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沉浮录! >  第136章 父亲江永健的期望

一九八六年的除夕,临江城飘着细碎的雪花。江春生踩着自行车从"百珍园"回来时,车篓里的食品包装盒上已经落了一层白霜。自行车把手上,还挂着一包鞭炮和烟花。他呵着白气推开家门,一股混合着鱼汤鲜香和木炭暖意的气流迎面扑来。

“妈,我买回来了!”江春生跺跺脚上的雪,将一包鞭炮和烟花放在鞋柜上,然后将买回来鱼糕、猪耳朵和八宝饭拿进厨房。徐彩珠正往炖鱼的砂锅里下嫩豆腐和蘑菇,闻言头也不抬:“你就放在案板上别管了,赶紧去客厅烤烤火。”

“我暖和一下了就来给您帮忙。”江春生说着转身出了厨房。

客厅的沙发前,原本茶几的位置处,放着前些天江春生从治江铸造厂带回来的烤火盆,盆里堆着一堆正在燃烧的木炭,一阵阵热浪向四周扩散。妹妹江春燕坐在沙发边认真的观看着电视里面正在复播的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拍电影》她正看得入神,听到江春生的声音,她扭头叫道:“哥,快来!这小品可太逗了,你也来看看。”

江春生走到烤火盆旁坐下,一边陪着江春燕开心,一边暖起了手脚,不一会儿就感觉全身都暖烘烘的。就起身脱掉短大衣,转身去厨房帮母亲打下手。父亲江永健也从房间出来,加入到准备年夜饭的队伍中,随后江春燕也加入进来。一家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时间接近六点,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

今年的团年饭比往年丰盛许多。两条一斤多重的鲫鱼在砂锅端上了桌,里面炖得奶白的汤还咕嘟咕嘟冒着泡,江春生抢着给父母和妹妹盛汤,瓷勺碰在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们先每人来一碗年年有余汤!”江春生笑着把第一碗递给父亲江永健,随后是母亲徐彩珠、妹妹江春燕,最后是他自己。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放下汤立刻转身走到门边,从鞋柜上拿起他刚刚买回来的一包鞭炮和火柴,“爸妈!我先下去放一挂鞭,庆祝我们一家人胜利大团圆。”

江春生穿着毛衣就兴冲冲下了楼。外面的雪仍在纷纷扬扬地飘落,院子里已经有几户人家放过了鞭炮,红红地碎纸削散落一地。

江春生在空旷的地方,把鞭炮摊开,用火柴点燃了引信。瞬间,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红色的纸屑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

放完鞭炮,江春生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举杯庆祝新年。江永健感慨地说:“今年咱们家日子越过越好,春生的工作也取得的一定成绩,明年要戒骄戒躁,争取更上一层楼!”

徐彩珠笑着点头,往江春生碗里夹了两块洁白的鱼糕:“多吃点,今天我们大家都以吃菜为主。”

江永健喝了一口鱼汤,接过徐彩珠帮他夹来的两块鱼糕,分出去一块,放进了徐彩珠的碗里,然后说道:“另外啊!陈书记前几天到局里找我谈,说是年后想把春生调到段机关办公室协助胡主任开展工作,虽然我不会干涉公路管理段的具体人事安排,但涉及到自己的子女,我还是建议陈书记再考虑考虑,春生还年轻,在基层多摔打几年,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春生啊!爸爸这样考虑,没有问题吧?”江永健说罢,双眼如电的看着对面的江春生。

“爸!我就在工程队挺好的,”江春生说着放下碗筷,认真说道,“在工程队,哪怕辛苦许多,但干的都是实事。您若是让我在行政管理和工程建设之间做选择,我更喜欢做工程。”

江永健满意地点点头:“好,年轻人就该有这股子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工程上好好锻炼,学到真本事,以后不管到哪,都有立足之本。”

江永健又转头看着江春燕道:“春燕啊!你的学习,可不能放松。上了这么好的大学,里面都是高材生,竞争也激烈,你可不能掉队。我希望你读完本科再上研究生,最好再接着一直读到拿到博士学位。我们全家支持你,生活上有困难,我们举全家之力帮你解决,学习上我们都帮不上忙,只能靠你自己的不懈努力。”

江春燕也跟着欢呼,自信满满的笑道:“爸、妈、哥!你们就放心吧!我和几个同学都约好了。我们会一直读下去,就像打游戏一样,把学习学通关。你们可别指望我跟家里挣钱哦!”

“你就放心的学吧,哥挣钱供你一直学通关!”江春生并非开玩笑的认真道。

一家人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吃完年夜饭,他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江春生听着窗外不时传来的或大或小、忽远忽近的鞭炮声,眼睛望向窗外。窗外的雪渐渐停了,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期待。

春节联欢会开始了,一家四口人围坐在热浪滚滚的烤火盆旁,一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看着各类文艺节目。

江春燕突然指着电视叫起来:“快看!又是他们两人演的小品。”全家人的目光立刻转向那台十四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小品《羊肉串》被两位熟悉的演员演绎的淋漓尽致,连一向严肃的江永健都笑出了声。随着小品情节推进,江春燕的笑声不断在整个客厅里回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春生看着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暖。

零点钟声即将敲响,江春生再次来到院子里,这次,他拿出了更大的一挂鞭炮。

院子里已经有不少男女都来放鞭炮了。江春生点燃了引信,鞭炮声震耳欲聋,红色的纸屑再次纷飞。江春生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许愿,希望家人健康,妹妹品学兼优、自己工作顺利。

在浓密的鞭炮声中,江春生回到屋内,又拿出烟花,拉着江春燕来到了阳台上。此时,整个眼前的天空,已被此起彼伏的七彩烟花照亮,尤其是眼前不远处的十机厂,被一片冲天的烟花彩光所笼罩。

江春生让妹妹江春燕拿着烟花,然后把她点燃了引信。江春燕兴奋的一个一个的数着冲向天空的七彩火珠。 “哥,你看,好漂亮!”江春燕开心的直叫。

江春生也被这美景感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春节长假过得飞快。江春生除了初三那天去单位值班,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

值班那天早上出门,他从家里带了两瓶事先就准备的好酒、两盒本地特产,九点多钟,他给门卫陈师傅打了一声招呼,便前往钱队长家拜年。

“小江来了!”钱队长的爱人袁红英热情地迎出来。

钱队长家客厅里,烧着一大盆炭火,17寸的彩色电视机里,正播放着《西游记》,钱队长的小女儿钱梅和最小的儿子钱贵和两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围着火盆看得入神。

钱队长把江春生带去了另一栋平房里的房间,这里竟然是钱队长的书房,他还是第一次进来。

钱队长从书桌上拿起一个文件夹递给江春生:“春生啊,来得正好。襄松桥项目初五就要复工,这是景康义来过来的桥墩模板支撑方案,你看看。”

江春生接过文件夹,认真地翻阅起来。除了文字叙述,还有附图,最后面还有两张对折起来的图纸,图上的线条和数据密密麻麻,但他看得十分专注。钱队长在一旁说道:“你仔细看看,景康义的方案还有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

江春生微微点头,十余分钟后,手指在图纸上点了点:“钱队长,您看这里,桥墩模板的支撑结构或许可以多设置一些三角形架构,也就是增加一排斜支撑。同时,这些立柱离地5-10公分的地方增加‘扫地杆’,这样就更加稳定了。”

钱队长眼睛一亮,凑近仔细查看后,拿出一张白纸:“你把优化建议写下来,回头我让景康义再好好看看。”

一小时后,江春生站了起来,向钱队长道别,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对钱队长的敬意。

“钱队长,您春节休假在家,还在为襄松桥项目操心,您这么操劳,真的是令人感动。”江春生真诚的说道。

钱队长微笑着拍了拍江春生的肩膀,“谁叫我是队长呢。襄松桥项目关系到队里的发展和利益,我不能掉以轻心啊。”

江春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钱队长一直都是这样,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全体职工关心备至。临出门时。袁红英热情的上前告诉江春生,家里这几天亲友多。等过些天闲下来,再把他和老金、老刘等几人一起请到家里来吃饭。

江春生道谢后告辞回队继续值班。

初七返岗那天,工程队院内格外热闹,返岗的同事们互相问候,并派发着香烟和糖果。

江春生去各个办公室问候了一圈后,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整理起三个抽屉里的杂物。

他刚刚整理完两个小抽屉,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他拿起听筒:“喂?您好……”

不等他说下去,朱文沁清脆的声音就打断了他:“春哥,过年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