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生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上午打印的文件。他仔细地将几份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的通知逐一盖上公章,然后把每份通知后面都附上了被评选正式职工的人员名单。随后,他将这些通知分别送到了各个办公室,以及位于后面的机械和修理班组。
对于襄松桥项目施工点的通知,江春生并没有打算直接送到项目工地现场。他心里很清楚,刘队长晚上会回家,所以他决定将这份通知送到刘队长家里,请他的家人代为转交。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工作,又能确保刘队长能够及时收到通知。
送完通知后,江春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纸笔,前往副队长办公室,准备与老金一起梳理年度总结的框架。当他走进副队长办公室时,发现老金正伏案奋笔疾书。
老金听到江春生的脚步声,抬起头来,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小江,快过来,咱们一起把总结的框架捋一捋。”
江春生坐到旁边,和老金开始讨论起来。他们先回顾了自去年工程队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从工程队的基建,到团队组建;从项目开展完成情况到团队协作表现,逐一分析。老金经验丰富,提出了不少关键要点,江春生则凭借之前在治江基层社监事会工作时写总结的经验,对细节进行补充。
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就把总结的大致框架定了下来。老金看着框架,满意地点点头,说:“小江,你思路很清晰, 就按这个写。”
江春生笑了笑:“金队长,还是您经验足,我会按照您列出的大框架,进行充实和完善,然后再给您审定。”
江春生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按照框架撰写年终总结。他全神贯注,把工程队一年来的成果和不足都详细地写了下来。写着写着,他仿佛看到了工程队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后近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第二天上午,江春生反复从杜会计那里获取各种数据,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成绩说明。老金不时点头,偶尔提出修改意见。
“节省基建投资这部分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老金指着其中一段,“不过最好加上与其他单位类似建设规模的横向对比。”
江春生点点头:“我去联系一下景工,请他提供一些数据给我参考。”
下午,总结的初稿终于完成。江春生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发现窗外已经飘起了细雪。正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江老弟!好久不见,”进来的是钱霜的男朋友郑家明。
江春生赶忙起身,笑着招呼道:“郑大哥,快进来坐。这么冷的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郑家明搓了搓手,笑道:“钱叔让我来找你,给敬老院送木炭过去是吧?!”
“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钻到年终总结里面还没有绕出来呢!”江春生抬手拍了几下自己的头顶,抱歉的笑笑:“那我们现在就走,早去早回?”
“行!木炭在哪里装?”郑家明问道。
“在后面仓库。”江春生回答。
“钱叔说多装四篓,一共十篓,要你跟保管员说一声。”
江春生带着郑家明来到后面仓库。江春生叫来了仓库保管员朱慧兰。
只见仓库里还堆着十几个竹片编制的圆柱形大篓子,里面都是一根根长长的黑黑的木炭。他们两人开始合力将十篓木炭装上郑家明开来的双排座客货车。装完木炭,江春生拍了拍身上的灰,和郑家明一起上了车,朝着敬老院驶去。
一路上,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雪花,它们像是被风吹散的棉絮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这些雪花在空中飞舞着,轻盈而飘逸,但一旦接触到地面,就会迅速融化,消失得无影无踪。道路因为雪花的滋润而变得有些湿滑,郑家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汽车,以确保安全。
车内,江春生和郑家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些生活中的趣事。尽管对话并不连贯,但两人之间的氛围却很融洽,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友好。
“跟女朋友燕子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现在天冷了,去治江不方便了吧?”郑家明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
江春生沉默了一下,苦笑道:“郑哥,不瞒你说,我们俩已经断了联系,她两个月前调到省城去了。”对于郑家明,江春生并没有完全隐瞒自己的感情遭遇。
“什么?”郑家明十分惊讶,“离这么远了,那你们……”
“唉!雪燕她妈嫌弃我是养路工,不同意我和她的事,就把她想办法给弄走了。”江春生叹着气简短的说道。
“哦~~没办法挽回了吗?”郑家明减慢了车速,扭头扫了副驾驶位置上的江春生一眼。
江春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她妈以死相逼,雪燕又是个孝顺的人,我暂时看不到什么希望。”
郑家明听后,也跟着叹了口气,“唉,这当父母的若是强烈反对,做子女的还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感慨着,似乎对长辈的这种行为很理解,“——哎!你好像是才二十岁吧?!”
“我是66年的,今年21岁。”
“对对对!你和大霜是一年的,你是年头,她是年尾。”郑家明目视着前方,一边点头一边说着,随即又安慰道:“感情的事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过你还小呢,后面肯定能遇到更合适的。——对了,我听大霜说,朱文沁对你挺有好感的,你觉得她怎么样?”
郑家明颇有深意的快速看了江春生一眼。
“她好像对我是有些好感,但我对她没有什么想法。——雪燕这一辈子我恐怕都忘不了。”江春生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王雪燕在临江宾馆418房间的情景。
“也不一定,时间长了就会淡忘。——其实我发现朱文沁挺好的,漂亮又活泼,工作单位和家庭背景都好。而且,我今天才真正发现她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说罢,郑家明打心里露出了只有他才明白其中缘由的欣慰笑容。
“你说她运气特别好?什么意思啊?就是因为她那次钓鱼吗?”江春生有些不明白。
郑家明笑了笑,并没有正面回答:“江老弟,你和她一但相处久了,你就发现她的好了。感情嘛,有时候也需要培养。”他透出了一副过来人的语气。
江春生摇摇头,没有说话。
这时车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很快就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毯子。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临江敬老院。这个地方对于江春生和郑家明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上次晚上送西瓜来的时候,就已经来过这里了。当车子停在敬老院门口时,院长陈建桥恰好走了出来。他一眼就认出了江春生和郑家明,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陈院长快步迎上前去,热情地与江春生和郑家明握手,并表示非常高兴再次见到他们。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温暖和感激,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江春生和郑家明一边微笑着回应陈院长的问候,一边表示是代表钱正国送木炭给敬老院,希望能在寒冷的冬天为老人们带来一些温暖。
江春生和郑家明齐心协力,将木炭一篓一篓地搬下车,然后搬进了陈院长指定的屋子里。整个过程虽然有些辛苦,但他们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木炭将会给老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忙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渐暗。江春生和郑家明告别了陈院长,开车返回工程队。坐在车上,江春生望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感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钱队长却想着为这些老人做点实事,让他格外敬佩。
次日,地下并没有留下一丝积雪,只有湿润的土地。天空是灰蒙蒙的,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灰色薄纱所笼罩。而整个空气,虽然还是显得格外冷清和寂静,但江春生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
他比平时更早来到办公室,趁着安静,他将总结从头到尾又梳理了一遍,重点突出了工程队在技术创新、减少投资,节能降耗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成绩。老金看过之后,只在几处细节上做了调整,对整体内容赞不绝口。
“小江啊,你这总结写得真不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用具体事件和数据代替空话套话,很有说服力。”老金满意地拍着纸面。
江春生有些不好意思:“都是金队长指导得好。”
“别谦虚了。”老金笑着将总结装进文件袋,“总结报告我晚上再去老钱家和他碰碰头,看他还有什么意见。”
第二天早上,钱队长来到办公室,满面笑容地看着江春生:“江春生啊,总结报告写得很好。”他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江春生,“你把报告拿到街上去打印五份。”
“好的!”江春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