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要回家了,感觉比以往更激动,晚上都睡不着觉。
早上,闹钟还没响,她就醒了,收拾好了就出发了。
下午就到了,涛哥开车接她了,把她送回家了。
德福早把腊肉炖好了,还炒了几个菜。
连涛哥也夸德福的厨艺不错。
吃完饭,涛哥就开车赶回去了。
娇娇开始收拾,她发现,德福把家里收拾得很好,还把她床上的被子换好了,又给她买了珊瑚绒毯子。
她心里暖暖的。
家里的盆栽也多了很多,都养得不错。怕多肉冻坏了,德福还把他们搬进屋里了。
他已经置办了不少年货了,面条、粉条等东西都买回来了。
她觉得她爹年纪大了,越来越细心了。她由衷的佩服,也觉得很幸福。
第二天,他们一起在家大扫除,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了。
腊月二十七,他们上街去买东西了,德福选了两个大灯笼,有彩色灯光的那种。
二十八,娇娇带着礼物去二姑和干妈家辞年了。
佳恺哥还没回来,干妈和娇娇聊了很多,想留她住一晚,她赶着回家了,回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团年宴,是娇娇主厨的,虽然只有他们父女俩,仍然做了一桌菜。
吃完饭,就接到通知了,大家都封闭在家。
没想到,有特殊情况了,村里组与组之间都隔了起来,不能串门儿了。
德福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娇娇只得告诉他,外面有病毒,不能出去。
也不知道他明不明白,她又打开电视新闻让他看了。
他大概明白了,他在手机上也看了。
后来,听说一些年轻人去村里报到了,当志愿者了,为大家服务。
娇娇也想去,她给村委会打电话问了,说她是从外省回来的,先居家一个星期后再说。
大家还是很听话,都好好待在家里。
那种心情是复杂的,也难免有些担心,整天不停地看新闻,关注着最新情况。
亲人之间,都相互打电话,发微信问候。
都不能拜年了。
听说佳恺哥也赶回来了。
二姑发愁,她家菜准备多了,估计会坏掉。
娇娇的公司开始忙了起来,要给医院供应设备和器械。
她只能电话和电脑办公了。
公司附近的同事都回公司加班了,有几个同事还住在公司里。
村干部和志愿者上门摸排和宣传了,建立了每家每户的信息,还给大家量体温了。
娇娇给他们送了一些口罩和消毒用品,都很感激她。
村里除了她家,也没有人囤这些东西。
她还想就在村里弄几味草药,给大家熬了喝,可以预防疾病。
村里有忍冬藤,鱼腥草等。
她不能出去,也就是干着急。
着急也没用,索性让自己充实起来,她把以前买的一些书拿了出来,开始读起来。
又研究起了公众号,她觉得做自媒体挺好的,很多人做得不错。
她也想尝试,了解了很多,还是觉得拍视频太难了,面对镜头,她不大会讲话了。
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学着写写文章。
她也不知道写些什么,专门看了,又咨询了别人,说是要做垂直领域,给自己定位。
她熟悉的领域又太专业了,她也就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想了想,就写了几篇心灵鸡汤文,鼓励大家别焦虑。
没想到,还不错,有一些人阅读和点赞,也有了几十个粉丝。
这大大增加了她的信心,她决定坚持写,每周都要更新几篇文章。
做起来不太容易,要排版,反复校对。
文章发出去了,又忍不住老去看结果,有不有人阅读和点赞,还不停地翻评论区,字斟句酌地去回答。
不过,生活充实了很多。
德福也坐不住了,又不能出去串门儿,他就在旁边竹林砍了竹子,忙碌起来。
娇娇看了看,他这次不是编织篮子了,想坐一个秋千。
原来,他是在抖音上刷到别人发的视频了,他也要学着做。
还把视频给娇娇看了。
她帮忙把视频下载了。
和他一起干了起来,她虽然不太会,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父女俩忙活了两天,终于做好了。
刚好娇娇的生日到了,这算是她收到了生日礼物吧。
她自己也用电饭煲做了一个蛋糕。
和全国人民一样,他们也在家霍霍面粉。
村里好些人闲不住,都开始下地干活了。
有的人还上山砍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