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母回屋把团子放到炕上,就打开倒柜,把盛药的小篓子拿出来,一通翻找后,把写着治拉肚子和治呕吐的药包拿了出来。
里面只有一顿的量,是江文岚为江母应急准备的,万一赶上她外出的时候团子不舒服,也好缓解一下,小孩子身体弱,有病拖不得。
江母重新抱起团子,手里拿着两个药包出了屋。
把药包递给童大嫂,同时嘱咐道:“这两包药一个治拉肚子,一个治呕吐,都是按小孩子一顿的量包的。你快回家去给孩子喂了,等文岚回来我让她去你家跑一趟。”
童大嫂连声道谢,忙不迭的转身往家跑。
江母把药送出去后就开始准备午饭,怕团子一个人在炕上乱爬摔下炕,江母和江文岚做了一个木头的童车,干活的时候把团子放在里面,就放在自己跟前看着。
江母把童车搬到灶房门口,将团子放进去,还拿了个拨浪鼓逗他。
正准备生火做饭,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江母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出去查看,只见童大嫂又抱着孩子哭哭啼啼地跑来了,后面还跟着童家老大和几个邻居。
“婶子啊,这药咋不管用啊,孩子还是又吐又拉的,吃的药都吐出来了!”童大嫂带着哭腔说道。
江母心里一紧,赶紧上前查看孩子的情况,只见团子小脸煞白,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别急别急,等文岚回来看看。”江母安慰着童大嫂。
就在这时,江文岚背着药箱匆匆赶回来了。
原来邻居在路上碰到她,把情况跟她说了。江文岚顾不上喘口气,立刻给童大嫂家的小石头诊断起来。
一番检查后,她皱起了眉头,小石头的情况比她预想的要严重……
江文岚严肃的对童大嫂说:““大嫂,小石头这情况比较严重,我这儿的药效果有限,得赶紧送公社卫生院。”江文岚边收拾药箱边说道。
童大嫂一听,眼泪又下来了:“文岚啊,这公社卫生院离咱这儿可有段路呢,孩子这身子骨咋经得起折腾啊。”
江文岚也急,但人命关天,容不得犹豫:“大嫂,现在没别的办法了,再拖下去孩子更危险。”
这时,跟着来的童老大站出来说:“我去大队部借驴车,赶紧送孩子去公社卫生院。”说完就去了大队部。
不一会儿,童老大赶着驴车就回来了,刚把车停在江家门口,江文岚和童大嫂就抱着孩子上了车。
童老大赶着驴车,急匆匆朝着公社卫生院赶去。
一路上,童大嫂紧紧抱着孩子,祈祷着能快点到卫生院,让小石头得到及时救治。 孩子生病,妈妈感同身受,甚至想以身代之。
江文岚把手指搭在小石头的手腕上给他把脉,眉头越皱越紧。
小石头的脉象十分虚弱,情况比在村里时更差了。江文岚心里有些后悔,自己出诊耽误了时间,早知道应该一开始就去找她回来,把孩子送公社卫生院,而不是只给应急的药。
这也不能全怪江母,毕竟她又不会医术,看来自己应该及早和村里提一下培养个徒弟,平时看病有人分担,而且自己复课后,村里的卫生所也能继续开下去。
车上的三个大人都忧心忡忡,一路疾行,很快到了公社卫生院。
卫生院的医生接诊后,询问了童大嫂孩子吃喝情况,接触过什么人,对方健康情况…
最后诊断结果是肠炎,给小石头开了消炎药,还有止泻止吐的药。
江文岚在一旁仔细听着,心里也松了口气。
医生安排护士给小石头打上点滴,看着药液一点点输入孩子体内,大家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童大嫂坐在床边,拉着小石头的小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童老大在一旁安慰着她:“红秀,孩子会没事的,医生不是给他开药了吗?吃完药就好了,别太着急。”
江文岚也说道:“大嫂,医生都说了这就是肠炎,按时治疗很快就能好。”
过了一会儿,小石头的情况似乎好了一些,不再哭闹,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江文岚和童家老大商量着后续的照顾事宜,童老大觉得打完这瓶点滴拿点药回去就好了。
江文岚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至于需不需要继续打点滴,还是得看病人和家属的想法。
现在的人觉得没必要不需要输液,尤其是小孩子,要不是小石头这次比较严重,其实拿了药就可以走了。
江文岚又跟医生仔细询问了护理的注意事项,还把这些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等一切安排妥当,天色已经渐晚,江文岚三人带着已经熟睡的小石头赶着驴车回到了村里。
江文岚想着回去后要赶紧把培养徒弟的事情提上日程,不能再让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过这个徒弟该怎么选,还是需要和江福生这个村长以及大队长陈硕碰个头,商量一下。
第二天,江文岚早早地就去找了江福生和陈硕。她把小石头生病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强调了村里有个帮手的紧迫性。
江福生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说:“村里倒是有几个年轻人,手脚挺麻利的,就是不知道对学医有没有兴趣。”
陈硕也点头道:“可以先问问他们的想法,再筛选一下。”
于是,三人决定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广播这件事,看看有谁愿意报名。
消息一传开,还真有不少人来询问。
江文岚和江福生、陈硕一起,对这些报名的人进行了简单的面试。
经过一番挑选,最终选定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林强,一个叫李慧。
江文岚打算先让他们跟着自己学习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慢慢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村医。
然后看他们学习的情况,好的那个接替自己,差点的那个就当个副手。毕竟自己以后走了,卫生所还是需要两名村医的。
看着两个年轻人充满期待的眼神,江文岚打算让两人学完基础知识后就试着去考一下赤脚医生证书。以后上岗了,村里人也能放心让他们俩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