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屠狗之辈 >  第560章 一份满意答卷

周云锦连续两天带着赵山河见了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代表着不同的小圈子,属于代表性的人物。

赵山河认识他们以后,以后跟着他们逐渐就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接下来周云锦要带赵山河认识的两位老者,就是意义不同的圈子了。

这天周云锦带着赵山河来到市区一座隐秘园林内的茶楼,茶楼名字叫漱石轩。

相比于赵山河在西安经常去的季敏的茶楼,这个漱石轩的环境档次要更高。

这里不接待任何外人,属于某位大佬给圈内朋友提供的私人茶楼,而这里不管是茶具还是茶叶都是普通人这辈子接触不到的价格。

漱石轩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两层,楼下是接待大厅和休息室,楼上是两个小包间和一个大包间。

当周云锦带着赵山河到茶楼的时候,那位老人已经在楼上大包间喝茶听曲了。

老人的秘书在楼下大厅等着,当见到周姨后这位戴着眼镜颇为斯文的男人恭恭敬敬的点头打招呼喊了声周姨。

周玉锦轻笑点头,赵山河也和这位秘书点头致意,随后秘书就带着周云锦和赵山河上楼去见老人了。

当他们进入包间以后,老人立刻起身示意弹古筝的美女停下离开。

周玉锦笑容灿烂道:“吴老好雅兴啊。”

周云锦在路上已经给赵山河介绍过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老人的身份非常的显赫。

吴老退休前在魔都以及部委主要部门任过要职,最终在政协常委的位置上退下来。

他出身于干部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经历过动荡年代,也主导过改开放键时期的诸多重大项目和政策调研,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看问题极具历史纵深感和战略眼光。

吴老面容清癯,皱纹如同刻录着岁月的年轮,眼神温润而深邃,仿佛能包容万物,又似能洞穿人心。

吴老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灰色中式盘扣上衣,脚上是千层底布鞋,整个人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淡然与祥和。

吴老露出温和的笑容,如果位寻常长辈说道:“云锦,你就不要笑话我了,在你面前我就是附庸风雅班门弄斧而已。”

周玉锦呵呵笑道:“吴老,您太谦虚了。”

吴老这时候看向旁边的赵山河问道:“云锦,这位年轻小友就是你说的自家晚辈?”

周玉锦看眼赵山河,赵山河态度恭敬道:“吴老,晚辈赵山河,打扰您了。”

“山河小友不用拘束,你是云锦的晚辈就是我的晚辈,云锦可没带年轻后辈见过我,可见对你多么信任。”吴老意味深长的说道。

周玉锦顺势说道:“吴老,我们还是边喝茶边聊吧。”

吴老伸手示意道:“对对对,那就坐吧。”

等到周云锦和赵山河坐在茶桌前,吴老慢条斯理地用一把紫砂小壶沏茶,茶香袅袅升起。

秘书和那位美女服务员都已经出去了。

吴老将两杯刚沏好的茶推到他们面前,茶汤橙黄明亮,是上好的凤凰单丛。

吴老笑眯眯的说道:“来,你们尝尝这茶,初入口或许觉得有些霸道,但喉韵甘甜回味悠长,人生百味,亦在其中。”

赵山河双手捧起那小而精致的龙泉青瓷杯,先观其色后再低头细闻那浓郁独特的芝兰香,然后分三口细品,感受茶汤在口腔中的变化,最后才缓缓咽下。

随后由衷称赞道:“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力强,岩韵十足。吴老,好茶,好功夫。”

吴老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赵山河对茶的了解完全归功于季敏,这大半年时间可没少跟着季敏学习茶艺知识,现在也算是用上了。

吴老并不急于进入正题,如同闲话家常般说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泡好一壶茶,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水质、水温、茶器、投茶量、出汤时间,乃至心境都影响着最终的味道。”

吴老顺势又说道:“这和我们处理事情很像,基础条件、方式方法、时机火候,乃至执行者的心态,都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与格局。”

周云锦自然地将话题引向更深层,她轻声道:“吴老说的是,山河比较年轻,看问题难免不够全面,我就是想带他跟您多学习学习。”

吴老喝着茶笑眯眯的说道:“我都退下来了这么多年了,年轻人还是要与时俱进,再说山河这不是跟着你么,这上海滩有几个女人能像云锦你这么厉害?”

周云锦一如既往的非常谦卑道:“吴老,我再怎么说只是个商人,吴老你们是制定政策的人,区别还是挺大的。”

吴老淡淡的说道:“不管多大的领导,最终都还需要倾听你们这些企业家以及下面普通老百姓的声音,不然怎么制定政策?”

吴老不愧是当过大领导的,这说话做事总是这么的滴水不漏。

再者周云锦可不是普通的商人,她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这个圈子的所有人都得认周云锦,而周云锦的有些话就能成为政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云锦能带赵山河见他,说明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日后必然成为这个圈内举足轻重的后起之秀,再者这个圈子也需要这种年轻的血液。

于是吴老将目光转向赵山河,那目光如同宁静的深潭,看似平和却蕴含着巨大的压力问道:“山河,如果你是领导的话,你觉得企业家们最期盼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又是什么?”

周云锦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若有所思的盯着赵山河,这可是吴老给赵山河出的题,就看赵山河能不能给出满意的回答。

赵山河听到这个问题瞬间严肃起来,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因为周姨说了接下来要见的两位老人都很挑剔。

赵山河放下茶杯,坐姿更加端正,凝神思索了几十秒,这才谨慎的开口回道:“吴老,以我浅薄的观察,大家最期盼的可能是一个清晰、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赵山河好歹也算是西部控股集团的董事长,这段时间没少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才有底气回答这个问题。

他继续说道:“知道鼓励什么,限制什么,规则在哪里,红线在哪里,这样才好做长远规划。最怕的可能是政策的突然转向,或者一刀切式的执行,让之前的投入和努力付诸东流,也怕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政策执行标准不一,造成不公平竞争。”

赵山河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吴老的脸色,见对方依旧平和,才再次继续说道:“这就像您刚才说的火候,支持力度大了,怕过热产生泡沫和资源浪费,力度小了又怕起不到效果贻误时机。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建立一种能够不断自我优化、既能激发内生动力又能适时有效纠偏的长效机制,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吴老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的在紫砂壶上轻轻摩挲,等到赵山河说完后他才缓缓说道:“预期,环境,公平,机制,你能看到这一层,能看到平衡和机制的重要性很难得。”

吴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的说道:“治国如烹小鲜,不容易啊。既要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又要维护大局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我们历史上,有过急于求成的教训,也有过墨守成规的代价。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真正符合客观规律,能否回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规律是最好的老师。脱离了这两点,再好的蓝图也可能走样,再大的投入也可能事倍功半。”

赵山河听后觉得吴老果然是大领导,这番高屋建瓴让他学到不少东西。

他郑重地点头道:“看来我以后要多向吴老请教了。”

吴老随口抛出的问题,赵山河已经给出了还算不错的答案,这让吴老对赵山河颇为满意。

吴老对着周云锦半开玩笑道:“云锦,我觉得山河这认知以及性格完全可以走仕途,不行你把他交给我,我虽然退了但扶持扶持年轻人还是有点能力的。”

这话已经是吴老对赵山河最大的认可,周云锦笑容灿烂道:“吴老,您要是真喜欢他,以后我让他多陪您喝喝茶聊聊天。”

吴老当然只是开玩笑,他笑着说道:“我倒是没问题,就怕山河陪我老头子太过无聊。”

赵山河连忙表态道:“吴老,那是我的荣幸,就怕叨扰了吴老。”

有才华还谦虚,最重要长的还挺帅气,这样的年轻人哪位老人不喜欢?

吴老哈哈大笑着表态随时来都欢迎,聊天就在这种气氛当中展开了。

后面周云锦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历史上,这不仅仅是她的强项,更是赵山河擅长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吴老这种老领导都喜欢历史。

赵山河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储备,再次让吴老对他非常的认可满意,还说要把赵山河介绍给几位老家伙见见。

最后分别的时候,吴老更是给赵山河送了本自己亲笔签名的的《盐铁论今读》。

这场见面,周云锦对赵山河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还好赵山河在西安锻炼出来了,不至于见到这种级别的领导太过拘束。

吴老这边见完了,周云锦要带赵山河见的最后一位,则是父辈非常显赫,如今已经颐养千年的老人。

此行是位于苏州河畔从来不接待外客的私人博物馆,这里的安保非常的严密,需要经过几道程序才能进入。

博物馆的主人名字已很少有人提及,圈内人尊称一声任老,关于他的背景传闻极多,有说他出身显赫的革命家庭,有说他早年曾在极其特殊的部门工作,如今他早已淡出一切具体事务,但影响力却如古井深潭看不见底。

不过周云锦对任老的背景非常清楚,这位老人可是红色子弟,认识的大佬很多。

任老看上去约莫七十多岁,身材高大骨架宽大,虽然背微微有些佝偻,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挺拔。

周云锦见到任老,态度是前所未有的敬重,甚至带着一丝晚辈对长辈的恭谨道:“任老,好久不见了。”

任老摆着手声音洪亮的说道:“云锦丫头,难得你来我这小地方,今天带你好好看看我这些宝贝。”

任老最喜欢的就是研究这些宝贝,他这私人博物馆的宝贝可谓是价值连城,有些是他自己淘来的,有些则是拍卖而来,更多的则是被人送的。

随后任老的眼神就定格在了赵山河身上,赵山河瞬间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可见这任老的气场多么的强大。

周云锦连忙介绍道:“任老,他叫赵山河,是我的一位晚辈,我带他来见见世面。”

“任老好。”

赵山河上前一步,恭敬的鞠躬行礼。

任老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态度颇为疏离,随后便转身向馆内走去。

虽然有些意外周云锦会带年轻后辈来,只不过他的身份资历在那里摆着,一直都是周云锦需要他帮忙,而不是他需要周云锦帮忙。

周云锦和赵山河跟在任老身后,漫步于幽暗的展厅,博物馆主要分为字画区、佛像区和瓷器区,藏品之精之全,令人叹为观止。

赵山河虽然对于收藏界不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文物的历史还是有所了解,因为毕竟看的历史书最多。

他可以确定的是,国内收藏界那些所谓的大佬,绝对没有这个任老收藏的东西厉害,毕竟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

任老带着他们先来到瓷器区,指着一件器形秀美、釉色如霞的玉壶春瓶。

那瓶子通体施釉,色泽是一种极为纯正、浓淡相宜的胭脂红色,在灯光下呈现出如红宝石般莹润透亮的质感,光泽内敛而宝光四溢,没有多余的纹饰,仅以纯净的釉色和优雅的线条取胜。

任老看向周云锦随口问道:“云锦,认得这件吗?”

周云锦被那抹动人的红色所吸引,端详片刻故意笑着摇头道:“任老,这釉色真美,如晚霞初凝,但我对瓷器研究不深,如此纯正的单色釉,想必是官窑珍品,具体到朝代品类,就看不准了。”

任老目光转向赵山河,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道:“山河,你认识吗?”

赵山河凝神观察,只见那玉壶春瓶线条流畅挺拔,比例恰到好处,尽显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优雅,尤其是那均匀莹澈的胭脂红釉,色如醉人的胭脂,又似少女羞红的面颊,光泽柔和温润,质感细腻如玉。

他心中已有定论,沉稳开口道:“任老,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清雍正年间的胭脂红釉瓶,胭脂红釉是以微量金为着色剂的低温颜色釉,因其釉色酷似胭脂而得名,又被称为金红釉。雍正朝御窑厂对此釉色的烧造技术已达巅峰,釉色均匀、纯正、娇嫩,且多施于如此瓶般造型隽秀的器皿之上。此瓶不饰任何彩绘,完全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釉色与极致优雅的形体取胜,完美体现了雍正本人崇尚简约、精致、文雅的审美趣味,以及彼时御窑厂在单色釉领域登峰造极的工艺水平。”

赵山河看过一本专门讲瓷器的书,而他个人也非常喜欢雍正的极简审美,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任老眼中闪过一丝极为明显的讶异,他没想到赵山河不仅能准确断代定名,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工艺难点和审美内涵。

任老不置可否,又指向旁边那件造型优雅、色泽沉稳、绘有缠枝莲纹的瓷器说道:“这件呢?”

赵山河端详后回道:“这应该是明永乐青花瓶,苏麻离青料特有的铁锈斑沉淀清晰可见,发色浓艳,绘画流畅有力。永宣青花被誉为青花之冠,与当时郑和下西洋,中外交流频繁,获取优质钴料,以及国势强盛、自信开放的气象密不可分。”

接连两问,赵山河都对答如流,不仅准确说出器物名称年代,更能引申出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寓意,这让任老脸上的淡漠渐渐化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哦?有点意思。”

任老带着众人踱步到佛像区,停在一尊身形瘦削、衣纹流畅、带有明显异域风格的佛像前止步。

随后再次抛出问题道:“这个呢?”

赵山河仔细观察佛像清癯的面容、深陷的眼窝和飘逸的衣褶,肯定的说道:“这应该是北魏后期的石刻佛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同时佛教兴盛,佛像艺术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影响,又逐渐融入中原审美,形成了这种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典型风格。”

赵山河对佛像的了解就更多了,特别是历史上那些崇佛的朝代更清楚。

任老不说话,又引他们到另一尊造型浑厚、线条简练、带有强烈少数民族气息的佛像前。

赵山河沉吟片刻才说道:“这尊应是西夏时期的佛头像,西夏立国西北笃信佛教,其佛像艺术既受唐宋影响,又保留了党项族本身的雄健质朴气质,风格独特。”

任老听完转过身,第一次正眼认真地上下打量赵山河,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要将他里外看透,之前的轻视和疏离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惊讶和欣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很好!”

任老洪亮的声音在展厅内回荡道:“不仅能认物,更能识史,云锦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宝贝?”

周云锦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道:“任老,我只知道山河对历史比较了解,没想到对这些古董也了解这么清楚。”

赵山河连忙谦虚的说道:“任老,我都是从书上看的,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些真品,今天来到任老这里,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任老意味深长的说道:“那你今天算是来对了,我不仅喜欢这些古董,更喜欢这些古董背后的文化,咱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了。”

“这是我的荣幸,希望任老不吝赐教。”赵山河依旧态度谦卑的说道。

周云锦眼中的笑容已经藏不住了,可不是谁都能入这位任老的发言,她带着赵山河来只是想混个脸熟,却没想到赵山河能让任老这么认可,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接下来的时间,完全变成了任老与赵山河之间的交流,两人从南北朝佛教艺术流变,谈到宋明瓷器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再论及古代器物中蕴含的治国理念和工匠精神,竟一时将周云锦都晾在了一旁。

周云锦虽然对历史的研究也颇深,但是她把机会留给了赵山河,只是笑看着这一老一少,心中对赵山河的满意程度,又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后任老更是拉着周云锦和赵山河在博物馆进餐,这待遇别人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就连周云锦以前来都没在这里吃过饭。

任老这般年纪不需要维持任何关系,也不需要讨好任何人,而且他的背景和资历在那里摆着,以前可没少帮周云锦的忙。

如果赵山河给周大爷打电话询问的话,周大爷会给他说不少有关这老爷子的故事。

当然周云锦现在并不想暴露赵山河和周大爷的关系,这对于当下的赵山河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离开博物馆时,任老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用力拍了拍赵山河的肩膀,对周云锦说道:“云锦,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以后常带他来我这。”

周云锦欣然答应道:“没问题。”

在回去的路上,周云锦看着身旁沉稳依旧的赵山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四场见面,四个不同的小圈子,赵山河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特别是后面两场见面,可以说赵山河用能力证明了自己。

从今天过后,赵山河应该就要在这个圈子出名了……