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时间飞逝。

明明是个如往常一样的年关,但不知为何,今年却是生生让许多人都没过好。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那缩在南边的东齐皇帝,齐帝!

曾几何时,作为称霸乱世的堂堂第三国,东齐无疑有着『宁周不出,谁与争锋』的自信。

可如今,随着大宁重新入主中原,大周缩回西隅,沦为西周。

竟连带着他们这个所谓的第三国,都开始日渐势颓,逐渐退出了大国的行列......

虽说这两者间看似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齐帝却是深知。

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变故格局,一切还都要拜北边那个同样是岐国的存在所赐!

不,准确来说,应该是那岐国的王......

岐王!

可以说,东齐能有今日的惨状,全都是因为这个男人!

但素来睚眦必报的齐帝却对此偏偏生不出任何报复之心。

因为他太知道这个男人的恐怖了。

从以前在大周的时候,他就是令天下各国都闻风丧胆的存在。

即便是后来到了诸国最末,天下皆卑之的北燕。

在他手里,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能够吞并他国,逐渐与天下霸主大宁相抗衡的地步。

可以说,这是一个以绝对实力,横压了一个时代的巅峰!

这样的人物,任谁看了,只怕都会觉得如山在前,喘不过气吧?

齐帝也不例外。

所以,面对岐王的『暴行』,他罕见的选择了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而本以为自己的宽容就算得不到同为岐国之主的岐王体谅,但至少他也该试着敬自己三分,与自己和平相处吧?

可偏偏巧不巧,就在前不久,他们收到了西魏灭亡的消息......

那与东齐一样,同样紧挨着岐国边境的西魏竟然亡了??

老魏帝受到惊吓暴毙在床,年轻太子投降之后却又离奇死在府中,河东之地尽数沦为岐国疆土。

那下一个,该是谁了?

齐帝不是傻子。

早在得知西魏灭亡消息的那一刻,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便强烈涌上他的心头。

他知道,西魏是第一个,但却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今残破的东齐或许将会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尤其是,当他们远在燕水的探子发来密信,说才安分不久的大军竟然再次传来异动,大有厉兵秣马,随时出征的意思。

那大军是奔谁来的?

总不可能是大宁吧......

答案昭然若揭。

所以,不想坐以待毙的东齐同样早在年前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只是,这份准备在现在看来,似乎还远达不到预期啊......

朝堂之上。

齐帝目光扫视着下方,沉声问道:

“如今,我齐国境内,可战之兵还有多少?”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皆面色犹豫。

最终,还是枢密院的潘副使站了出来,迟疑道:

“回陛下,算上南境用于防备南吴的兵马以及近些时日来训练的新兵。

“总计可调动的,大约还有十三万之众。”

“才十三万人?”

齐帝不由得皱起眉来,显然对这个数字感到不满:

“光朕知道的,那青衣毒士伐魏时就领了十万兵马在侧。

“如今西魏被灭,军队又悉数划归岐国所有,他们所能掏出来的兵力绝不会是一个小数。

“这十三万兵马,顶破天也就堪堪与岐国相仿。

“而没有成倍兵马,我们如何能挡得住岐王?”

不怪齐帝如此着急。

因为他深知,有成倍兵马,或许不一定能挡住岐王,但没有成倍兵马,那是一定挡不住岐王的!

打仗,绝大多数时候打的都是双方兵力的差距。

就连岐王自己也不例外。

眼下没有足够多的兵马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底气。

而没有足够的底气就意味着他未来的结局很有可能已经注定......

毕竟,那西魏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臣子可活,人主不可活。

可问题是,无论是募兵还是练兵,那都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

眼下他又上哪儿去整几倍于岐军的兵马呢?

有人站了出来。

那同样是枢密院的一名成员。

看着像是齐帝的心腹,正尽心竭力的为他考虑着:

“陛下,不如趁此时机向大宁求援吧?

“只要大宁肯提供兵力襄助,我们是一定能挡住岐军的。”

齐帝脸色阴沉不定。

他倒并不是忌惮大宁会借机开出高价要挟,而是怕大宁连高价都不愿意开!

毕竟说句不好听的,如今东齐都这副模样了,全靠苟延残喘罢了......

他们还有什么能吸引到大宁的呢?

别忘了,此前西魏可也曾向大宁求援过!

可大宁的回复是什么?

只俩字,没空!

如今到了东齐,他们又凭什么觉得自己能与众不同,引得大宁出兵襄助呢?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可是那位岐王!

曾一度压的连大宁都抬不起头的男人!

如今虽说大宁雄居两淮,握有江南,控制中原,实力远胜于只有区区燕水跟河东两块地盘的岐国。

但想必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愿与岐王为敌吧?

没人会愿意主动给自己招惹一位可怕的对手。

即便强如大宁!

所以齐帝觉得,就算是给大宁跪下,他们也不见得会在这时候多看自己一眼。

全是无用功罢了......

只是,那下方人群中的潘副使对此倒是提出了异议,若有所思地附和道:

“陛下,臣觉得,吕大人先前所言倒是可以一试。

“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挡不住岐军,或许,可以试着拉大宁入局?”

齐帝闻言,冷笑一声:

“他们都能坐视西魏的灭亡,你又凭什么觉得他们会帮我们?”

潘副使摇了摇头,郑重其事的说道:

“不,臣觉得,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岐王伐魏是在一年前,那时候,大宁刚刚占据中原,一切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所以没空搭理西魏,这很正常。

“但现在,时间过去这么久,中原已经逐渐趋于稳定,这时候,大宁肯定是能腾出手的。

“其次,我东齐地势可不同于西魏。

“西魏亡了就亡了,河东之地虽说是进关中的要道,但对据有中原的大宁来说却是个可有可无的选项,他们可以不在意。

“但我们东齐不同。

“东齐若亡了,身后可就是富庶的江南了!

“作为鱼米之乡,那位长公主殿下会允许他们的财政粮仓,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吗?”

齐帝仔细斟酌一番,竟觉得有道理啊。

的确。

西魏亡了也就亡了,对大宁来说并非必选。

但东齐若亡了,身后可就是长江天险的江南了!

聪慧如长公主,会允许这样的富庶之地,直接沦落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吗?

想通了这一点,齐帝顿时目露精光,毫不犹豫的说道:

“来人,拟旨,向大宁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