还挺好的,比较可惜的是以后就没有寒暑假了!

吴珊珊和张小敏中考结束后,就在家享受她们的暑假。

按照往常的寒暑假,张阿妹和吴建国就会带他们姐弟三个出去玩顺便赚钱了,可惜现在张阿妹和吴建国没假期了,要上班。

姐弟三个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附近玩。

王勇家还在整天闹腾呢,黄玲也有了麻烦。

庄桦林和向鹏飞也回来了。他们这次回苏州,庄桦林就是想让向鹏飞留在苏州上学。

庄家没有意见,让向鹏飞和振东振北住在庄家。

可是黄玲恼了,她不愿意!

要知道明年庄图南就要高考了,再加上明年如果考不上大学,高中就要从两年制变成三年制。

到时候高中知识都会有变化,黄玲怎么可能愿意,她最不想耽误的就是图南的前途。

所以全家开会的时候,黄玲拒绝了。

宋莹和林武峰也都休息在家,怕黄玲吃亏,就没出门,专门待在家里守着。

张阿妹和吴建国上班了,这些都是回来的时候听她俩说的。

黄玲还顾忌着向鹏飞的面子,让林栋哲和向鹏飞出去玩了。

不管怎么说,最后黄玲是宁愿离婚也不同意向鹏飞现在回来。

谁的孩子谁心疼,庄桦林知道现在是庄图南的关键时候,可她也怕政策有变化啊。

现在政策一天天的,万一哪天变化,向鹏飞不能回城了呢。

她自己还无所谓,可不能让孩子和自己一样留在那里啊。

黄玲也怕啊,高二变成高三,图南要是被耽误的考不上怎么办。

图南现在还小,不知道人情往来,繁琐的杂事,他的生活里只有上学,学习,其它的一切事情都被黄玲安排的好好的。

即使和庄超英一起去了一次羊城,可他还是不懂人情世故。

所以他没察觉到阿公阿婆对他们家的压榨,他自己听说弟弟们过来,还觉得无所谓,能接受。

根本没想过住进来的后果。

庄家在为了向鹏飞的事争吵,王勇家在为了王芳和周青的事闹腾。

庄超英因为这事还气的离家出走了,不住在家里,住学校了。

小敏的爷爷奶奶知道她这个暑假不出去玩,就把小敏接回家一段时间,家里只有珊珊和小军。

张阿妹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适应了,每天上按时上下班,中午在食堂吃饭。

她爱食堂,在食堂吃饭不需要考虑每天做什么,食堂有什么就吃什么。

这几年寒暑假他们家赚了不少钱,也淘到不少宝贝。

家里有钱,就有底气,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现在上班她和吴建国都是爱好。

不过家里现在还没有买电视洗衣机冰箱这些,只有风扇,因为家里没有人想看电视,晚上的亲子时光他们玩的很开心。

天气越发热了,晚上不想做饭,吴建国从食堂打包了饭菜。

一家四口吃完饭,桌子上还剩下来一些饭菜。

收拾饭桌的时候,张阿妹说:“现在天热,饭菜过一夜就会馊,小敏不在家,建国你可以少买一点。”

吴建国想起来他看到的冰箱:“阿妹,要不然我们买一个冰箱吧?我听林工说有办法弄到名额。”

即使现在是1982年,冰箱也不好买,林武峰在压缩机厂上班,现在厂里产能加大了,他可以买到冰箱。

“能买到冰箱那就买,有台冰箱方便的多。”

之前的暑假,他们都出去玩了,所以也没想着买冰箱,以后没假期了,冰箱还是要买的。

“行,那我就和林工说说。”

“林工和宋莹没想着买?”张阿妹记得宋莹是想买冰箱的啊。

“林工和我说有名额的时候,我问林工了,他说他家也买,不过是明年了。”

“哦。”她就说嘛,她记得宋莹说过要买。

吴建国找林武峰说了一下,通过林武峰买到了一台冰箱。

住在巷尾就是没办法,运送冰箱回家的时候,不说整条巷子,附近的人都知道了。

这么大的大件,谁都不瞎,然后就跟着看热闹,冰箱还是很少见的,很多人还是在国营商店看到的冰箱。

“建国,怎么想着买冰箱啊?要买也应该买电视啊。”

“是啊,电视多好啊,能看电视。”

很多人想买大件的时候,第一个就是电视,电视自己可以看,别人来家里也可以看。

冰箱就这么大的空间,能放多少东西。

再说了,吴建国自己家一个院子,别人也不能整天端着饭来他家放剩菜剩饭。

要是住在筒子楼,还能沾沾光,哪怕住在同一个小院,也能共用。

现在他们一家自己一个单独的院子,平时白天家里又没人。

等人走后,吴建国对林武峰和黄玲他们说:“林工,谢谢你啊,玲姐,宋莹,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放的可以端过来。”

经过几年的相处,三家挺和睦的。

家里有了冰箱,张阿妹批发回来一些饮料和冰棒雪糕,这种东西怎么说,虽然饮料不好,可也不是天天喝。

等孩子们长大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不再喜欢。

张阿妹真的体会到了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会跟着变化。

就像她,到一定的时候,血脉就会觉醒,会喜欢种田,还喜欢一些小时候不喜欢,觉得是奶奶辈才会喜欢的东西。

比如戏剧,以前听都听不懂,然后就变成了喜欢和享受。

再比如种菜,以前嫌弃,后来就沉迷于种菜种花。

尤其是看到成果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没法言语,觉得真的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