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  第1178章 与拉单会晤

硝烟散尽,米哈伊尔那张死人一般板结的脸出现在塔楼顶端,透过玻璃俯视全场。

“一共二十一人,无一漏网。我方两个巡逻士兵身亡……”鲁娜笔直地站在他的身后汇报。

“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米哈伊尔问。

鲁娜微微摇头,“二十一人里各色人种都有,身上也没有发现特殊标记和能指认身份的物件。不过……”鲁娜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照片递到米哈伊尔面前,“有两个人的纹身清除得似乎不是特别干净,能隐约看出一小部分的花纹。”

米哈伊尔结接过后仔细看了,最后将照片还给了鲁娜,“毫无价值。命令部队撤回马岛,这处训练营不能要了。”说话时候他的眼里有着一丝不舍。

暗夜天使成员渐渐都上了年纪,巅峰状态不再,所以这处营地就是为了补充新鲜血液而设立的。

没有了红色镰刀庞大人口基数的支持,想要恢复原本的挑选标准已然不可能,暗夜天使将在数年后成为绝唱,取而代之的是马岛人为主的特战队。

也门马里卜省,是阿拉伯半岛南端被遗忘的荒原,时间在这里被凝固,只有一望无垠的漫天黄沙,以及亘古不变的荒野丘陵。

风化的岩石如同巨兽的骸骨,沉默地矗立在荒原之上。这里是古代萨巴王国的遗迹,也是现代也门部族冲突与权力真空交织的混乱之地。贫瘠、酷热、危险,却也因其复杂的地形和根深蒂固的部族忠诚,成为情报真空的天然屏障。

一支由五辆经过重度改装、覆盖着厚厚沙尘的丰田陆地巡洋舰组成的车队,行驶在一条几乎被黄沙掩埋的古商道上。车轮碾压着碎石和沙砾,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

李安然坐在中间一辆车的后排,身上穿着与当地贝都因人无异的宽松白色长袍,头上裹着红白格子的头巾,脸上架着一副深色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身边坐着安娜,同样穿着朴素的当地女性长袍,脸上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清冷而警惕的蓝色眼睛,美的好似镶嵌在天空上的蓝宝石。

前后车辆里,都是暗夜天使小队的精锐成员,每个人都高度戒备,武器处于随时可以击发的状态。

为了确保第一时间开枪,前窗玻璃都是降下的,以至于车里的温度甚至超过了外面。

“安然,距离会面点‘鹰巢’还有三十公里。”开车的是周杰,旁边看着手绘地图导航的是许森。

李安然微微颔首,目光投向窗外无尽的黄沙。

他不惜危险也要与拉单见面,可不仅仅要用这个家伙当做挡箭牌,而是想要确保两年后那次轰动世界的大事必须发生。

除了能借机狂赚一笔以外,那个事件的突然爆发,打断了阿美原本想要围剿龙国的进程,以至于十多年后回过神来,龙国已经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庞然大物了。

这就是所谓的国运,李安然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太多东西,所以他必须要确保历史走向的正确性。

副驾驶上的许森拿出笔记本电脑,接入了车顶传感器阵列:“环境电磁背景干净,无异常主动雷达扫描或卫星通讯聚焦信号。被动红外感应显示五公里内无大型热源聚集,暂时安全。”

李安然没有说话,只是闭目养神,抵抗着令人昏昏欲睡的炎热。

与拉单的会面,无异同样是与猛虎谋皮。这个被西方世界视为头号恐怖分子的男人,狡诈、偏执、且拥有狂热的殉道精神。跟他之间的友谊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刺向敌人,也可能伤及自身,所以必须要把握好度。

车窗外,偶尔能看到远处低矮的土坯房屋群落,几头瘦骨嶙峋的骆驼在稀疏的灌木丛边游荡。

穿着传统服饰、背着老旧步枪的贝都因牧人远远地注视着这支陌生的车队,眼神警惕而漠然。

每当这时,前车向导便会用纯正的也门北部方言大声问候,报出几个复杂的部族名称和长老的名字。

那些警惕的目光在听到特定的名字后,情绪往往会稍稍缓和。

这是拉单事先安排好的通关密码。

在这片土地上,部族的口令和血缘关系,比任何官方文件都更有效。

又行驶了约一个小时,前方的景象豁然一变。

一片巨大的、风化的砂岩山崖如同天然的堡垒,矗立在沙漠之中。

山崖底部,有一个隐蔽的、仅容一辆车通过的狭窄入口。入口两侧的岩石高处,隐约可见伪装良好的哨位和黑洞洞的枪口。

“鹰巢到了。”周杰沉声说道,放缓了车速。

几名身穿沙漠迷彩、裹着头巾、只露出眼睛的武装人员从岩石后闪出,手中的AK-47枪口微微抬起,警惕地对准了车队。

向导降下车窗,用流利的阿拉伯语与对方交涉,再次报出复杂的口令和名字。

为首的武装人员仔细核对着手中的一份名单,又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车内,尤其在李安然和安娜身上停留了片刻。

车厢里,周杰和许森悄悄用手枪抵在车门上,只要发现任何异常,子弹便会穿过铁皮,扎进这些人的身体里。

短暂的僵持后,为首的武装人员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放行。

车队鱼贯驶入山崖内部,眼前豁然开朗。

山崖内部别有洞天,巨大的天然洞穴被人工开凿拓展,形成了复杂的通道和数个宽敞的空间。

洞壁上挂着防风煤油灯,光线昏暗,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尘土、火药、骆驼粪便和浓烈薄荷茶混合的奇异气味。

通道两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满了同样装束、眼神冰冷的武装人员。

车队在一个相对宽敞、地面铺着厚厚羊毛地毯的洞穴大厅外停下。

李安然下车后,就看到大厅门口站着两个人。

左边一人身材高大魁梧,穿着传统的也门长袍,腰间挎着镶嵌象牙柄的弯刀,留着浓密的络腮胡,眼神如同鹰隼,散发着彪悍的气息。

右边正是拉单本人,只是数年不见,似乎苍老了许多。

“欢迎你,我的朋友,愿真主的平安降临于你。”拉单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

李安然微微颔首回应,“愿平安也降临于你,尊贵的谢赫,一晃数年不见,您身体可好啊?”

拉单深邃的目光在李安然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适应来自东方的奇特的问候。“我的身体很健康……请进吧,沙漠的客人需要清泉的洗涤。”

大厅中央铺着巨大的手工羊毛地毯,四周摆放着低矮的坐垫。角落里有小火炉,上面煮着沸腾的薄荷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侍者无声地奉上滚烫的、甜得发腻的薄荷茶。

拉单寒暄几句后,直接切入主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你通过巴基斯坦朋友转达的信息,我已知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深得我心。新十字军和他们的仆从,用谎言、炸弹和贪婪的触手,玷污着我们的土地,奴役着我们的兄弟,所以反抗的火焰,永不熄灭。”

老家伙在阿富汗时候可是与中情局打得火热,回到沙特后一夜之间就成了反美斗士,这背后如果没有沙阿王室的影子,李安然打死都不会相信的。

端起粗糙的陶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滚烫,李安然的语气很是坦诚:“是的,谢赫。新十字军的贪婪与傲慢,是全世界渴望独立自主民族的共同敌人。他们在巴尔干的暴行,在伊拉克的封锁,在非洲的掠夺,以及对你们神圣事业的残酷镇压,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有着共同的对手,也有着互补的需求。”

“互补的需求?”拉单的目光锐利起来,“我收到了你慷慨的礼物,都是我们急需的。但……我需要知道,我的朋友,你希望从这友谊中得到什么?仅仅是牵制新十字军的注意力吗?”

李安然放下茶杯,微微摇头,长叹一声,“谢赫,我的敌人比你想象的更加庞大和阴险。他们不仅盘踞在华尔街和五角大楼,他们的触手更是深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巨网,试图扼杀所有敢于挑战其霸权的力量。索马里的石油,乌克兰的技术,甚至我的财富……都是他们觊觎的目标。”

他顿了顿,直视着拉单的眼睛:“阿富汗的山脉,是埋葬帝国最好的坟场。你和你英勇的战士们,就是插入新十字军心脏最锋利的那把匕首。”

拉单沉默了片刻,洞内只有茶水沸腾的咕嘟声和煤油灯芯燃烧的噼啪声。他缓缓开口:“阿富汗,是真主赐予我们的堡垒。新十字军踏入这片土地,就注定要付出血的代价。但是我的朋友,仅仅牵制……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持。资金、武器、以及情报……我们需要让新十字军的鲜血,染红兴都库什的每一寸土地。”

“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李安然的声音斩钉截铁,“只要谢赫的勇士们,能让新十字军在中亚的军事基地持续感受到灼热的疼痛,让他们在华盛顿的会议室里听到你们复仇的怒吼,那么,资金会像沙漠的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武器会通过最隐秘的渠道送到你们手中。关于新十字军调的情报,也将通过安全的渠道传递给你们。”

随后他抛出了交换条件:“作为友谊和共同目标的见证,我希望谢赫能在一个月内,发动一场……足够震撼的打击。目标由你选择,规模要足以登上全球媒体的头条,让新十字军的们彻夜难眠,让世界听到,来自阿富汗群山的愤怒咆哮。”

拉单的眼中那团炭火炽烈燃烧起来,他同样需要轰动世界的行动吸引信徒,聚拢人心。

“地点……”拉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觉得新十字军设在沙阿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就很理想。那里是他们轰炸伊拉克、威胁我们的重要枢纽。一个月内,真主至大,我们将让那里化为一片火海,让新十字军的傲慢,在真主的怒火中燃烧。”

沙阿美军基地?李安然心中一震。

拉单的胆魄和选择的报复目标,远超他的预期。这将是一场石破天惊的袭击,足以彻底点燃中东的火药桶,将美国人的目光牢牢钉死在阿拉伯半岛。

“好……”李安然带着一丝赞许,“我期待着那场照亮沙漠夜空的神圣火焰。”

他微微侧头,安娜立刻从随身携带的一个不起眼的帆布包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用铅封密封的金属盒,轻轻放在地毯上,推向拉单。

“这里是五百万美元现钞,全是无标记的旧钞,存放地点和信物都在盒子里。”李安然的声音如同金属摩擦,“如果有需要让我提供情报,那么就让沙漠之鹰联系我即可。”

李安然这句话也就是便宜话随便说说的,有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支持,哪里需要他提供情报?关键是他提供了,拉单敢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