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智慧生物,已经跟其他专门往肌肉上加点的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区别。

他们不追求肌肉的强壮和爆发力,而是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囤积脂肪!

这样能更好地为大脑提供能量。

大脑可是人类身体上的耗能大户!

当然,除了烧脑以外,人类还有另一个事情比较耗能......

......

“哎,这干的啥事......本来恢复的时间就紧巴巴的,还折腾掉一个上午。”

“关键是这事就不该在比赛中间做,小蝌蚪的孕育消耗能量也不少啊!”

第二天醒来,李柏有些自责。

他昨天以为自己恢复能力无敌,就几个俯卧撑,分分钟就能恢复过来。

谁知道,梅开二度的精力消耗远超他的想象。

第二天醒来的他,竟然感觉有点空虚。

当然,这里说的空虚不是虚。

而是体力没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不妙感!

之前白路赛和双海赛之间的间隙,他都没有这种感觉。

估计是大环赛长久的消耗,还是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的状态。

“以后得记住了,比赛期间,不要动这种歪念头!”

“你是一名职业车手!不能做那种没有职业素养的事!”

李柏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定下规矩。

......

状态没恢复满,但新一周的比赛还是如期而至。

先进行的是第十赛段的ITT比赛。

28.6公里的路程,在个人计时赛中算是长距离的规模了。

但今年的环意其实还是削减了个人计时赛的长度。

两个ITT加起来,也才四十来公里。

不过,这并不是环意的赛事运营方RCS公司自己的特立独行。

环法、环西的赛事运营方ASO体育组织同样削减了环法和环西的个人计时赛长度。

甚至,环西的个人计时赛加起来也就二十六公里。

这种做法,很难评价它对GC车手们的影响。

毕竟现在的GC车手都很全能。

像罗格利奇、波加查,甚至还有阿尤索等GC车手都是非常擅长个人计时赛的。

他们可以在个人计时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当然,这个改变,对李柏是有利的。

众所周知,李柏的个人计时赛能力很一般。

赛程少一点,李柏就能少被对手追回一些总成绩上的差距。

5月20日的这场个人计时赛,李柏也没有给中国的车迷们带来什么惊喜。

他最后一个出场,但完赛时间很平庸,跟坐在热座上的甘纳差了3分多钟!

这场比赛,第二名是崔克的佩德森,第三名是阿尤索。

罗格利奇排在第5名,但前几名的成绩其实差距不大。

罗格利奇落后甘纳二十秒左右。

但在总成绩排行榜上,罗格利奇追回了李柏两分半还多的距离!

这让西方的媒体大受鼓舞。

好像罗格利奇已经逆转局势,从李柏手上抢回了粉色领骑衫一样!

“李柏的短板在环意的这几个赛段暴露无遗,他在下坡路上,以及个人计时赛上很容易被追分。”

“罗格利奇悄悄地逼近了李柏,李柏前面建立的领先优势正在慢慢地被对手蚕食。”

“这个星期的比赛对李柏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六个赛段,三个都是平路!”

他们说的没错,第二周的比赛有三个平路赛段。

这属于冲刺手的狂欢,李柏很难找到发挥的空间。

当然,罗格利奇同样不擅长平路冲刺。

但西方媒体仍然认为罗格利奇有希望在这一个星期登顶总成绩排行榜。

因为大环赛进入到了第二周,从第十赛段,继续骑到第十五赛段。

李柏的体能将会遭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西方媒体既关注李柏的表现,又期待李柏的崩盘。

大环赛不就是这样的吗?

都不一定需要你有多牛逼,怎么样在前面赛段砍瓜切菜,狂刷赛段冠军。

你只需要稳稳地骑好每个赛段,对手就会自己乖乖地把总成绩冠军拱手让出来。

骑得很激进的车手,他们总会出现力有不逮的时候。

这也将成为罗格利奇这类GC主将逆转登顶的机会!

......

于是,万众瞩目的第十一赛段出现在了媒体和车迷们的面前。

这个赛段不是平路赛段,甚至它还是理应属于李柏比较擅长的高山赛段。

全程187公里,总爬升接近3700米。

赛段包括了一个一级坡,两个二级坡。

看起来应该是比较难的。

但问题是,这场比赛前半程都是平路。

突围集团和主集团很难拉开距离。

李柏也很难早早地消耗对手,给自己后半程树立起体力上的优势。

整场比赛主要的海拔爬升,和主要的难度出现在赛段中间的一级坡上。

14.3公里,平均8.6%的坡度。

李柏也确实是在这里出手,一举拉爆了很多对手,自己单飞拿到了一级坡的首名积分,以及途中的减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接下来,李柏就吃瘪了!

从一级坡积分点之后,比赛进入了一段连续又漫长的下坡路!

接近四十公里!

长陡坡和长缓坡的结合!

各个车队这段下坡路开起了小火车。

阿联酋航空、维斯玛车队、快步、崔克,甚至就连罗格利奇都被队友带着,从主集团中突围!

“李柏被对手抓住了致命的弱点!”

西方的解说员都会意地笑了。

你李柏不是上坡能力一流吗?

大家就不跟你在上坡路段消耗。

反正到了下坡路段,李柏前面拼死拼活领先的优势都会被追回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借着这个超长的连续下坡,一举拉开了和李柏的距离。

李柏对此没有一点办法。

队友都已经被主集团带上来,围绕着李柏帮他领骑了。

但李柏下坡没法像这些老油条一样飙车。

他只能保持着紧跟主集团的速度,小心地控车。

当然,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二级坡。

罗格利奇他们也不可能把李柏甩得老远,让李柏望尘莫及。

李柏利用两个二级坡发力,带着拉菲、德邦特在最后六公里追上了领先集团。

最后终点回到了观众们熟悉的集体冲刺的节奏。

李柏很可惜,他拼了一整场,也仅仅是拿到了赛段第八。

从体力的消耗,和积分的获取上看,李柏算是亏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