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盆西红柿鸡蛋汤上桌后,代表着喜宴来到了尾声。饭桌上带着孩子的人家把孩子喂饱后,就让小孩子离开饭桌子去自己玩了。
江文岚安排陈静姐弟三个给所有小孩子发糖和瓜子,每个小孩儿都得到了一把水果糖和一把瓜子。
分到糖和瓜子的孩子全都一窝蜂的跑出了江家,小孩子们有自己的游戏基地,又是白天,在村子里大人们都很放心。
关系一般的人家,吃完饭和江母说一声就回家了。也有一句不说的,随了份子,吃完饭就直接走了的,反正礼簿上写着自己家来过了。
慢慢的院子里就显得空旷了一些,屋子里的送亲来的周家人也都吃饱喝足,在陪客的一句句保证中,相信周凤琳在江家不会受委屈,也都放下了心,看着外面的天色,再不走怕是到家都要黑了。
一直都满脸喜意的周凤琳听到自己哥哥姐姐要回家了,跟自己告别,脸上立刻就带上了委屈与不舍。
“大哥,二哥,姐,你们再待会儿呗!”周凤琳还想就几人陪陪自己。
周家大哥作为代表,对周凤琳说:“不呆着了,这都三点多了,还得骑车回去呢,到家老爷儿(太阳)也差不多没了(落山)。
你今天嫁人了,就是大人了,要坚强一些,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事就回家跟我们说,别委屈自己就行!”
周家大哥说完这话,意有所指的把目光投向江文峰。
江文峰看着大舅子的眼睛,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点自己呢!“大哥放心,我绝不会让凤琳受委屈的,有时间我俩就回去看望你们!”
周家大哥这才点了点头,带着周家其他人准备离开。周凤琳眼眶泛红,一直把哥哥姐姐们送到院门口。看着他们骑车渐渐远去的背影,她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这时,江文峰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凤琳,别难过了,以后咱们常回去看他们。”周凤琳吸了吸鼻子,强挤出一个笑容,“嗯,我知道。”
江文岚大姨一家和二姨家的三个孩子都留下了,二姨也想留下帮忙收拾,可惜婆婆嘴不饶人,怕给江文岚家添堵,两口子赶紧回去干活了,把三个孩子留下搭把手。
留下帮忙的还有隔壁的孟婶子带着两个儿媳,还有东边邻居王婶子。江文岚怀疑王婶子只是想多聊点八卦,比如新娘子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等……
留下的人,各司其职,妇女就开始洗洗涮涮,男人们开始把借来的桌椅都还回去。同时给对方家里带上一兜江文岚家里剩下的水果。
蔬菜没有少见的,就不需要送了。水果村里也就有几棵枣树,杏树。对于江文岚准备的苹果,梨,山楂,柿子,黑枣,这边还真不多见。装上一提兜,表示感谢,吃个新鲜。
桌椅都搬走后,院子里就空了一大半。碗筷洗出来后,用筐装着,把各家各户的都分开装好,还是由男人们送还回去。
东院墙边上临时垒的灶和搭的板子还没有撤,晚上还有三桌人,是为了感谢昨天和今天帮忙干活的这些人,所以厨子四叔还得继续炒菜,只不过不像中午那么累了。
把跟其他人家借的桌椅碗筷都还回去后,江文岚家里的桌椅板凳都够用,盘子不够还有汤盆海碗的,也不那么讲究,就是让这些一直忙碌没能好好吃饭的人能踏实的坐下来吃顿饭。
四点多钟的时候该还的都还了,虽然江母挽留,让众人直接等到晚上吃完饭再回家。但是大家也累了一天了,想回家歇会儿,于是纷纷告辞,说晚饭前再过来帮忙。
江母嘱咐众人一定要过来,不来就亲自去请,得到众人肯定的答复,才放大家回家去休息。
天色渐暗,院子里亮起了几盏昏黄的灯。
帮忙的人陆陆续续回来,围坐在桌旁。有勤快的,就帮忙洗菜切菜,还有的看用不上那么多人手,就坐在桌旁嗑着瓜子或者吃颗喜糖。
四叔炒出的菜香气四溢,很快就摆满了桌子。三桌都摆在了里院,索性现在还不太冷,只是有些凉意。
大家一边吃着菜,一边聊着今天的喜事。江文岚和江母穿梭在人群中,给大家添酒倒茶,脸上洋溢着疲惫却又满足的笑容。
周凤琳也渐渐从离别情绪中走出来,跟着江文峰一起招呼着客人。
王婶子满脸笑容地拉着周凤琳的手,仿佛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她的眼中透露出真诚和热情。王婶子一边拉着周凤琳的手,一边关切地询问:“小周,听说你在鞋厂上班啊?鞋厂工资是不是挺高的?”
周凤琳面带微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王婶子的这个问题。
赚多少钱怎么能告诉外人呢?可是对方实在太热情,周凤琳觉得抵挡不住。
幸好人不多,江文岚见到自己新上任的嫂子被王婶子缠住了,赶紧上去解围,“嫂子,妈在屋叫你呢,你去看看啥事。”
周凤琳赶紧趁机脱身,回了里屋。
酒过三巡,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有人开始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婚礼,有人则调侃着江文峰和周凤琳这对新人。
江文峰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周凤琳则躲在屋里彻底不出来了,就这样还羞涩地低下了头呢。
夜深了,宴席结束,帮忙的人纷纷告辞。江母把剩下的折箩菜装了几个大海碗里,让这四家人都分别带走一碗,还有没用上的蔬菜,也都分给他们几家。
至于厨子四叔,江母给了一个十块钱的红包,两盒烟。他带的徒弟包了一个五块的红包,毕竟累了一天呢。
江文岚一家送走客人后,看着整洁的院子,心里满是感激。
江文峰和周凤琳回到新房,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